风起北方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〇一章 赵天一结婚
作者:六零山人的小说      更新:2019-03-23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〇一章赵天一结婚

  总统嫁女儿、全军参谋总长娶亲结婚,分开来不管哪一件事说起来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何况这嫁和娶,还都是这两位的事情,那就更不得了啦!这次的婚礼排场之大可以说绝无仅有,前后共进行了五天,因为作为女方一家的袁大总统,硬是在自己那一边就摆了三天的酒宴;赵天一将袁复帧娶过门时自己又摆了两天的酒宴,这才算结束。没有什么,不管是女方那边还是男方这边,来的人太多了,一天时间一席席的流水宴根本就无法招待完这些客人,只能在第二天接着开。你总不能在这种日子,将前来送礼祝贺的客人拒之门外吧!这个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部都跑来套交情攀关系,这些人先到总统那里混脸熟,然后又到赵天一这里凑热闹。总之从十一月五日开始,因为总统嫁女赵天一结婚,整个北京城都好像在过节一样,热闹非凡。

  各外国使节无一例外地全部都参加了这个婚礼,就连对中国抱有深仇大恨、对赵天一恨之入骨的日本公使也不例外;日置益还专门送来了大正天皇亲笔御书的“花好月圆”字幅,不过让随手接过的赵天一扔到一边去了,把个日置益气的要死。英国、美国等公使对赵天一热情非常,因为他们的国家不但都得到了赵天一提供的飞机资料,而且英国人和法国人还可以购买中国人制造的飞机。不过战斗机可以随便买,但轰炸机暂时不对外;不过这也让西方列强高兴不已,因为他们终于有了对付德国福克的武器了,德国人这几个月在天空可是没有少打下英法飞机,最保守估计在一千五百架以上。飞机资料虽然现在还有很多搞不懂,但没有关系,慢慢来,只要有了资料还怕搞不出来。所以他们在婚礼上看到日本人吃蔫,也没有过来说什么,让日置益很是恼怒,但又不好发作,只能记在心里。

  现在京城文人圈里面正流行着一首词、一首特别的词,正是赵天一无意中咏出的太祖的词,吴佩孚在临走之时将他抄了下来,要自己在北京的文人好友用毛笔给他写下来带走上战场。吴佩孚认为这是干儿子给自己的礼物,所以很重视,谁知这位文人看了之后也大呼“好词”,于是此词就在北京文人圈流传可来,等赵天一知道后想阻止都来不及,很是尴尬,只能在心里说“太祖对不起”了。这次婚礼上,就有不少国学大师在见到他时也是眼露神光,好像要把他看透一样;一位清华教授还邀请他去国文课上讲词,让赵天一好生尴尬!

  国内各省的都督将军全部都到北京参加了这次的世纪大婚礼,就连已经独立了很久的西藏地方最高首领王炳旭和李树峰也从高原上下来,为总统嫁女、总长娶亲祝贺。当然这是明面上的事情,暗地里,两人则是来看望主人赵天一的。自从一九一三年率军进入西藏以后,他们也只能是通过电报进行交流,虽然分开只有两年多,但给几人的感觉就像是十几二十年。这次来北京除了口头向赵天一报告西藏,特别是藏南河流域、缅甸西北部这些英国人划拨的地方建设和驻军、人口迁移登问题外,也是向少爷来要人了。西藏西藏急缺地方建设人才,不管哪一方面的都需要,之前虽然已经从赵天一控制的内地往西藏送去了几批干部,但仍然不够;不要忘记赵天一除了西藏之外还有新疆和内蒙古,这些地区也需要大量的地方建设干部,僧多米少啊!现在上述地区的投资,绝对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赵天一手头最近也是紧张了起来。不是他没有钱,而是美国政府因为欧洲战争限制流出国内的美元数额,让他无法从美国大量的转账;不过幸好现在又可以向欧洲出售战斗机,这就可以大攒一把,不用经过美国人的手就可以拿到。

  随着欧洲战争走过了一年,各西方列强感觉这场战争可能并不像他们开始预估的那样在一两年内结束,也许是一场旷日长久的持久战,于是在一些战略性的物资储备上也有意识的进行了加强,身处战争之外的美国就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其实在战争爆发初期,美国政府就想通过自己日渐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作为,让世界重新认识和评价美国。但一个才刚刚立国不到一百三十年的国家,在英法德俄奥意等西方国家眼里,也就是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感觉远不是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所能比拟和认可的。

  随着战争的进行,在打了一年之后交战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过于乐观的估计了战争进行的时间!这场战争远不是他们分析的在一两年时间结束,也许将是一场旷日长久的持久战。而在经过了一年的对抗以后,他们发现自己用以战争进行的经济基础以及物资来源不足了,特别是英法等协约国,对粮食以及战略物资的储备完全不足以支撑后续的战争进行。于是他们把眼睛盯向了海洋另一半的美国,开始从美国购买这些急需的战略物资,并且还在美国发行战争债券,用以购买战争所需的石油、石油产品,钢铁、钢铁产品以及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

  美国政府终于等到了他们所希望的时刻,国内各武器商和石油大亨们开始聚会庆祝,国会议员们开始限制美国的各种物资流向,以保证他们赚取更大利润。于是,在美国,石油、钢铁、粮食等成为了战略物资而被国家所重视,并且对欧洲的出口在加大;相对的往中国的就减少了很多。

  美国政府的这种要求,让赵天一在美国的石油工厂、钢铁工厂、武器工厂等全部都开足了马力生产,各大农场也是以极好的价格出售大量粮食给欧洲,美元像流水一样进入赵天一在美国的账户。但美国政府的这种限制,也减少了对中国的物资出口和运送,对赵天一在国内地方建设和军队建设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幸好在战争爆发的前几个月,从八月到十一月,赵天一从美国投机了一把,运回了不少粮食,做足了这方面的库存。

  战争爆发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各种贸易因为交易一方被卷入战争而被迫暂时停止,英国法国德国都停止了从美国进口货物,当然也包括了各种农产品。这就让原本出口欧洲的农产品在各港口码头仓库大量积压,短时间内美国农产品价格暴跌,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而赵天一就利用这个机会,一次性将美国十四个码头仓库里面的所有农产品,买走了十个,另外四个还是在美国农业部出面干涉下才没有得逞。就这十个仓库里面的各种粮食、油料、棉花,让美国货船运送了两个多月才运完,想想就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也正是靠着这些粮食物资,赵天一在一四年就敢在山东和日军硬拼,也有胆气组建欧洲远征军。不过这次他并没有让自己在美国的农场参与交易,他要等着欧洲各国需要时高价卖出去。前文我们就已经交待过,一战期间,美国农民和农场主可是通过出售军粮狠狠地赚了一笔;战争进行到一九一六年,美国的粮食价格已经是狂飙。小麦的价格从战前的1071美元上涨到2289美元/浦式耳、玉米从749美分上涨到1966美元。这些都让美国农场主和农民以及美国政府大赚特赚,拥有六个大、中型农场的赵天一自然也不会落后,到战争结束的一九一八年,通过出售农产品,整个农场赚取了超过四亿美元的利润,这是后话。

  十一月十日,结婚完的第一天,赵天一就以官方的身份会见了西藏来的代表,同他们进行了交谈。会见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王炳旭和李树峰两人向赵天一汇报工作,赵天一为两人出谋划策这么一个过程。赵天一指示他们在藏南河南岸地区修建工厂,比如制鞋厂、大衣厂、马鞍厂、硝酸厂等等;并提醒王赵二人利用欧洲战争需要,为战争国提供军鞋,军衣和军马设备以及**。通过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赵天一已经为内地的鞋厂和制衣厂,揽到了超过一百万双军鞋和八十万套军服的生产订单。并且还在谈步枪子弹的生产出口事宜,军火,永远是最赚钱的生意。现在他要为西藏再揽一些。美国人可是在这场战争期间利用军需物资生产,赚取了数十亿的美元,现在他来了也不能例外,必须得从美国人身上抢下一大块来。

  十一日这天,在北京待了短短几天的王炳旭和李树峰必须返回西藏,在昨天西藏代表对外发表的公告中,有心人从中读出了一些特别的含义。可惜大多数人,包括了袁世凯、英国公使朱尔典都没有发现这一点,指导数年西藏出事以后,他们再翻出这条公告看时已经没有了意义。送走了恋恋不舍的王李二人,赵天一又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南方革命党人在他婚礼期间曾派人前来搞爆炸破坏,可惜此人在进入现场的时候并没有携带*,而是选择在今天前来见赵天一。这个消息可把赵天一惊得不小,自己怎么会忘记了革命党人在民国初期,就是专门搞暗杀爆炸的*这种事,还好这次的爆炸没有发生。

  面对自己的对头袁世凯嫁女儿这件事,孙大炮怎么会不插上一脚,肯定也会赶着来送礼,不过大炮这个“礼”可非一般的“礼”,而是货真价实的*。原来孙大炮是想派人混入广东督军龙济光送礼的队伍中间,然后再想法进入婚礼举办场地制造事端;但龙济光作为袁世凯安排在南方的爪牙,对去北京参加贺礼的人挑选的非常严格,孙大炮根本没有机会。于是孙大炮转而寻求海军方面的帮忙。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海军已经完全没落,没有什么像样的军舰,所有军舰加起来也就二十艘左右,总吨位没有超过四万五千吨,这还是连内河的巡防炮艇算上的数量。此时海军拥有轻巡洋舰肇和、海圻、海琛号等三艘,小吨位驱逐舰豫章、建康、同安、镇海、定海号等六艘,炮舰江亨、利捷、利绥、永建、永绩、舞凤、永翔、永丰等八艘,浅水炮舰楚同、楚有、楚豫、建中、永安、拱臣、江犀、江鲲号等八艘,巡防炮艇义宁、永翔号等两艘。海军中的将领有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第二舰队司令徐振鹏、江防舰队分舰队领队长陈季良、广东江防舰队司令黄秉全。

  之所以没有提萨镇冰、程璧光、刘冠雄等这些海军大将中将,是因为他们虽然位高权重,但没有直接带兵,所以孙大炮就没有想去找这些人。第一个被孙大炮找上的自然是离自己最近的广东江防舰队司令黄秉全,但这位黄司令却不给孙大炮面子,直接拒绝了大炮的要求,并且将大炮派去慷慨陈词的人从军舰上赶了下去。

  这个时期的中国海军,大部分都抱定了不参与陆军任何形式的军事行动、政治行动,现在的政府没有钱养活海军,所以海军都是各地地方或者自己在养自己,对各地军队的做法他们都是报冷眼旁观的想法。另外,早就盯上这一块虽然不是很肥,但好歹还是块肉的赵天一暗影系统的人,自然不会让大炮得逞。没有办法的孙大炮,只好接受了学生蒋志清的建议,由他亲自去北京,见机行事,制造混乱。就这样,蒋志清奉命北上了,开始了他和赵天一的第二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