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三六章 日本远征军第一战(2)
作者:六零山人的小说      更新:2019-03-23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三六章日本远征军第一战

  说起奥匈第三集团军的这次炮击,也不能怪日本人没有防备到,因为这完全是一个意外的结果,一个奥匈第三集团军在传递命令时出现的一个错误,造就了这么一个出人预料的结果。不过这个让日军第三师团吃了大亏的结果,奥匈第三集团军司令官科维斯将军和他的下属们却并不知道,不但不知道,他还处罚了那个传达命令错误的参谋军官,将他当场革职成了一名小兵。要是让他知道那个错误的命令不但造成日军两千余人的伤亡,还给了一次打击日军的好机会的话,不知他又会如何处理那位参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获得了大量步兵支援,又得到参谋总长大人的亲自指示之后,奥匈第三集团军司令官科维斯将军就决定趁日本军队刚刚到达不久,立足未闻稳之前先主动干一票,响应一下参谋总长的号召。要行动当然是炮兵最先行动,为了加强炮火的力度,司令官决定将自己集团军下属各个军所属的火炮调集起来使用。给他们的命令是出发离开自己阵地十五公里之后等候炮击命令。由于集团军所属各军和日军相距的距离并不是一致,有前有后远近不一,各炮兵在到达行军距离之后就向集团军参谋部打电话询问如何行动。问题就出在打电话上,距离近一些的炮兵部队到达后就先打电话,结果得到了在几点几分轰击敌军阵地的命令;距离远一些的炮兵部队自然到达的晚一些,在打电话询问自己阵地时接电话的却是另外一个参谋。

  众所周知,奥匈帝国是由很多地区组成,按照现在的位置,除去奥地利、匈牙利这些地区之外,整个帝国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的军队人员组成就非常的杂乱。不是说人员乱七八糟,而是指军队的人员民族构成方面非常复杂,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语言方面的某些差异。帝国的官方语言包括了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波兰语、克罗地亚语、罗马尼亚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小地方的民族语言也因为士兵的加入而带入。为了工作需要,众多的民族语言逼迫很多军官都要多多少少掌握几门他们除去母语之外的其它民族语言,参谋人员就更是需要这样。

  恰好第二次接电话的参谋人员是奥地利人,母语是德语,而对方打来电话的军官却是一位老牌的达尔马提亚人,说的是意大利语言,这就让两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一点偏差。如果这个时候双方任何一个换一个能完全明白对方语言的人来交流的话,也许就一切正常了,但这位奥地利出身的参谋正好懂一点意大利语,他磕磕绊绊的用意大利语和对方说话,告诉他要去的地方是科维尔,但是对方却听成了考维尔,正好这两个地方相差了五公里左右,而且炮击时间也阴错阳差的间隔了两个多小时。

  正是这五公里的炮位差距,让后面赶到的奥匈帝国炮兵晚到阵地,没有赶上正常炮击时间的他们也只能在炮位阵地修筑好之后朝日军的大概方向开炮了。也正是这个前出五公里左右的炮位阵地轰击,打在了日军第二道防线上,造成了日军重大伤亡,算起来也是一个战场奇迹了吧!这个意外的奇迹,却让大庭二郎中将认为这是敌人针对大日本帝**队一次蓄谋已久的攻击计划,自己必须要做出反应,而且要很快做出反应,不能怠慢。

  不能不说日本军队实力还是很强的,不只是战斗能力,还包括他们的侦察能力。刚刚到达新地点才几天时间,日军的侦察人员就将对面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的阵地情况侦察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从俄国人那里获得的一些资料,大庭二郎中将就要求自己的参谋人员制定一个进攻的作战计划。

  八月七日晚,第三师团指挥部,一场进攻前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师团作战参谋加藤小野中佐正在发言,“根据刚刚俄国人提供的情报,飞机侦察,在我们要进攻的前方四公里处,有一片小高地,海拔高度约七十米。奥匈军队在此处修建有几个堡垒工事,所以我建议我们的攻击方向避开这个位置,改由稍微偏南一点的格雷斯特......”。

  “我不同意更改进攻方向”!加藤中佐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第六联队联队长渡边太郎大佐的话打断了。这次对方的炮击损失最大的就是他的部队,心里面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事前他已经掌握了情报,轰击他部队的敌人炮兵阵地就在那个高地附近,他必须要摧毁这个炮兵阵地,将上面的匈炮兵全部杀死,所以对加藤中佐改变攻击方向很是不满。

  “之前的情报已经说明这个方向有敌人的炮兵阵地,这是我们必须要摧毁的目标,以方便帝**队后续的作战。另外若要改变攻击方向,部队的调动很容易让敌人觉察,从而失去了攻击的突然性,所以我还是坚持原来的作战计划,不需要什么更改。只要我们战术得当,计划周密,攻占那些堡垒也不是什么难事”。

  “渡边君,作为师团作战参谋,我必须对师团长阁下负责,也必须对师团的军事行动结果负责。明知前面有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还要让士兵去做无谓的牺牲,是为不智,虽然帝国的士兵并不怕死,但我认为.....”。

  “八嘎”!加藤参谋的话又一次被渡边联队长打断了,而且是以一种比较粗暴的行为。“你也清楚自己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作战参谋,我还以为你是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呢!军队的具体行动不必要得到你的允许”。说完这句责骂加藤中佐的话之后,渡边太郎大佐又转头对一直一言不发的师团长大庭二郎中将说到:“师团长阁下!渡边愿意亲自带队去攻占敌人的堡垒,消灭敌人的炮兵阵地,为死去的帝国士兵报仇。为此,我愿意立下军令状,请师团长阁下成全”!说完之后他深深的对大庭二郎中将弯下了腰。

  看到渡边大佐的这一表现,大庭二郎中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左边的第五旅团旅团长大久保利少将。恰好这时,大久保利少将也正用眼睛看着他,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为什么会这样,还得从渡边太郎大佐的身份背景谈起。这家伙出身虽然不怎么样,但却是陆军大臣大岛健一的女婿,又是大藏大臣武富时敏的亲戚,还和陆军省的一些要员关系深厚。更重要的是,日本远征军司令官秋山好古大将好像也和这个家伙有一点点什么关系,在大庭二郎调入第三师团之前,有人就传言此人将出任第三师团师团长。虽然这话说的有点大,但也反应出渡边太郎的实力,所以对于渡边的要求,就算不同意,大庭二郎中将也不能明确表示反对。

  略一沉吟,大庭二郎中将就说到:“既然渡边君有此决心,我们的攻击方向就暂时不做更改。但是我必须提醒渡边君,你的作战计划必须周密祥实,不能出任何纰漏,而且三天之内必须攻占奥匈军队堡垒,否则一切将军法从事。当然,我会让第五旅团其它部队配合你的行动,大久保君没有什么意见吧”!

  听到师团长最后一句话,第五旅团旅团长大久保利少将明显的愣了一下,随即马上点头表示同意。不过在心里面却对师团长一顿抱怨,抱怨他将自己拖进一场不明不白的战事中。不过他却不知道,渡边太郎大佐并不是在无的放矢,乱夸海口,而是早就有了比较成熟的行动方案,所以才这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师团作战参谋,立下军令状。得到师团长的同意之后,渡边大佐不做停留,立刻立刻师团部赶回自己的联队,布置作战行动,连旅团长大久保利少将也没有等。

  八月八日,日军第三师团率先向自己对面的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发动了攻击。日军的战斗力果然不是吹的,没有什么炮击,只靠步兵的冲锋就将第三集团军所属第八军的两个团打的屁滚尿流,仓皇后退。只是在第六联队的攻击方向上,整个联队只打了一个上午,向前推进了三公里之后就没有在行动了;在他们前面一公里多的地方,就是奥匈军队的堡垒所在地马罗杜克,敌人的堡垒区。

  这一天是当地八月八日,月圆未满,能见度较好,可以看清几十米开外的景物。之所以下午没有再行动,是因为渡边大佐准备夜攻。不过白天虽然没有大举进攻,他却派了不少小部队,对高地上的奥匈军队进行连续不断的骚扰性攻击,以疲惫敌心,干扰他们的心力,为夜晚的行动创造条件。

  晚上八时三十分,先有一个日军工兵小队来到高地外壕前沿,在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宽六米的大缺口,接着又冒敌军高地北堡垒方向的机枪火力,在内壕的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口子。晚上九时三十分,工兵小队用*轰塌敌军的外壕壁,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开辟出供步兵突击队冲锋的巨大通道。随行的侦察兵仔细地观察了奥匈军队在阵前的火力部署和突击方向,返回后向渡边大佐做了详细汇报。

  渡边大佐随即命令一个小队的日军,携带六挺麦得森轻机枪和大量机枪子弹,跟随工兵进入已经被破坏的外壕壁,准备压制南北两个方向堡垒敌军的火力。大部队却没有马上跟进,继续在外面等候。晚上十点三十,日军突然对高地开炮轰击,十分钟后又停止下来,不过半个小时之后又是一轮炮击。如此反复三四次之后,等到进入下半夜,日军就没有再进行任何炮击。

  凌晨三点时五十分,渡边大佐命令自己唯一成建制的那个大队日军,悄悄穿过铁丝网进入高地外壕壁。凌晨四时二十分,正是人们睡觉最迷糊的时候,日军工兵分队开始了行动。他们在壕底架起三个梯子,悄然迅速地进入外壕,乘着夜幕悄悄上前,拆除南堡垒正面高坡上的铁丝网,并接应大队翻过内壕来到敌军掩蔽部的前面。

  此时,敌军堡垒依然是那样沉静。白天日军不间断的攻击,以及晚上数次花而不实的炮击,消耗了守军很大部分精力。下半夜之后,这些原本就军纪松懈的奥匈军队士兵自然一个个都昏昏睡去,根本没有想到日军会攻上来。凌晨四时四十分,日军悄悄进入南堡垒,杀死几名还稍微清醒的奥匈士兵之后,活捉了堡垒内睡觉的奥匈士兵,很快控制了南堡垒。四时五十分,日军工兵拆除了奥匈军北堡垒前边布设的电控*后,日军大队顺着两个堡垒之间的壕沟,悄悄进入北堡垒下面。到此,日军还未发一枪一弹,也没有一个士兵受伤。

  爬到北堡的日军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而是在堡垒底下隐蔽起来。凌晨五点三十许,堡垒内守卫的奥匈军军官突然发现对外联络电话无法打通,随即命令两个电话兵出外巡查线路。几分钟后,日军就随着堡垒大门的打开突然攻入,几声枪响之后日军出现在无比惊讶的底层奥匈士兵前面。随后在一片蹩脚的“投降不杀”的德语喊话中,日军冲上了第二层、第三层。让日军士兵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爬到最高层第四层时,敌军的六名官兵居然还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