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绝世杨过 007 终得神功
作者:金穹苍的小说      更新:2018-07-07

    第二天清晨,在黄蓉做早饭的时候,杨过便趁机找郭靖去了。说实话对杨过而言,有黄蓉在身边实在感觉不自在,这个女人对自己的猜忌太深了,因此也只有尽量避开方是上策。

    杨过走到郭靖的房门前,敲了敲门说道:“郭伯父,您起来了吗?”

    房内传来郭靖的声音:“是过儿啊,门未上锁,你直接进来吧。”

    杨过推门而入,见郭靖正坐在客室的桌前。

    郭靖招呼杨过坐下后,问道:“过儿,怎么起的这么早,有事吗?”

    杨过说道:“没什么,侄儿在古墓早起惯了,便心想给郭伯父请个安。”

    郭靖笑道:“过儿,何必如此多礼。”

    闲聊了片刻后,杨过问道:“郭伯父,介绍信已写好了吗?”

    郭靖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杨过:“昨晚已写好了,正想吃完早饭就交给你。”

    杨过接过信函:“多谢郭伯父,您可帮了侄儿大忙了。”

    郭靖摆手道:“过儿太客气了,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杨过说道:“郭伯父,其实侄儿也是来辞行的,我准备和郭伯父吃完早饭,便即刻启程前往少林寺。”

    郭靖微微一愣,说道:“何必这么急?你我难得相见,应当多留几日才是。”

    杨过摇头道:“如今侄儿身患心症,早日治愈才是正事,若是将来心症恶化,那于人于己更是不利。”

    郭靖闻言叹道:“说的也是,既然如此等吃完早饭,郭伯父亲自为你送行吧。”

    杨过点了点头,随后便和郭靖一同去饭厅入座,席间郭芙向杨过连连敬酒,看来这丫头现在对杨过是好感大增,大小武在旁只能干瞪眼,昨晚见识过杨过的武功,他们可不敢再找杨过的麻烦。

    饭后不仅郭靖,黄蓉和郭芙也一同给杨过送行,只是黄蓉的眼神却显得有些复杂。

    出了襄阳城后,杨过策马扬鞭朝着少林寺的方向而去。

    五日后,杨过终于来到少室山下。

    将马绳在木桩绑好后,便沿着石阶走了上去。

    杨过所走的这道石阶,宽大而又曲长,乃是唐高宗为少林寺开凿,长为八里,石阶尽头便是名声显赫的少林寺了。

    杨过一路委折而上,见远处山势雄峻,近处断崖如削,不禁心为之一宽,想道:“自古名山出古刹,这少林寺也不知是何般模样?”

    他虽欣赏着两边的山景,脚下步伐却是丝毫未曾受到影响,石阶从他身后飞快的消逝着,不过两刻的功夫,转过一道山弯后,已是能遥遥可见一座黄墙碧瓦的大寺院了。

    杨过心情略显激动,望着连绵的屋宇愣了一会儿,才又继续行步,心中想着:“少林寺在天龙时期可谓是正道第一,仅出现一个无名神僧就能横扫武林,几乎难寻敌手,尚不知有没有更为厉害的隐藏高手,按常理推测,少林寺的传承一直并未断绝,何以到了现在竟是有没落之势?难道那九十余年前叛出的火工头陀竟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他正自沉思着,耳中却是听得一道声音:“施主请止步,此处乃佛门清修之地,若无要事还请折返山下。”

    杨过一抬头,却见已经来到了正门附近,两名灰衣僧人正看着他。

    杨过拱手行了一礼,说道:“两位小师父有礼了,在下是桃花岛郭靖的侄儿杨过,特来拜见贵寺的无色禅师,有书信一封,还请转交。”说着便掏出怀中的书信。

    两名僧人对视一眼,没想到来者竟是那赫赫有名的郭靖的侄儿,当下毫不敢怠慢,其中一名圆脸僧人接过书信说道:“既然如此,还请施主稍等片刻。”说着便手持书信入门而去。

    过了片刻,那圆脸僧人又匆匆返回:“这位施主,无色禅师已经同意相见,还请施主随小僧前来。”

    杨过随着圆脸僧人进了寺门,一路过门穿廊,七拐八转,也不知都经过了什么地方,直到在一座大殿前才停了下来。

    殿前同样有两名僧人值守,那圆脸僧人上前说道:“两位师兄,无色禅师要见的人我已经带来。”

    那两名僧人中的一位点了点头,向杨过说道:“你随我来吧。”

    杨过见大殿牌匾上写着“罗汉堂”三个字,暗道:“这罗汉堂可以说是少林的新兵训练营了,初入少林的武僧都要在此受训,因此也是少林各堂中人数最多的,无色禅师能掌管此堂,可见身份之高啊。”

    他整理了一下衣着,便踏上了台阶,随那名值守僧人走了进去。

    与杨过预想的不同,领路的值守僧人并未在大殿中停留,而是直接穿过了大殿,然后又向一排厢房走去。

    杨过左顾右盼,见处处都透着一股古朴肃穆,心中暗暗称赞,少林寺到底是积蕴深厚,这气势却是压过全真教一头了。

    值守僧人在正中一间厢房前停下,向房内恭敬地说道:“禀师祖,持书信之人弟子已经带来。”

    房中一个浑厚的声音先是“嗯”了一声,随即又道:“让他进来吧。”

    值守僧人应了声“是”,然后向杨过说道:“施主请自行进去便可,小僧这就告辞了。”说着施了一礼。

    杨过还了一礼,道谢了一声,然后便上前轻轻推开了房门,走了进去。

    杨过走进房中,见木塌上一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僧手持一串佛珠,盘坐于一蒲团之上,不由上前见礼,说道:“晚辈杨过,见过禅师!”

    无色禅师抬头看向杨过,语气平和的说道:“老衲已从信上得知事情的原委了,施主因为练功走火导致戾气涌现,所以想在我少林清修,借敝寺的佛法来消解戾气,不知是否?”

    杨过拱手说道:“正是如此,还望禅师收留。”

    无色禅师点了点头:“救苦救难本是敝寺的天职,自当大开方便之门,从今日起施主可与敝寺僧人一同念经参禅,直至戾气消解为止,若有何需要尽可来找老衲。”

    杨过当即向无色禅师一拜:“多谢禅师慈悲。”

    无色禅师唤来一名弟子,让他给杨过安排好客房,并告知寺中的规矩等等。

    此后杨过便像普通僧人一般,每日吃斋念佛和做早晚功课,若在经文上发现不明之处,便向其他僧人虚心请教,晚上回房后仍继续抄写经文,短短一个月便熟读手上所有经书,当真就好像专为佛法而来一样。

    今日杨过再次来到罗汉堂,欲求见无色禅师。

    值守的僧人早已得到指示,便直接带着他来到无色禅师的禅房前。

    杨过站在门前,恭敬的说道:“晚辈杨过,拜见禅师。”

    房中传来无色禅师的声音:“施主请进吧。”

    杨过推门而入,看见坐于蒲团之上的无色禅师,双手合什行了一礼。

    无色禅师看着杨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说道:“老衲已听闻这一月来施主潜心修佛,日夜不断的钻研经文,比我寺僧人还更加勤苦,实在是难得啊。”

    杨过谦逊的说道:“禅师过奖了。”

    无色禅师关切的问道:“不知施主的心症是否已渐好转?”

    杨过点头说道:“确实有所好转,此次前来拜见禅师,正是为了此事。”

    无色禅师问道:“哦,不知老衲还有何处能帮到施主?”

    杨过说道:“晚辈如今已读遍手上所有经书,但心中戾气仍未完全消解,便想借阅贵寺藏经阁中的其他佛经,用以根治心症,还望禅师通融。”

    无色禅师略显犹豫,沉吟了一下后,说道:“藏经阁乃我寺重地,非敝寺僧人绝不可入内,但老衲可以做主,让施主每日去藏经阁借经一次,带回房中参研佛法。”

    杨过喜不自禁的说道:“谢禅师成全。”

    无色禅师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说道:“你持着这块号牌,便可到藏经阁门前,但要切记妥善保管经书,绝不可损毁。”

    杨过躬身接过木牌,说道:“晚辈一定谨记禅师所言。”

    随后杨过走出罗汉堂,不多时便来到藏经阁所在的院落,院门口有两名灰衣僧人值守。

    杨过刚上前便被值守僧人拦下,其中一名长脸僧人说道:“施主,此处乃少林重地,不可入内。”

    杨过闻言先双手合什行了一礼,然后掏出木牌说道:“这位大师,在下是无色禅师的后辈,得无色禅师首肯,前来借阅经书。”

    长脸僧人确认了杨过手上的木牌,又听他说是无色禅师的后辈,连忙说道:“大师之称万不敢当,既是无色禅师有命,施主请便。”

    杨过正想入内,突然想到一件事,问道:“请问这藏经阁是由哪位大师看管的?”

    长脸僧人回道:“看管藏经阁的是觉远师兄。”

    杨过暗道:“果然是觉远,这下就万无一失了。”

    随即走入院内,来到藏经阁的门前,推开大门向阁内望去,心想不愧是少林藏经阁,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全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经书典籍,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层,楼上还不知有多少经书。

    杨过竖耳倾听,隐约听到楼上有走动之声,便向阁内朗声说道:“请问觉远大师可在?”

    很快便见一僧人走下楼梯而来,杨过将目光放在了那僧人身上,心道:“这就是觉远吗?”他细细打量,见那僧人面相儒雅,颇有书卷之气,心下暗赞的同时,又难免有些感慨,想道:“少林寺藏经万千,若非是痴迷经籍之人,绝难以从《楞伽经》中看到那《九阳真经》,这觉远有此外相,才正合了这番机缘。不过也正是因为觉远喜书淡武,却又将这天大的机缘生生的舍了去,而且还为此而招致身灭,这一饮一啄,于他而言,也不知究竟是福还是祸。”

    觉远下楼后见唤他之人非本寺僧人不禁一愣,但仍走到杨过面前行了一礼,说道:“小僧见过施主,施主刚才可是在唤小僧?”

    杨过目光炯炯的说道:“可是觉远大师?”

    觉远忙道:“施主唤小僧觉远便可。”

    杨过没做理会,说道:“大师,我得无色禅师首肯,前来借阅经书参研佛法,不知可否?”

    觉远点头道:“我寺本就有弘法扬法之责,传经布道乃是本分,多数经书都临有摹本,难得施主亲近佛法,不知想借阅哪部经书?小僧可做主将经书相赠。”

    杨过行了一礼,说道:“那便多谢大师厚赐了。”

    觉远还了一礼,说道:“施主不必多礼。”

    之后杨过要了三卷华严经便离开藏经阁,回到客房开始参研起来。

    杨过担心自己的到来会受到寺中僧人的注意,所以从入寺至今都很谨慎,否则一旦惹起了有心人的怀疑,说不定就会使九阳真经提早现世,而自己也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这层顾虑,即使九阳真经唾手可得,杨过也绝口不提楞伽经之事,只是时不时的向觉远求取几部经书,然后在房中仔细参研。

    直到十日后,杨过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开口向觉远求取四卷楞伽经,觉远见他如此潜心修佛,毫不迟疑的将楞伽经的摹本交给杨过。

    杨过拿回房后仔细阅览了一遍,果然九阳真经不在摹本里,这点早在杨过的意料之中,否则那九阳真经只怕早就被发现了。

    过了两日杨过再次来到藏经阁,觉远见杨过到来当即出门相迎。

    觉远问道:“施主这么快便已通读四卷楞伽经了吗?”

    杨过点头道:“这楞伽经真乃佛门至宝,当中所涵的佛理实在令我受益匪浅。”

    觉远面带笑容的说道:“施主能领悟经中佛理,可见深具慧根,实乃我佛门之幸,不知今日施主想取哪部经书?”

    杨过一脸赤诚的说道:“我今日来此并非为了取新的经书,而是因这楞伽经令我茅塞顿开,所以情不自禁的想借阅此经的原本,还望大师成全。”

    觉远略显为难的说道:“楞伽经的原本乃是达摩祖师所传,经中内容皆是由天竺文字所写,施主怕是难以辨识了。”

    杨过笑道:“这点我早已猜到,楞伽经的内容我已熟读于心,之所以要借原本,只是想亲手抄录一份,好留在身旁随时瞻仰。”

    觉远双手合什,先是念了一声佛号,然后才说道:“施主对我佛如此诚心敬意,足以上感佛心,小僧又怎会拒绝?施主请稍等上片刻,小僧这就去将原本取来。”说罢便转身上了二楼。

    杨过望着觉远的背影,心中微感歉然,但他转瞬便又将心神放在了九阳真经上,心道:“九阴真经将整个江湖闹了一个天翻地覆,不知等到九阳真经现世时,又是怎样的一番风云震动?张无忌能凭此经登顶天下第一的尊位,我杨过自认不差之分毫,又岂能落后?”

    他心中此念一起,又是想道:“我存于此世,要受到世道枷锁的重重缠绕,心中实难以舒畅,但我若成为王重阳那般令人仰望的存在,又有何人能够阻我?”想至此处,心中突然间便冲起了一股豪情,不由喃喃自语说道:“大丈夫生当快意恩仇,随心所欲,这一切就从今日开始吧!”

    果然过了片刻觉远便已返回,手中还拿着四卷经书。

    觉远将经书交给杨过,说道:“这便是楞伽经的原本,还请施主妥善保管,万勿令经书有任何损坏。”

    杨过说道:“大师尽管放心,明日此时,我定会将经书原封无损的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