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鬼都想跟珍珠公主恋爱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巴山的大石桥
作者:巴山君子兰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第一百二十五章大巴山的大石桥

    街上,一色的土瓦木楼,因为岁月久远,已经被烟尘熏染成了黝黑色。当追仙太子好奇地爬上一个吊脚楼时,马上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碧雪担心地说:“太子殿下,吊脚楼会不会垮掉啊?咱们还是赶快下去吧。”

    导游的村民说:“碧雪小姐,没事的。木楼跟砖房子不一样,砖房子脆性强,说垮就垮,木房子的韧性很强,房柱和房梁、墙壁之间互相衔接、牵制得很紧密,构成了一个整体,一时半会垮不了的。你看到了吗?对面那个房子,已经倾斜到那个样子了,有十几二十年了,还没垮呢。”

    大家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座很古老的木楼,倾斜得特别厉害,还稳稳地矗立在那里,连房顶上的瓦都没有掉。

    工部左侍郎雷礼说:“我知道木楼的稳定性很好,但是,那也很危险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不定哪天就垮了。”

    “嗯,如果继续倾斜下去,总有一天会垮的。”高拱说道。

    “崔大人,”追仙太子说,“这个房子,最好叫主人家拆了重修啊。”

    崔官说:“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这个房子,我们不必太担心会垮掉。”

    “为什么呢?”邹应龙问道。

    汪华为说:“崔大人的意思,这个房子,可以不拆,只需要找专业的施工队,进行矫正,把房子弄端正就行了。”

    追仙太子问道:“可以这样吗?能够这样处理的话,就能够节省很多钱了啊。”

    村民说:“是的,太子殿下。崔大人和汪大人都是这个意思。我们这里有专门矫正房子的施工队。”

    “雷大人,你认为他们这个办法可行吗?”追仙太子问工部左侍郎雷礼。

    “禀告太子殿下,应该是可以的,当然比不上修的新房子。但是,矫正好了,也能住很多年。”雷礼回答道。

    追仙太子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不过,崔大人,汪大人,请你们做一下调查、摸底工作,看看有多少这种房子,要求房主及时、尽快矫正,免得到时候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官府给每户人补贴百分之四十的矫正费用。朝廷给每户补贴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由你们达州府和各县各负担百分之十。这项工作由户部侍郎陈儒、四川副使雷逵、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三位大人督办。”

    “遵命!我们尽快落实太子殿下的旨意!”崔官应付道。

    四川副使雷逵、四川按察司副使宋国华也都拱手施礼:“遵命!”

    户部侍郎陈儒说:“崔大人,你们一定要落实好太子殿下的旨意,三个月后,把费用使用情况和工作总结情况报到户部备案。我们会安排人逐户验收的。”

    “是!是!我们一定把这个工作做好!一定!一定!”崔官笑着说,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心里老大不高兴:哎,麻烦得很,这个工作无法推脱了,要让我们大出血啊!

    突然,传来了一阵歌声,有人唱马渡民歌。

    先是一个男人在唱:“幺妹站在对山岩,听哥把心思唱出来。妹妹呀,哥爱你,我俩走到一起来,开花结果幸福路。叫声我的妹,何时嫁到我家来?”

    听到有一个幺妹接上了:“哥哥站在对门山,妹也对你把喜事宣。

    哥哥你记清,大红花轿准备起,拜过花堂入洞房。叫声我的情哥,何时接我到你家来……”

    幺妹儿的歌声尚未落下,就有好几个人迫不及待地回答:“马上来,我马上就来”。

    春兰哈哈大笑,说:“天啊,这么多人争,这个妹子嫁给谁呢?”

    “当然是嫁给那个对上歌的人了。其他人都是开玩笑的,有点伴唱的意思。”汪华为说道。

    “哦,这样的啊。”春兰点了点头。

    大家又听到有人唱:“清早起来去(哟)放牛(喔),一根田坎(苏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放出头(喔,二嫂哟)……”

    这是放牧山歌形式的唱法,一呼一应,此起彼伏,活泼明快,清新爽朗。

    追仙太子一行人听得津津有味的。

    追仙太子说:“大巴山深处的小镇,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追仙太子一行人从马渡回到东乡,住了一宿,第二天继续往川东门户达州走去。东乡县知县汪华为继续陪伴追仙太子他们到达州。

    从东乡到达州,全是山沟。美丽的洲河平静地流淌着。看到很多农家用鹅卵石砌的房子,还沿着石缝勾勒出各种纹路和图案,好看得很。大家都叹服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追仙太子说:“这些很不规则的乱石头也能修房子,工匠们真是了不起!”

    “是啊,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啊!”高拱感慨道。

    很多人家的柱子,都是原木直接去皮,显露出非常好看的纹路。远远的,看到一座高拱桥,桥上倒挂着很多藤蔓。

    这么高的拱桥,追仙太子一行人还是第一次看到。高拱桥倒映在缓缓流淌、清澈透底的河水里,又是一番生动的景象。队伍从拱桥上走过,招来了乡亲们热情的目光。

    在一个溪口,有一座大平桥,工部左侍郎雷礼测算了一下,每块石头至少都有几万斤,最长的一个大石头,长七丈多,宽、厚各有六尺,有四十万斤重。

    雷礼说:“我的天啊,这些人是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头架到桥墩上去了的啊!”

    邹应龙说:“雷大人,你都感到吃惊啊。”

    “是很吃惊啊!”雷礼说,“我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很多桥了,像这么大的石头修的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工匠可真是不简单啊!”

    “雷大人,你也不知道,修桥的人怎么把这些大石头架到桥墩上去的?”追仙太子问道。

    雷礼实事求是地说:“太子殿下,卑职确实不知道。”

    “崔大人,你知道吗?”追仙太子又问道。

    崔官摇了摇头:“太子殿下,下官也不知道。”

    “汪大人,你知道吗?”追仙太子再次问道。

    “太子殿下,下官确实不知道。”知县汪华为把头埋得低低的,说道。

    大家都不敢吭声,感到脸上无光。

    追仙太子非常生气:“崔大人,你身为知府,还有汪大人,你身为知县,这么一个问题,都把你们难倒了?真是咄咄怪事!你们看,我要不了一个时辰,就会把这个事情了解清楚。”

    追仙太子走到一户农家,看见一个老人,埋头在自家院坝里用竹篾编织背篓、箩筐、箢篼、簸箕、筛子之类的竹器。

    老人家里有几条狗。有的狗看到这么多人,夹着尾巴跑了。有两条狗,看到陌生人,就围绕追仙太子一行人,凶恶地狂吠起来。

    老人的孙女很热情地去把狗赶走。阿虎跑上去,很快就与老人家的狗打成了一片。

    “老大爷,您好!”追仙太子客客气气地问候老人。

    老人抬头一看,就知道来的人来头不小:“公子,您好!我去端凳子请您坐。”

    崔官赶忙介绍:“老大爷,这是当朝太子殿下。”

    老人一听,赶忙下跪:“老汉拜见太子殿下!老汉有眼不识泰山,请太子殿下见谅!”

    追仙太子忙扶起老人:“老大爷不必拘礼。我来请教一下,你们溪口那座大桥,修桥的时候,工匠们是如何把那些大石头弄到桥墩上面去的。您知道吗?”

    老人叫孙子、孙女端来了几条长凳,让追仙太子等人坐。

    “太子殿下,原来是打听这个大桥的事情啊。”老人呵呵呵地笑着,回答道,“我听老一代人口口相传,听说修这座桥的年代很久远了,费了很多功夫。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相当长的时间。首先,要专门造几艘大船,还要修很宽大的专用道路,拓宽河道,修筑河堤,这是为了人为控制河水的涨落。工匠们要人为控制河水的涨落,利用水的浮力,在上游开采石头的采石场里,把大石头弄到几艘连在一起的大船上,把水闸一点一点地放开,往下游奔流的河水巨大的浮力把船送到下游,把石头运送到溪口,再把水闸关起来,把河水关满,关到与桥墩一样高的地方,再把石头放到桥墩上。整个架桥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小心,也很耗时间。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组织工作非常严密啊!工匠们的智慧太高了!”追仙太子肃然起敬,认真地说,“谢谢您啊,老大爷!”

    崔官和汪华为羞得无地自容,没想到,追仙太子这么简单这么快就把大桥修建的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追仙太子也不说什么了,响鼓不用重锤敲,明人不用多说话呀。

    崔官自己主动做起了检讨:“太子殿下,我们应该向您学习,深入底层,深入百姓,脚踏实地地工作。”

    “嗯,有这个态度就好。”追仙太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