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七百零四十四章:神赐之地(十七)
作者:陈健钢的小说      更新:2019-04-25

  单纯就意识x态的控制力来说,即使是一神j2.0版中,战斗力最强的tz教,也并不比3.0版本的绿教更强。

  然而,西班牙人最终,还是将f律宾,成功改造成为了一个tz教国家。

  这是因为,绿教是自西向东沿海路传播,加之f律宾并没有处在传统航路上,西班牙人“发现”f律宾时,

  除南部靠近苏禄海的岛屿,以及吕宋岛个别港口以外,大多数f律宾人,都还处在原始宗jx仰阶段。

  这使得大部分f律宾人,最终与同属马来m族的其它南洋诸族,在x仰上,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神”的竞争中,无论是马来m族的所x仰的神祗,还是美洲人所信奉的太阳神、羽蛇神,与无形的s帝相比,都完全没有优势。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对于很多缺乏文字史传承的国家和m族来说,宗jx仰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历史记忆的断层。

  正因为如此,后世即使在阿兹特克、玛雅、印加等,三大美洲文明的核心区,

  原住民后裔即使在数量上有优势,也很难出现,以复兴上述三大文明为己任的z治诉求。

  相较于军事上更为强势和组织性的阿兹特克人,玛雅人的抵抗要显得更长一点。

  来自旧大陆的研究者,总喜欢为这些新发现,找一个熟悉的参考对象。

  玛雅文明的结构,常常被用来与希腊做类比。

  换而言之,玛雅从来不是一个帝国或者类帝国体,而是一个城邦型文明。

  玛雅之名源自于尤卡坦半岛北部,一个叫“玛雅潘”的城邦。

  在西班牙人登陆美洲之前,玛雅潘一度是玛雅诸城邦的文明中心。

  然而,这并不代表玛雅潘,就对其它玛雅城邦有直接的控制力,商业才是连接玛雅诸城邦的核心纽带。

  完全征服玛雅这样一个各自为政,且处于丛林中的文明体,难度要远高于组织更为严密的阿兹特克。

  这就好像在战场上,绝对优势方的将军们,总是更愿意寻机与对方主力决战,而不愿意陷入无休止的游击战一样。

  不管你把阿兹特克人的z治形态视为帝国,还是一个军事部落联盟,西班牙人都仅仅花费了,

  不到3年时间,就完成了征服工作。

  而直到公元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市,才被西班牙人摧毁。

  这意味着,玛雅文明的火种,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200年后,才算彻底的熄灭。

  公元1521年,完成对阿兹特克文明,或者说墨西哥高原的征服后,西班牙人开始正式在美洲大陆建立统治,

  并且将他们在此的殖民地称之为“新西班牙”,行政上称之为“新西班牙总督区”。

  随后,西班牙人开始以墨西哥城为中心,向地峡地区以及玛雅文明覆盖的尤卡坦半岛,扩张统治范围。

  最终,“新西班牙”这条控制线,抵达至后世哥斯达黎加与巴拿马边境。

  换句话说,除了巴拿马以外,整个中美洲地区,都被纳入了“新西班牙”的范畴。

  然而,在19世纪20年代的拉美d立运动中,“新西班牙”的美洲大陆部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国家。

  其中墨西哥高原以及大部分的尤卡坦半岛,成为了后世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以南的地峡地区,则分裂成为了:

  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于六个国家,不包括巴拿马。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西班牙将巴拿马以北的整个地峡地区,都纳入了“新西班牙总督区”的范畴,

  但西班牙对地峡地区的统治,其实一开始就显得十分的无力。

  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切。

  以中美洲的情况而言,原住民文明发达、人口聚焦的阿兹特克、玛雅地区,无疑是本地区的核心区。

  这其中尤以气候适宜,更为西班牙人所适应,矿产丰富的阿兹特克地区,也就是墨西哥高原南部,最受西班牙人青睐。

  至于山高林密,地域狭小的地峡地区,相对来说,就是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边缘区了。

  在帝国不愿意直接过多投入的情况下,西班牙对地峡地区的征服,实际呈现出了一种自由竞争状态。

  一些从西班牙获得授权的探险家们,开始组织力量,自由在地峡地区展开征服工作。

  两面临海的狭长地形,使得竞争者们能够互不干扰的,在地峡地区,建立私人王国性质的d立统治。

  为了对地峡地区进入有效统治,西班牙尝试以地峡北端的,危地马拉城为中心,

  建立了一个,隶属“新西班牙总督区”的行政区——危地马拉都督区。

  这意味着,“危地马拉”这个行政标签,实际上有着三层含义。

  一是西班牙统治下的,包括六个地峡国家在内的“危地马拉都督区”,还包括后世墨西哥东南部的“恰帕斯州”的一部分。

  后世的“危地马拉共和国”;以及充当前两个危地马拉z治中心的“危地马拉城”。

  1821年,当西班牙开始失去对中美洲的控制时,危地马拉都督区,

  变身成为“中美洲联合省”,理论上,成为了d立后的墨西哥的一部分。

  然而,一如“新西班牙”,无法对“危地马拉都督区”进行直接统治一样,新生的墨西哥,同样没办法控制地峡中的那些土皇帝。

  3年后的1824年,“中美洲联合省”就翻牌成为了d立性质的“中美洲联邦”。

  只不过,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的中美洲地峡,并没有因此而形成一个统一国家。

  这一矛盾,促使这个昙花一现的国家,在16年后彻底分裂为现在的状态。

  外力的介入,是中美洲地峡,复杂地缘结构形成的另一个因素。

  要知道,虽然从陆地资源来看,地峡地区实在是乏善可陈,但其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

  连通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却无疑极大提升了它的地缘z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