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七百五十七章:神赐之地(三十)
作者:陈健钢的小说      更新:2019-04-25

  巴拉那河与源自乌拉圭境内的“乌拉圭河”在喇叭底相遇,再共同以“拉普拉塔河”的名字,共同走完这段,最后的入海之路。

  基于整个水系的绝大部分干流部分,都属于“巴拉那河”,因此对这条南美第二大河流来说,

  比较公平的称呼,应该是“拉普拉塔-巴拉那河”。

  只是这样的称呼实在是太过麻烦了。

  在河流全名的竞争中,下游河口处又总是会,更有优势成为代表。

  就像同样有这种情况的“珠江”,原本指向的也只是河口处,那百公里左右的河段,

  现在却压倒上游的东、西两江,成为了整个水系,乃至板块的代名词一样。

  有鉴于此,在对“巴拉那河”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之后,还是为整个水系和平原,贴上“拉普拉塔”的标签吧。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更值得关心的是:拉普拉塔平原到底有没有潜力,成为一片人类向往生活的土地。

  在流域面积上,能够排在拉普拉塔河之前的河流,分别是:亚马逊河、刚果河,以及密西西比河。

  国人熟悉的长江,仅以180万平方公里的数字排名第12。

  至于黄河的流域面积,更是不到长江的一半。

  这意味着,即使是独立萌发文明,拉普拉塔平原也具备足够的容量。

  考虑到身处热带的刚果河平原、亚马逊河平原,都滋养了大片,不利于“大河文明”成长的热带雨林,

  我们似乎应该寄希望于,拉普拉塔平原能够置身于温带区间。

  纬度是决定温度的最重要因素,单从这点来说,消息是足够让人兴奋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地图上做个试验,以赤道为轴,将整个拉普拉塔平原镜像翻转,并叠加到东亚大陆。

  这时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整个平原南北所跨越的区间,恰好与从八达岭长城到三亚的区域相重叠。

  这意味着,除了少部分土地以外,大部分拉普拉塔平原,都在温带区间。

  如果一个国人移民拉普拉塔平原,他和他所种植的作物,最起码在温度上不会出现不适。

  唯一不同的是,分别身处南、北半球的拉普拉塔平原中央之国,在一些地理指标上是反的。

  比如你的冬季正是我的夏季,你最冷的地方却是我最热的地方。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大的困扰,无非是南半球的人在最热的时候,不得不迁就北半球的人,

  适应一下那些在大雪天,才能感受到的新年或者圣诞节元素,比如坐着雪橇的圣诞老人。

  至于一片土地,到底有没有潜力,有没有可能诞生大河文明,还是要看他的基本面。

  作为一条流域面积排名靠前的大河,拉普拉塔河平原的总面积,大约能够占到总流域面积的一半,也就是150万平方公里。

  之所以大家平时,好像没感受到这样的体量,是因为它悲剧性的呆在了,世界最大的亚马逊平原之侧,

  而后者的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60万平方公里。

  对比下天朝面积最大的两个平原:面积分为3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以及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拉普拉塔平原的巨大潜力了。

  更让人兴奋的是,大部分拉普拉塔平原的降水区间,是在500-1300毫米之间。

  这一点,亦与东亚的情况大体相当。

  现在看起来,拉普拉塔平原阳光、土地、水资源的情况都非常理想,很适合产生“大河文明”。

  然而,整个美洲只存在三大文明,印加文明又高地属性明显的特点,还是会让人产生一丝担忧。

  其实,西班牙人对这片土地和文明的期待,要比单纯求知的我们更甚。

  因为只有文明的积累,才有可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尤其是让人为之狂热的金银。

  公元1526年,当西班牙探险家,开始从拉普拉塔河口登陆这片土地时,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以至于使用“拉普拉塔”这个,在西班牙语中意思为“银河”的名称,来标注这条河流。

  不幸的是,抱着这个目的的西班牙人,很快就失望了。

  因为在他们沿着河流向上游地区深入后,不仅没能发现文明的踪迹,更是看到了一幅让人惊讶,甚至有悖常识的自然景象。

  在梦想海外再造中华者眼中,大片无人居住的温带平原,应该是最值得憧憬的了。

  不过,对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来说,他们更希望的是看到人,尤其是已经对所在地,进行过深入开发的国家或者部族。

  有限的人力资源,决定了最初的海外开拓者,并不是以狭义的“殖民”,也就是移民作为目的,而是以追求贸易利益为诉求点。

  事实上,即使是同时代的中央之国,人力同样是最值得珍惜的,并没有多到要移民解决人口压力。

  整个世界的人口压力出现,很大程度与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有关。

  这意味着,最起码在“教皇子午线”,还能主导世界时,航海者的主要目的,还是寻找可供交易的资源,以及可以合作的贸易伙伴。

  当然,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里,商与盗的区别,一直不能算是泾渭分明。

  如果,潜在的贸易伙伴,看起来虚弱不堪的话,那么强大的一方是不会介意,依靠武力去掌控一切的。

  更为不幸的是,因为隔绝而与旧大陆拉开了,技术代差的美洲文明,遇上的是,

  刚刚在伊比利亚半岛战胜异j徒,认定武力征服和意识x态,改造是最有力方式的西班牙。

  后者毁灭性改造,使得美洲文明很快成为了传说,直到考古学家们再次把他们发掘出来。

  从寻找人和文明的角度来说,选择在大西洋海岸线探索,并最终发现拉普拉塔平原的,西班牙探险家是不幸的。

  相比皮萨罗在“中安第斯”地区的收获,拉普拉塔平原的收获,是让人失望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映到西属美洲的地缘z治结构上就是:

  印加的财富能够让秘鲁第一时间,脱离z治中心在墨西哥的“新西班牙”,建立与之同级的总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