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八百一十二章:新世界岛的另一极(十八)
作者:陈健钢的小说      更新:2019-04-25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萨尔瓦多在大部分的殖民时代,是巴西的z治、经济中心,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西北线”是如何扩张的。

  说起来,西北线很大程度上,算是巴西的主线,或者说“官方线”。

  至于由圣保罗出发的西南线,最初的时候,则带有很大的自发色彩,将之称为“民间线”并不为过。

  西北线之所以成为主线,与j皇子午线的存在有关。

  虽然这条线,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失去了价值,但一开始对南美双雄,还是颇有约束力的。

  毕竟,这是一条,由j廷亲自主持议定的分割线。

  如果按照j皇子午线的分割,圣保罗的扩张空间十分有限,甚至依1495年,西班牙自我认定的位置来看,圣保罗都已经在j皇子午线的西侧了。

  比较而言,萨尔瓦多则在东北沿海地区,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另一个让巴西“东北地区”,成为葡萄牙初期,重点开拓方向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

  拥有相对更大的沿海平原,以及更适宜甘蔗生长的热带气候,因为南回归线从圣保罗穿过。

  以甘蔗种植园和蔗糖贸易,为经济支柱的葡萄牙人,能够从这一地区,获得更多的收益。

  然而,j皇子午线的存在,并不能约束到西、葡两国之外的国家,尤其是那些,准备摆脱j廷束缚的新j徒。

  这当中,最先对巴西造成威胁的是,来自法国的新j徒。

  16世纪,即是地理大发现的黄金年代,也是欧洲内部地缘矛盾爆发的年代。

  鉴于tz教在整个中世纪,对欧洲意识x态的主导作用,当时的欧洲内部地缘z治博弈,很大程度是以宗j战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在这场变革之后,欧洲诞生了以英国、荷兰为代表的新j国家。

  法国则是内部博弈最为激烈的地区。

  16世纪60年代起,至世纪末的30余年间,法国南部的新j徒与北部的tz徒之间,前后进行了八次战争。

  史称“法国宗j战争”,又称“胡格勒战争”。

  跟王权结合更为紧密的tz教,在这场法国内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战争结束之时,tz教被宣布为法国国j。

  至于新j,即加尔文派,法国称“胡格勒派”,也不能算完全的失败,他们被允许保留x仰自由。

  不过,从z治角度来说,新j徒已经意识到,在法国没有了空间。

  没有最高层的z治保护,tz教徒的这种承诺并不保险,后来也的确出现了反复。

  要想摆脱tz教徒的掣肘,前往新大陆建立殖民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国家角度来说,用带有不稳定因素的人口,去固边或者开拓新殖民地,是一个常规选项。

  天朝历史上,将被贬谪的官员和罪犯发配边疆,以及后来英国清j徒们移民北美,都是典型案例。

  当然,即使内部宗j矛盾的影响,法国作为欧洲大国,也是断然不会缺席这场殖民盛宴的。

  只不过,欧洲的这场宗j之争,对后来北美地缘z治结构的形成,以及米国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

  在这里,不妨先借着法国在巴西的扩张,先预热一下。

  乘着葡萄牙人立足未稳,以新j徒为主的法国人,在整个巴西东北、东南地区的岸线上,多次尝试建立殖民地。

  其中,有两次努力较为知名:首先是在1555年,进入瓜纳巴拉湾登陆,并建立名为“南极法国”的殖民地。

  葡萄牙人则在十年后,重新夺回了瓜纳巴拉湾,并将法国留下的殖民地,扩张成了后世的里约热内卢。

  二是1594年,在巴西东北岸线的马拉尼昂州地区登陆,建立以“圣路易斯”,为中心的“赤道法国”殖民地。

  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来自于当时的法国国王。

  这个殖民地,同样只坚持了二十一年,就被葡萄牙人控制。

  上述两处殖民地,分别位于当时葡属巴西的南北两端。

  从地缘z治上看,如果坐视法国人成功的话,那么就葡萄牙就算不失去所有的殖民地,后世的巴西,

  也将失去它面积最为广大的亚马逊地区,以及人口最多的南部地区。

  好在,葡萄牙军队于公元1615年,夺取圣路易斯,将法国势力彻底赶出了巴西。

  单纯从国力来说,这一点似乎令人费解,毕竟,葡萄牙比法国弱上许多。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法国作为欧洲大国,受内部及欧洲事务牵制过多,并不能集中精力扩张。

  在宗j战争结束后,法国的当务之急是重塑内部z治格局,将权力收归王室。

  对于新j徒在巴西的殖民行为,法国在国家层面,只是持默许态度,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支持。

  同时,这也与法国选择了tz教为国j有关。

  虽说意识x态是服务于利益的,但既然法国觉得,留在tz教体系内,更有利于自身,那么,总归要对j廷,表示出一定的尊重。

  容许新j徒在法国的x仰自由,已经让j廷极为不满了。

  如果,再在国家层面,公开支持新j徒,去侵夺另一个tz教国家的领地,最起码在这个时间段,是不合适的。

  法国在殖民巴西问题上的患得患失,让葡萄牙得有机会,将法国势力赶出巴西。

  至于另一个,与法国如影随行的欧洲大国“英国”,看起来也不应该缺席巴西。

  尤其是在宗j革命后,英国已经选择了新j作为国j,并不会顾忌罗马j廷的想法。

  不过,英、葡两国,早在1386年就缔结条约,就已结为永久同盟。

  这个延续至后世的战略同盟,几乎算得上,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早的国家同盟。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英国这个同盟在,葡萄牙早已被西班牙吞并。

  而英国也通过,在西班牙卧榻之侧的盟友,牵扯住西班牙这个主要竞争对手。

  英、葡两国之间的这种同盟关系,再次证明了意识x态选择,只是服务于z治和利益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移民全球》,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