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八百八十六章:米国的建立(五)
作者:陈健钢的小说      更新:2019-04-25

  北大西洋暖流在进入巴伦支海后,又被依属地原则被称之为“北角暖流”。

  北角暖流的影响极限,是巴伦支海东部的“新地岛”。

  这是个南北长约1000公里的岛屿,其东面的海区被称之为“喀拉海”。

  由于难以接受到暖流的救济,喀拉海的海面几乎终年冰封。

  尽管,凭借工业力量,21世纪的探险者们,已经能够在破冰船,和二氧化碳所导致的气候变暖现象帮助下,

  在夏季尝试打通东北航道,虽然基于成本考虑,暂时还不具备商业价值。

  但在帆船时代,新地岛几乎是包括英国人在内的探险家,在东北航道所能抵达的极限之。

  1553年,一支由三艘船只所组成的英国船队,代表英国开始了他们的北极之旅。

  基于刚才我分析的气候原因,东北航道是没有办法利用帆船打通的。

  不得不从新地岛返航的英国船队,最终并没有回到英国。

  几年后,有当地渔民在海面发现了他们的船只,以及被冻僵的船员尸体。

  不过,这次探索行动,整体并没有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在船队转入北冰洋之前,有一艘船只在风暴的影响下,与其它两条船失去了联系。

  正是这艘被迫独自前行的船只,帮助英国意外的打通了与沙俄的海上通道。

  从地理上看,最为接近沙俄核心区的北部海区,是位于科拉半岛东南部的“白海”。

  其与巴伦支海之间的连接连,则是一条狭长的海峡——咽喉海峡。

  由于位置关系,白海并不能享受到“北角暖流”的呵护。

  但在陆地的保护之下,这片纬度更低“陆间海”同样具备通航条件。

  与船队失散的英国船,在经过咽喉海峡之时,并没有继续向东,继续探索“东北航海”,而是转而向南进入白海。

  考虑到它同伴们的悲惨下场,这种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更为重要的是,从结果上看,这次计划外的探索工作,为英国收获了z治和经济利益。

  在英国人进入巴伦支海时,东欧平原也刚刚经历了一场地缘z治剧变。

  公元1547年,完成东斯拉夫内部统一的伊凡四世,开始以沙皇自称。

  “m斯科”正式取代“基辅”,成为了“罗斯”的地缘中心,东欧平原开始进入“沙俄时代”。

  虽然此时沙俄的理论疆界,能够抵达巴伦支海,但它当时的目光,正锁定在波罗的海方向,

  试图在与波罗的海国家的博弈中,夺取出海口打通与欧洲的海上贸易通道。

  在北方,m斯科直接控制了,刚刚抵达白海南端的北德维纳河河口。

  抵达北德维纳河河口的英国人,为m斯科的沙皇带来了意外惊喜。

  这些海上“冒险家”的到来,让沙俄贵族们意识到,不通过竞争激烈的波罗的海,也能打通一条连通欧洲的z治、经济通道。

  此后,北德维纳河河口的“阿尔汉格尔斯克”,逐渐成为了沙俄对英贸易的重要窗口。

  对于急于摆脱自己野蛮属性,从西欧学习的沙俄来说,英国人的到来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

  比如,沙俄迈向海洋所急需的造船技术。

  反之对于英国来说,与沙俄贵族建立直接联系,同样收获满满。

  单从贸易角度来说,技术落后的沙俄,即可以成为英国的原料基地,如提供制造船只索具,

  所需要要优质麻绳,还能够成为英国产品的销售市场。

  在这种双赢前景之下,英国迅速成立了,以英俄贸易为经营范围的“莫斯科公司”。

  沙俄则给予了莫斯科公司垄断性的特权,以及免税的待遇。

  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中,由于英俄两国之间,并非总是亲密盟友,很多时候甚至会反目成仇,

  使得莫斯科公司在俄的待遇和业务,经常会遇到很大变数。

  不过,客观上,这条由英国通往沙俄的“北方航线”的开通,为两国都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为大航海时代,所催生的特许公司,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至21世纪,仍然还在营业。

  只不过,在1917年10月25日十月革命之后,m斯科公司剥离它了商业属性,转型成为了一家,

  管理英国在俄遗产的公益慈善公司,如为在俄的英国人,提供礼拜场所的m斯科“s安德鲁斯s公会j堂”。

  从时间跨度上看,运行至21世纪,已达四百多年的m斯科公司,几乎算得上是世界上,存续时间最长的企业了。

  考虑到英国探索“东北航道”的初衷,是打通与我国的贸易通道。

  假如北冰洋不是那么寒冷的话,也许当年英国,最早成立的特许公司就会是“北平公司”。

  不过,实际情况更可能是,即使英国人真能航行到白令海峡,他们也未必有办法,叩开我朝的大门

  。

  更别说,让“北平公司”运行400多年了。

  不管怎么说,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透过“北方航道”,打通与俄国的海上通道,是英国在这个方向上,最好的选择。

  此后,再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的国家,也不可能在地缘z治和经济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比如,40多年后,试图从西班牙d立出来的荷兰,也派出代表荷兰的探险家,“威廉·巴伦支”探索“东北航道”,同样没有能够突破“新地岛”,这条地理分割线。

  不过,他和他的船只,被迫在新地岛过冬的经历有些惨烈,大部分船员被冻死,以及对周边的:

  熊岛、斯瓦尔巴群岛的发现,使之成功的让自己的名字,得以冠名这一海区。

  英国人和荷兰人在“东北航道”所遭遇的挫折,并不意味着对“北方航道”的探索工作就此终结,以及不能带来更大的收获。

  要知道,除了经欧亚大陆边缘的“东北航道”以外,理论上,还存在经常美洲大陆北端的“西北航道”呢。

  在这片如一张白纸般存在的神秘陆地上,蝴蝶效应将能带来更大的连锁反应。

  而亨利·哈德逊,就是这样一只蝴蝶。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移民全球》,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