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第753章 四分五裂的吐蕃
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说      更新:2019-04-15

  苯教,本教,就是本源、原生之教,信奉的比较原始,与营州以北的寒土之地的萨满有些类似,这种比较原始教派在大唐很难生存,在高原,或是人迹罕至之地却有极强生命力,高原多山川,生存不易,所受天灾更加频繁,所以山川河流皆为神灵,皆要小心祭祀侍奉,在外人看来,高原人每每把救命粮,把活生生的牛羊焚烧给山川大地,是多么的不可理解的事情,可正是因他们祖祖辈辈生存在这种艰苦之地,每每遭受难以承受苦难,这才对山川大地形成的畏惧,深入骨髓的畏惧!

  佛,人弗。

  果然,孙叔度开口说道:“我大唐武宗灭佛之时,高原上也进行了灭佛之争。”

  李思钰皱眉道:“僧人不事生产,反而每每侵占民地,僧人为统兵之将,终会惹出dàmá烦的。”

  李思钰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很容易理解,如同当年武帝之时,僧人入了蝇营狗苟的朝堂,必然争执不断,因利也好,因权,或是信仰也罢,他都能想象到那些僧人必会以“辱僧”之言,pòhài了不少吐蕃人贵族,怒火越积越多,武帝可以杀了酷吏周兴、索元礼、万国俊、来俊臣、侯思止,杀了这些积怨过深之人,以用来平息积累下来的怨恨,那热巴巾又能如何?

  怒火得不到宣泄,最终只能烧到热巴巾身上。李思钰闭眼思索,耳边听着孙叔度话语。

  “朗达玛死时并无子嗣,其大王妃那囊氏,以其兄尚延力子乞离胡为藩王,而朗达玛死时,虽无子嗣,但次妃蔡邦氏已有生孕在身,后又生子俄松,因那囊氏、其兄尚延力大肆pòhài朝臣,蔡邦氏与子俄松逃亡山南,自始,高原一分为二,争斗了二十余年。”

  “因高原各地反叛,吐蕃也被一分为四,此时靠近秦州,占据陇右的是藩王翰德,而西域安西之地则是藩王班吉衮,因吐蕃内乱,此时已经不如当年强盛,但翰德仍有五万族众。”

  草原骑马牧羊,一日可行百里,人也活泛,最善打顺风仗,喜游斗拖垮对手。

  李思钰闭眼沉思,出身营州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越是营州以北苦寒之地,其民越是悍不畏死,皆因穷的只剩下了贱命一条,高原吐蕃人亦是如此!

  “大帅!大公子信使来了。”

  ……

  “属下先行退下。”

  双手在桌下不断搅动,目光却有些呆滞看着桌面,石虎与孟浩已经入内,看到他这模样,两人相视一眼,默默站立在一旁,也不敢开口打扰。

  “小德子遣你们前来,所为何事?”李思钰正色了起来。

  石虎则原本是神策军一将官,在宫中叛乱被俘后,一直跟在小德子身后,算是李思钰给那个弟子兼小弟的亲卫。

  李思钰点了点头,笑道:“此次前来,数万军卒就将停留于长安,辎重早已准备妥当,无需担忧。”

  听闻李思钰询问,孟浩回答道:“百姓事先逃离长安,城中残留之人多为老弱,邠州军焚烧长安时,并无多少百姓救火,故而损失较大,一时间也很难全部修葺完善。”

  沉默了稍许,李思钰起身开口道:“这里不需要辎重物资,所需的只不过是些劳力耕犁耕种……”

  回头对看向孟浩,看着这个半大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王行瑜已经退出了邠州之地,如今已然身在凤翔府。王行瑜退出邠州,如今得了邠州之人正是原同州节度使王行约,想来是不大可能对我军不利。”

  “凤翔府无论如何也是欲要与我为敌的,但仅凤翔之、秦州之地想与我相争,本帅凉他李茂贞也不敢,故而必会暗中求救于吐蕃人,故而……”

  “本帅需要一个使臣前往陇右,需要稳住吐蕃王翰德,要为本帅争取些时间。”

  李思钰看着眼前孟浩,很是犹豫,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你年纪尚幼,此等之事尤为之重,有时热血反而会坏了大事,需要极为谨慎胆大!”

  “这样吧,让刘大猛与你一同前往,大猛虽混账了些,但做这种事情却是最佳人选。”

  石虎心下大喜,知道自己终于算是熬出了头,之前只是孟浩开口,哪怕孟浩年纪幼小,却是小德子行军司马,而他只是一个带刀护卫,根本没资格在李思钰面前开口,但是为了副将就不同了。

  李思钰点了点头,此人出身神策军,神策军是个什么样子,他很清楚,所出将领大多都带有各种各样的劣习,但此人却甚为果决、谨慎,在小德子一人镇压数千叛卒时,石虎是个很关键之人,小德子太小了,身后尽管有营州军,但还是小了点,石虎就不同了,果决的砍杀让数千降卒不敢异动,尽管如此,李思钰还是对小德子身边之人比较重视,对此人的观察来看,此人为小德子副将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