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小镇 第一百六十四章 再搬
作者:自在听风的小说      更新:2019-07-15

  静山灵菇拥有白白的圆形菇盖,半指长的菇蒂,看着便鲜嫩可爱。

  陈紫璇在修仙小镇中取出十几朵静山灵菇,简单的用佩兰油清炒了一下,滋味就已经鲜到让人吞掉舌头。

  而静山灵菇的山珍之鲜和子贝的海味之鲜,细细品味,又不太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种,陈紫璇都好喜欢!

  如今这种修炼之余下下厨,画画符,看看书的生活,让她觉得宁静又充实!

  在陈紫璇最爱的深秋季节只剩几天时,她如期收到了租赁处秦樵的传讯。

  “前辈,淮南街上要到期的房子已经公布了位置和情况。灵脉确定为三品,据说院子也很大。您若是感兴趣,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陪您去看看。”

  “好。明日我便有空。可要等你下工?”

  陈紫璇现在依然是每日睡前才会看下传讯球,她也不知道现在传讯,秦樵会不会看见。不过,即便他明天才看见也没有关系。

  秦樵却很快回了传讯。“小生明日正好旬休。那我明日巳正,在淮南街口的珍饱玉食门外,等前辈可好?”

  “恩。”

  所以第二日,陈紫璇早起修炼了两个时辰,便收拾出门,前往淮南街。

  清江南苑大概位于边城的西南角,而淮南街则在边城的东边。所以赶过去要花挺长的时间,几乎穿过了大半个边城。

  当陈紫璇来到淮安街口时,秦樵已经站在街边等她了。

  “前辈。”

  “恩。等很久了吗?”

  “还好,小生也是刚刚才到。”

  “你们上头的庶务管事是昨天才公布的院子位置吗?能不能说说大致情况?还有,现在你们内部庶务员联系要租的多吗?”

  “是的,昨天才公布。目前有多少人手中联系到了下家,大家都没有透露实话。但想来竞争不会很激烈,因为这几套院子,并不是常规的住宅。

  它们全部位于淮南街的石子巷。临近淮南街这面非常繁华的一条商街,井桥街。

  但是这些院子却是一半店铺,一半住宅。即前面有一个可以开店的前门房,后面有院子以及可以住宅的二层小楼。

  按理说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既可以照顾店铺,又可以住人。但是随着这几年井桥街越来越繁华,便没人特意绕到后面的石子巷买东西了。

  这个位置也就变的尴尬起来。

  据说之前那面也开了一些小店铺,但经营下去的很少。所以这租期一到,愿意续租的人也没几个。”

  “怎么?租期到了还可以续租吗?”

  “前辈有所不知,商铺和住宅是不太一样。商铺到期之后,拥有可以续租权,住宅则不可以。

  但通常住宅的租期也要长一些,十年,二十年,六十年,都是有的。

  但商铺一般都是五年,十年,二十年。”

  “这是为何?那要怎样才能租到最高年限?”

  “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甲子城掌管家族,四大家族的精明之处了。或者说,提出这条建议的傅家更精明。当然,这些也是小生听别人讲的。

  因为商铺与住宅不同,并不是很看重灵脉,而是看所在商街的繁华程度。所以住宅的租金通常是一成不变的,只用灵脉和占地多少评定。而店铺的租金则要根据商街的位置以及店铺大小评定。

  但商街的繁华与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石子巷前面的井桥街,三四年前也只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直到有一家曲坊开到了这面!里面登台唱曲的小仙儿,那嫩的,就别提了!还有”

  “咳咳。”陈紫璇假意咳嗽了一下,提醒秦樵别跑题。

  “所以井桥街就因为这个曲坊热闹了起来!据说,这几年此街上的店铺转租金一涨再涨。而等到了这些店租期都到了时,官方租金也会涨!

  至于最高年限能租多久,还要评估租主的资格。

  说到这儿,顺便问一下,前辈来甲子城多久了?”

  “怎么?这个便事关租期的长短吗?”

  “是的。”

  “我来甲子城大概一年了。这种情况大概能租多久?”

  “商铺五年,住宅十年。这还是考虑到前辈是筑基修士的原因。毕竟一年的定居时间,为实不够长啊!”

  “那么,石子巷的院子是按着店铺性质来算吗?”

  “是的。所以前辈这次最多租五年。不过因为上一个租期石子巷不够兴旺的原因,此次租金会降一部分。前辈此时租,也是很划算的。”

  “可店铺租金通常比住宅租金要高。明显还是租一个单纯的住宅划算!”陈紫璇想了想,对这个半商用的院子,就不那么期待了。

  等到了石子巷,又觉得这里地理位置还算可以。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甚至巷子里面还有点幽静的感觉。

  不过这前面便是繁华的井桥街,来来往往人很多,还嘈杂。

  还有就是巷子谁都能进,不可能像清江南苑那种正规的宅区一样,设上门禁阵法。

  “话虽这样说,但是前辈可以用阵法把院子和店铺隔绝开来,店铺直接租出去,每个月还有一份进项不是很好吗?”秦樵当然是要遮蔽院子的缺点,尽量给陈紫璇推销。

  “先看看情况再说吧。对了,现在院子租期还没到,我们这样过去,能进到里面看吗?”

  “我们找一家开着的店铺,跟店主说一下,进去院子里面看看,还是可以的。前辈放心,这里是官方统一建的,每座宅子构造都一样!”

  石子巷还是挺长的,道路大概有两丈宽。南面紧挨着井桥街一些商铺的后院。北面才是面南坐北的一排院子,大概有三十处。

  用秦樵的话说,此次到期的只有十六座,是当年租的五年期,剩下的都是十年期。

  两人找了一家开着的杂货店,进去。

  “二位想要些什么?”店里掌柜是位上了年纪的筑基初期修士。

  “老伯,是这样。听说这一片有些院子要到期了,我想着租一处。

  但院子的具体情况,还是要亲眼看看才安心。能不能借您这贵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