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小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后续
作者:自在听风的小说      更新:2019-07-15

  “但甲子城真是让我感到憋闷!胡宅那里,我爹美妾幼子在怀。外公这里,正热热闹闹准备我娘的双修大典呢。

  我竟无处可去了!”

  “那你便出去走走吧。权当散心。你和景东兄的情况不同,他是不得不走。而你只是一时不顺罢了。

  留在甲子城修炼,能为你免去不少纷扰呢。还有充足的修炼资源,不知多少人羡慕你呢!”

  两人聊了许多,胡昊文也逐渐开怀。

  “对了,这是请柬。我娘邀请你去参加她下个月的双修大典。”

  “恩,告诉宁姨,若我那时有暇自是去的。”陈紫璇接过请柬,却打定主意,到时只派人送份贺礼便是。

  一是不喜欢那种场合,有那时间不如多看些玉简。二是不太喜与胡昊文母亲宁千雪深交。

  上次与平远商队联合贩卖物资,终是让陈紫璇心中留有疙瘩。

  “对了,这是我猎得的熊掌,送与你尝尝。今日可要辛苦胡少爷为我陪客了!”

  “不得了啊!你可是去了扼北山脉?这是什么熊?”

  “恩,进去转转。不过是四品坤浊熊。”

  “啧啧~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扼北山脉是你家的后花园啊!四品妖兽是大白菜啊!”

  两人笑闹了一番,及至酉时,陈紫璇亲自去门口迎了孙管事与郭队长。并为二人介绍了胡昊文。

  双方落座自是先寒暄一番。

  “陈道友可是甲子城人氏?”

  “并非。事实上,我来甲子城不过两年余。孙道友和郭队长呢?仙乡何处?”

  一番交谈,陈紫璇知道了:孙管事是父辈才来的甲子城,然后在这边城定居。而郭队长则是周边小镇人氏,以前常出入山脉狩猎,后受了重伤,才耗费重金托人找了门路,进入了巡逻队。

  而孙郭二人也了解到:陈紫璇疑似戊子城大家族陈家子弟,因一些原因独自来到甲子城发展。胡昊文则是边城平远商队的少东家。二人都可谓是少年英才,值得结交!

  双方均有意交好,自是你来我往,频频举杯。及至宴散,大家已是交换了传讯。陈紫璇又取出了剩余的两只熊掌,赠予二人。

  待到街上,要各自分别时,孙管事才无意说了句:“听闻井桥街上有家如意酒坊,卖的天浪酒甚是甘冽。”

  陈紫璇闻言,心里便有了数。

  待到第二日,陈紫璇便漫步去了井桥街,先是找了家灵兽店卖了坤浊熊。便又去了如意酒坊。

  陈紫璇虽平日深居简出,但如意酒坊的掌柜也从他处,弄到了陈紫璇的画像。

  故而她一进酒坊,掌柜的便认了出来。还以为是来找事的。没想到陈紫璇只是打量了一圈,看了货物玉简,又买了一坛天浪酒便离开了。

  陈紫璇还真不是去找事的,没那个必要。她只是去看看如意酒坊的规模,顺便了解一下他们店里灵酒的定价。果然比酒香居的要贵上几块灵石。

  回去后,陈紫璇又给郭队长发传讯,打听了一下如意酒坊的东家。

  东家据说姓段,筑基中期的修为,来边城二十多年了,从一家小酒馆开始,慢慢积累到如今的如意酒坊。几年前因井桥街人气大旺,酒坊也更上了一层楼。

  若说在这边城有什么深厚的背景,倒也没有。但二十多年的经营,交友也算广泛。

  陈紫璇了解到如意酒坊没有什么背景后,便将此事丢开了。些许小手段的打压,她并不在意。

  此次山脉历练,让陈紫璇看到自己对经义功法的理解还有许多不足。遂决定多多研习。

  而中城里,有掌管家族建立的藏书阁。各类书籍玉简浩渺,每日付五个灵石,便可呆上一天。也可复制购买。

  因边城来往中城路上便要耗费大半个时辰,陈紫璇无意去此读书。便在藏书阁选了几十本玉简复制下来,囊括经义、符箓、阵法、炼丹、修真杂谈,用来充实自己。

  若不是去一次中城太远,陈紫璇原本想去那的筑基学府听课的。中城因“修二代”聚集,那里唯一的筑基学府---落霄学院,常有金丹期的教导员开讲。学员的整体修真水平也较高。可惜她如今开着酒香居脱不开身,而每日往返中城又太浪费时间,只能作罢。

  半个月后,就当陈紫璇已经将如意酒坊抛在脑后时,却收到了孙管事的传讯,说酒坊的段东家想约她谈谈。

  陈紫璇虽有些摸不着头脑,还是欣然赴约了。定的地点也不远,就在井桥街上的一家茶阁。

  陈紫璇到时,孙管事已经坐在雅室了。同桌的还有一位穿宝蓝色长袍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位风华正茂的妇人。

  陈紫璇今日也稍稍打扮了一番。红色的上衣,遍绣粉紫色的蔷薇,下面穿了一条十六幅的红裙,绣着十几只翩翩飞舞的彩蝶。通身外罩白纱,既低调温和,又流光照人。

  陈紫璇的脸上虽未着妆,但却梳了一个精致的凌虚髻,斜插了一支三品灵玉雕刻的聚灵簪。

  十八岁的年纪,正是水灵灵的。且红衣红裙,衬的她越发白皙。眉眼清秀,嘴角含笑。

  陈紫璇在打量那两人时,别人也正在打量她。段东家吃惊的是,陈紫璇如此年轻!而那妇人则是酒坊的老板娘。女人天生便对衣饰妆容敏感,她则留意于陈紫璇身上的顶级二品锦缎,头上戴的三品灵玉簪。

  当然这打量不过片刻,段东家便站起来,笑着说:“冒昧相邀,还请小友见谅。在下段新立,在这井桥街上开了家酒坊。听闻陈道友在灵酒上也颇有见识,今日便想结交一二。”

  陈紫璇一听,便知今日不是鸿门宴,应该是为了和谈。

  “段东家实在是客气了。紫璇年纪尚小,对很多事都是一知半解,今日能与几位长者交流,想必会受益匪浅。对了,这位可是嫂夫人?”

  “正是,此乃内人段王新英。”

  陈紫璇便知道,这位筑基初期的妇人闺名是王新英。而在云霞界,很多女子与人双修后,便会在名前冠上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