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吕布之雄霸天下 第175章 偷袭军港
作者:紫风幻想的小说      更新:2018-12-04

  听完战报,吕布眉宇紧皱,心下大沉。

  第一次交锋,华国就遭受这等大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难道说,他身受重伤,对华国军兵的士气也是大有影响吗。

  但现在还不到他出面的时候,吕布只得道:“传旨,赐封管承为承誉候,赏钱十亿、良田万亩,世袭爵位。所有阵亡将士封为烈士,于广陵建立烈士碑刻其名,受世人瞻仰。另将甘宁和东吴降兵押至徐州看管。”

  是的,按汉代官位,封了爵就能世袭爵位。

  只不过,这个世袭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赐封的土地以后要均分给其后代,如此就能防止地方诸候坐大。

  比如管承封了候,他所得的土地,以后就得均分给儿子,儿子要是多,那分得就多。然后儿子分孙子,孙子分重孙。

  那分来分去,最后肯定都是小地盘了。

  如此一来,就不怕诸候作乱。

  这样的作法,已经是较为有效合理的策略。

  而功臣得了赏赐,自然也会感恩皇恩浩荡。

  吕布既是要成就千古一帝,自然不会做飞鸟尽,良弓藏之事。

  同样,也不会做杀功臣,稳江山之举。

  稳不了江山,在他看来是寒了功臣之心。宋朝之所以败亡,就是如此造成的。

  其实张良的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也同样是一种良好的治世之策。

  只不过,任何制度一旦失去了约束,肯定会触发新的社会矛盾。

  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吕布现在是打江山之时,肯定是要各种恩待一众有功之臣。

  管承为他东征西讨,其功绩已经足够封候。

  吕布的命令很快传了出去,使得原本海军落败的士气,终于得到了提升。

  哪怕管承吃了败仗,不是惩罚而是封赏。吕布对下属的爱待,使得整个华国上下赞声。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为华国冲锋陷阵的人,都不会受到不公待遇。

  是的,惩罚可以延后。但赏赐,这是万万不能。

  越是及时,效果越是好。

  对这一点,有后世经验的吕布是理解得相当透彻。

  随后,前线军报传到东吴,整个吴国震动。

  三万打一万,竟然全军覆没。

  不管是人还是战舰,全都没了。

  如此巨大损失,简直就是难以承受之重。

  更恶劣的是,是战败对吴国的影响,简直就是难以想象。

  军兵的士气、百姓的怨道。这些,都能压得东吴集团喘不过气来。

  唯一能让他们还能接受的是,那就是战无不胜的华国军队,也同样遭受了大败。

  也就是说,他们依然有能打败华国的希望。

  只不过,那就是极可能付出更为难以想象的代价。

  现在是三万人,那么下一战呢,是十万,还是三十万。

  吕布只是出动了一万海军,就打得东吴三万水军全军覆没。

  接下来的战役,怎么打。

  有飞艇在天上时时监控着,任何偷袭策略都实施不了。

  也就是说,除了硬刚,还是硬刚。

  没办法,败了一阵。孙权只能先舔伤口,让刘备集团去战上一战。

  同时,也要制订更全面的作战方略。

  同样,庞统得到战报之后,也是和众臣商议了许久。

  虽然这一战看起来是华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但这样的代价,相当的大。

  如果给吕布看到,绝对要被大骂。

  虽然华国的战船没有大损,但同样遭到了许多破坏。

  不经过修整,是无法再参战的。

  如果东吴还用这样的打法,华国的军舰也遭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所以,还得主动出击。

  众人的想法,那就是摧毁东吴的水军。

  至少,摧毁东吴的战船。

  没有了战船,东吴拿什么来进攻。

  就算能渡过长江,打陆地战,华国同样有更为强大的手段。

  定好策略之后,庞统命令飞艇收拢,继而运载了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前往东吴军港。

  不要求炸人,只要求摧毁东吴的一众战船。

  这一役,就有点像偷袭珍珠港的感觉。

  时间,是在三日后的清晨。

  “轰,轰轰轰!”

  一声声炮响,将东吴水军全部惊醒。

  待他们冲出大营,看到的是熊熊大火和天空中不断投下的炸弹。

  毫无准备的东吴水军,除了逃命,完全是没有任何的反击手段。

  而在夜晚,他们更是不可能观察到天上的飞艇。

  就算观察到,又能如何。

  这段时间飞艇都没有作出任何攻击,使得东吴兵已经疏于防范了。

  况且,他们想防范也防范不了。

  人家在空中,你怎么防。

  这一战,是史无前例的惨败。

  当孙权和东吴高层见到破败不堪的军港,所有人都哭了。

  东吴水军一日之间就被清了个精光,这样的损失,要多少年才造得出来。

  而且,造出来又如何,又被人家空军杀一回吗!

  空军,空军,为何吕布会有空军!

  这一次,所有吴国高层聚集一处,商量后续事宜。

  这仗,还能打吗?

  华国这一手,不是警告,又是什么?

  “打,为什么不打!”暴脾气的周泰喝声道:“华国虽有空军炸弹,但数量肯定有限。否则的话,吕布早就打到我吴国来了。华国杀了我吴国这么多兄弟,毁了我吴国那么多战船,如此大仇,岂能不报!”

  “不错,我得等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否则的话,我等根本无颜面对吴国父老乡亲!”太史慈也吼道。

  是的,由于吕布改变了历史,早逝的太史慈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曾经历史上“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的叹息,也同样没有吼出来。

  两大武将都主战,这乃武人的血气。

  这与一众文臣考虑的,就完全不是同一层面。

  文臣考虑的,更多的是国家利益,各种损失。

  所以,张昭就一向主和。

  因为吴国和华国相差实在太远,这样打下去,只会消耗吴国实力。

  而孙权也是烦躁得很,按他内心想法,他当然也想打,最好打到徐州,手撕吕布。

  然而,当了一国之君,他要考虑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也同样不能光凭自己喜好做事。

  最终,孙权只能问向周瑜:“公瑾,依你之见,我吴国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