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玩三国 第303章 倍道而行
作者:正版王启年的小说      更新:2018-09-17

  故此到得午时,前军停下来第一件事情便是于附近山中砍伐巨木立营扎寨,这等活计每日都少不了。

  若是于境内或者敌军甚远,还可以稍一马虎点,意思意思弄个栅栏就好。

  万一到得境外,敌军朝夕当至,事情就更麻烦了。扎下坚固的营寨之后,尚且还得在营外挖设陷阱、壕沟,搭设拒马、鹿角等物。

  待到营寨搭设妥当,你以为就完了?

  前军的事情多着呢?

  还得去山中打柴,去安全水源处取水,以备大军之用。

  待到诸事皆已准备妥当,日色早已经偏西,此时后军恰恰到来。

  用过前军提供的诸般物事后,大军倒头大睡。

  到得第二日一早,苦鳖的前军再度起行,又是一个循环。

  日复一日,皆是如此!

  除此以外,尚且有粮草、军械、环境等问题。

  粮草、军械这个可以理解,出门在外,要吃要喝,武器坏了要替换。既然需要携带许多物资,自然会拖慢行程。

  唯有环境一事,非知兵者不能知晓。

  何谓环境?

  水资源、路面、甚至于排泄物等等都是。

  以普通成年人而论,若只是平日里简单的动作,每日需要饮用水两公斤左右。像露天急速行军这种重体力劳动,耗水量还得翻倍。

  这还只是人,此外还需要算上战马。

  一批成年战马每日里须水五十公斤左右,照样是长途行进,水量照样得翻倍。

  一个普通的水井,即便有得十米深度,其蓄水量也只够三十余人马一顿饮用。

  当然井水还会自动补满,不过那至少也是半天之后的事情。

  再不够怎么办?

  只能饮用溪水、河水、池塘水等等。这也是古代军中疫疾频发的原因之一。

  毫不夸张的说来,但凡大军所至,沿途水井必定为之一空,尚且有小溪、池塘被喝干的情形。

  纵观史书所载,大军行进多为数万人,一旦超过十万,便得分兵行进,实在是环境支撑不住,和后勤都无关系。

  想当年明末萨尔浒之战,杨镐将十余万兵马分作四路,以便“分进合击”,结果便为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后世众人皆嘲笑杨镐不知兵,未曾将大军集中一处前行。

  却不知这是诸多环境约束,不管换上谁领兵,都得分兵前行。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王叶闻听得耶律大石所言,便笑道:“林牙且休要忧心,如今且全速前行,待过得奉圣州,入得西京道,学生自有计较。”

  耶律大石欲要再问,王叶只是笑而不言。

  耶律大石半信半疑,也只得驱动兵马火速前行。

  前面大军每日行进十余里,如今陡然加速到每日间六十里,只过得两日,大军便已经过得永安,转入了西京道中。

  当下耶律大石又赶紧召来王叶,便开口道:“正要向先生请教,如今已然到得西京道,只我军如何便可日行百二?”

  王叶便笑道:“林牙已然忘却前次之事耶?”

  耶律大石满头雾水,便开口道:“未知先生所言何事?”

  王叶回道:“当日林牙曾以军粮救济得数十万析津府民众,且引之入得西京道。如今正是彼等出力之时!”

  耶律大石复开口道:“即便有得彼等出力,然则于我等行军又有何益?”

  王叶便开口道:“林牙犹自未悟耶?只需遣得数十兵马以为前站,接下来如此如此便可!”

  耶律大石闻言大喜,乃抚掌大笑,便开口道:“果然如此!只先生竟然早已将此事安排妥当。”

  当下耶律大石便回头传下令来,从当日参与救济的亲卫之中拨出数十人马,使彼等一人双马尽力往前奔去。复传令大军,今日间当行得百二十里方可休憩。

  底下诸将闻令自是大惊!林牙今日犯糊涂了?

  西京道虽为金人所弃,到底还算境外,且几日前才有得一支金人大军西去!

  若是日行百二十里,士卒倒是也能忍受,只谁来架设营寨?谁来砍柴备水?

  即便不立营寨,大军以干粮过活,撑死也只能持续得两三日,大军兵力必疲,军心必乱。

  眼见着耶律大石颁布如此糊涂的军令,底下诸将也不敢明言反对,只一番串联后,便忽悠了赫鲁这货前来劝阻。

  然则诸将只见得赫鲁这货满脸怒气地往中军而来,这才过得一会儿功夫,又满脸笑容地回到了军中。

  待到赫鲁将此事细细说于诸将,诸将闻言也是大喜。比起伐木扎营、挖沟掘壕来说,还是行军轻松一些。

  诸将既然不反对,底下的士卒反对也没用,且听从将令急急赶路。

  待到得天色昏暗下来,大军也堪堪行进得一百二十里,士卒们已是饥渴难耐,正满腹牢骚,只欲发泄而不敢。

  然则就在此时,众人远远的便见着前方火光闪耀,隐隐约约正有一座军营。

  士卒们见状自是大惊,此地又无友军,前面既有军营又有火光,只怕当有敌军驻扎于此。

  唯有大军已疲,又如何是对方敌手?

  士卒们大惊,将领们见状却是大喜。林牙所言不虚,果然有人早早便于此地准备得妥当。

  当下将领们便驱动士卒前来,待进得军营,却见得营寨已立不说,里面柴火、温汤、食物皆已准备妥当。

  耶律大石入得中军大帐,便有亲卫领得数名当地青壮头领前来相见。

  耶律大石自是好言以待,且再为致谢。

  地方青壮头领们却跪地回礼,开口道:“若非当日林牙活命之恩,小人等早已经饿死在南京道内。如今不过是代林牙修筑营寨,准备食物饮水而已。此等小事,又岂能同林牙大恩相比?林牙若有他事吩咐,亦或军中缺粮缺人,但请开言,小人等断无不肯之理。”

  王叶于一旁听得此言,也喟然长叹!古人的操守就是好,但讲究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又岂是后世亡天下之后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