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战神杨戬 第二百二十九章
作者:爱喝咖啡D猫的小说      更新:2020-07-16

  局势越发的紧张起来,不过就在杨戬都忍不住有一些个的躁动的时候,张迁葬带领的队伍,终于将那颍川郡当中的一批文士学子,送到了长沙郡当中。

  而与此同时,鲁渊带领着足足五十万的大军,开始搭建横渡虚空之阵,向着龙口之地的方向传送而来。

  超远距离的横渡虚空之阵,并不好搭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耗费的资财众多。

  如果不是现如今的战况紧急,加上时间紧迫的话,杨戬不一定真的愿意,用这种手段让援军赶来。

  不管是多么的肉疼,但时间上,总算是赶上了。

  在安排好了龙口之地的防备以后,杨戬很快便马不停蹄的,向着洪都府的大军赶去。

  比杨戬更快一步抵达的,是一部分的颍川郡的文士学子。

  大战在即,时间紧迫,杨戬也没有时间,让这些个颍川郡的文士学子,缓慢融入汉室当中。

  而是在那些个颍川郡的文士学子进入到洪都府的第一天,就被一波大军彻底围拢而住。

  一座并不算是特别繁华的洪都府城池当中,杨戬风尘仆仆的赶至以后,没有片刻时间的休息,便直接来到了那些个被围拢起来的足足接近两千文士学子当中。

  这些个文人学子,并不是颍川郡中的精英学子,而是那些个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能力不足之人。

  不过对于杨戬麾下现在的情况而言,这些个文人学子,已经足够了。

  大的方针策略,在荀文龙那里,基本上已经制定好了一部分,经过大军当中李常善和文儒两人的一番校对和修改之后,只需要这些个文人学子,能够贯彻下去就行。

  如果不是杨戬麾下的那些个民众的学问太低,甚至识字率都不高,杨戬也不用这般的委曲求全。

  “诸位,尔等当知,孤乃汉室之主,孤与尔等颍川郡如意郡主,曾经有过一方协定,双方之间,会互通有无,尔等便是此次,排入到汉室当中的第一批实习理政之人!”

  “孤现如今,有战事临身,不便与尔等再次多做融合、交流,孤再次便直接而言,尔等之中,可有人要从孤之汉室麾下退出,尽早吭声,与半个时辰之后,前往张将军处报道,孤会派兵,护送尔等,回往颍川郡中!”

  “若是愿意留下之人,便需要交出一点真灵,纳入封神榜中,而后孤会派人,将尔等家眷,直接从颍川郡中接来,从今往后,尔等便是吾汉室臣子,荣辱与共!”

  “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尔等自行决定!”

  说完之后,杨戬便直接在那空旷的校场之上,若无其人的来到了李常善和文儒两人的身旁。

  “这些士子的信息,可曾已经理顺?”

  杨戬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这里浪费,在军情战报当中,杨戬已经得知,那洪都府和豫章郡两郡当中,似乎又有了什么异动,好像是有华盛师门当中,高人前来助阵。

  一旦等到两郡之地合成一线,杨戬麾下,就要面临一场大麻烦。

  文儒和李常善两人,自然也知道这一条信息,见到杨戬的急切,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陛下,张将军带来的信息十分详尽,其中有着每个学子的详细汇报,我等二人,已经筛选出了一批能力上佳之人,已经派遣专门的人士,下去劝说,应该有八成之人,都能够留下来!”

  “而其余的那些个能力平平之人,或可为吏,但无为官之能,若是有人愿走的话,张将军那边,前往颍川郡中以后,也会如实向颍川郡主汇报,下一次带过来的文人士子,将会尽可能的避开类似之人!”

  “只是这现而今,封神榜之策,委实粗暴了一些,恐怕一部分人,会生出逆反之心而来……”

  文儒和李常善两个人早有议定,很快取出一份情报,交给杨戬。

  杨戬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之后,目光便看向了那两千余名文人士子。

  片刻时间之后,杨戬冷冷的开口而道:“着令再调一批资财,送入颍川郡中,有这笔资财送上,相比孤若是手段强硬一些,或者血腥了一些,那如意郡主,也能够理解一二!”

  “在这一批的文人士子当中,无须挑选,但凡有扎刺挑拨之人,立斩无赦!”

  临阵决断,杨戬的话语当中,也有着一股子的血腥之气。

  半个时辰的时间而已,并不算很长,很快,在那校场当中,已经分出了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而来。

  其中的一支队伍,只有四五百人,都是那些个被杨戬恶劣的态度,甚至于被那封神榜之策所激发了逆反之心的人。

  而剩下的那一千五百余人,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太好的身份,在颍川郡中,也没有太好的出路之人,也就是所谓的寒门之人。

  这些人,对于那封神榜之策,反而并没有太过抵触,毕竟那种入了封神榜以后,就能够寿元绵长,乃至走上神道之路,几乎不死不休的特性,给吸引而住了。

  不过人性复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一些个见不得他人之好的那种小人。

  就在那四五百准备回往颍川郡的人数当中,见到杨戬再次出现在校场之后,顿时一个个叫嚣了起来。

  无他,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有一些个身份背景,但在各自家族当中,又不怎么得志之人。

  身份尴尬、学识不够、能力不够,也导致这些个人,容易生出那种负面情绪而来,所说的话语,也大多都是对于杨戬汉室的讽刺言语。

  “着令,斩!”

  对于这些人,杨戬连与之多说一句话的心思都没有,直接一声令下,顿时有军中士卒,以云气压制,进入到了那一群士子当中,将那足足近百名出声讽刺之人拖了出来。

  雪亮的刀光照耀整个校场,齐声而落以后,足足近百颗头颅滚滚而落。

  “诸位,孤将尔等,送回颍川郡中,乃是一份情谊,尔等若是不太真珍惜的话,就算是尔等回到颍川郡中,孤之一道令下,自有死士军卒,可进入颍川郡中,取尔等首级,不在话下!”

  “回到颍川郡中,尔等理当知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言尽于此,请吧!”

  杨戬大手一挥,直接有士卒,带着那些个士子,从校场当中走出。

  直到这时候,杨戬方才转过身来,看向了那一千五百名已经确定归附下来的士子。

  “孤非嗜血杀戮之人,然则,而今我大汉正处在紧张的战事当中,一旦大局定下,吾等汉室当雄握七郡之地,千年王朝、万年神朝,亦是不在话下!”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尔等在各自职位上,尽职守则!孤今日便给尔等立下一个规矩,无他,能者上、庸者下,但凡有能耐之人,他日有功绩拿出,便是一朝丞相,孤也甘愿予之,在汉室之中,不论家世,只论才能,望诸君共勉!”

  一番简单无比的话语之后,杨戬留下了李常善,安排这些个文人士子,而后便带着文儒,再次快马加鞭的向着前线的战场而去。

  铁岭城下,汉室大军军营,连绵数十里,战旗如刀,煞气如云,但却没有一兵一卒,前往那铁岭城进攻而去。

  就连薛天山,在这战阵之前,也是一脸愁苦的望着那铁岭城。

  就在这时候,一道金光裹挟杨戬和文儒两人疯狂闪烁而至,直接出现在了那大军最前方的阵营之中。

  “是陛下!”

  大军当中,眼力极佳的高长空,最先反应过来,一声令下,原本戒备起来的大军,很快再次恢复到了原来的那般模样。

  “还请陛下赎罪,末将无能,无法拿下铁岭城,被阻半道,昔日一战而定洪都府……”

  薛天山的面色愁苦,身上更多疲惫。

  要知道一个玄仙后期的强者,哪怕是与人战斗个三天三夜,也不一定会有半分的疲惫,但现如今,如薛天山这般修行之中的佼佼者,都一幅如此模样。

  可想而知,这铁岭城的战役,艰难到了何等的地步。

  铁岭城其实在洪都府当中,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城池,但地理位置,却极为关键,位于淮河一侧的一个角上,属于那种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能够援驰四方,横击淮河的优越地理位置。

  想要拿下那洪都府的另外半数之地,就必须要渡过淮水,而想要渡过淮水,这铁岭城,就是无法避免的一处战场。

  在这铁岭城当中,只有二十万的大军防守而已,而薛天山麾下的大军,却是还有着足足四十万之众。

  杨戬也不知道,这薛天山麾下的大军,到底为何,会被阻在了这里。

  “薛将军无罪,能够以极为微弱的伤亡,打下洪都半数之地,而且能够稳定后方,薛将军之能,薛将军之功,有目共睹,无须如此!”

  “倒是这铁岭城,我曾得到情报,说是前线有变,只是情报紧急,却也未曾多言,只道是有异人相助,到底是何等情况?”

  杨戬一把扶起了就要请罪的薛天山,目光凝重的望了那铁岭城一眼,而后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那铁岭城本来破之不难,然则就在数日之前,我等派军攻城之际,眼看着那铁岭城就要被打破开来,却是有自成蜀山剑修之辈,自东方御剑而至,上百余人,杀伤力极为强横,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剑阵,可以割裂大军云气,将我等大军脚步,一再阻隔!”

  “这些个蜀山剑修,乃是华盛师门之中强者,位于那横断山脉深处之中,大多数时候,皆是一种半隐世的姿态,偶有门下弟子,在外行走,也多是斩妖除魔、行侠仗义之辈,在数郡之地,乃至于青州深处当中,都颇有声名!”

  “而今那蜀山之人,在铁岭城中,布置下了一方防守剑阵,以城池为根基,化那淮水之力为为锋,我等大军,在数日之间,曾经多次尝试强渡淮水,攻打铁岭城,但却被那剑阵所阻!”

  薛天山的脸上郑重其事,可以想见,那所谓的剑阵,定然不凡,否则的话,以薛天山的那般傲性,也不会被阻在这淮水一侧,无法动弹。

  “蜀山剑修,剑阵之力?”

  杨戬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但凡能够成套路的大阵,多半都极为难缠,而且剑修之道,霸道犀利,杀伤力惊人。

  如果是无脑强攻,怕是只会平添伤亡。

  “不错,蜀山剑阵极为不凡,百十名剑修结阵,就算是我强行出手,也无法打破,那主阵之人,同样也是一名半步金仙的强者,这样的大阵,就算是金仙强者撞上,都难以攻破,非太乙强者,或是寻到阵眼,方能破之!”

  赵无双也在这大军当中,以赵无双的犀利攻击和强势姿态,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而来,让杨戬的眉头越发的凝重了起来。

  除却赵无双和薛天山两人话语当中的因素之外,杨戬考虑的更多一些。

  比如那蜀山剑修,乃是豫章郡之主华盛背后的师门之人,但派出如此数量的剑修大阵,来到了这铁岭城,相助洪文定。

  显然是,这洪都府和豫章郡之间的联系,已经深到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