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隐殇 第七十八章 唐王世子(二)
作者:若水云渊的小说      更新:2019-02-08

  说着从侧面转了进来,张文苏见了我们,笑道:“陋室一方,世子不要嫌弃。”

  我摆手笑道:“陋室才得清闲,先生以为呢?”

  张文苏笑了笑,杜杀却看了看我们,低下头去。

  她比张文苏要敏锐得多,虽然被张文苏哄得一愣一愣的,但我们并非从远处找来,而是早就在雪庐外,这一点杜杀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她却没有拆穿。

  二十年来与我相交之人,曹苻与丁渔儿,本就无意天下纷争,我理解他们的离开,却忘了杜杀本质上和他们是一路人。

  杜杀下棋干净利落,与她的为人一样从来不拖泥带水,张文苏与她的性子截然不同,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为何他在看到杜杀的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她。

  杜杀没什么耐心,对张文苏的磨磨唧唧却十分宽容,其实他们两人也是一对郎才女貌的佳偶,只是张文苏从未许过杜杀什么。

  张文苏似乎犹豫了很久,再次落子时却避开了黑子的锋芒,将注意力转到了西南一隅。

  杜杀落子却没有章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看便是不擅使心机的人。

  一局终了,却是杜杀赢了。

  我看着棋盘上白子的走势,心中猛然一惊——

  张文苏也要走。

  子闵看了我一眼,眼神十分复杂。

  我等着张文苏开口,却不希望是为了辞行。

  张文苏慢慢将棋子收回盒中,抬头看了看杜杀,我知道那种留恋的深意,那是从前我看若修的眼神,也是子闵看我的眼神。

  我以同样的目光看着子闵,想象着若我是张文苏,子闵是杜杀,我会如何选择。

  答案却是不言而喻的。

  我与张文苏一样,都敌不过儿女情长。

  张文苏看了很久,才开口道:“世子,文苏要走啦!”

  他的话里透着一丝不舍,我苦笑道:“张先生……”

  张文苏没有让我问,直接答道:“是文苏失约了。”

  他说的是与我的十年之约。

  我笑了笑道:“张先生何曾失约?建成如今已是唐王世子,日后的事,先生与我都了然于心。”

  雪庐中的气氛突然变得抑郁苍凉。

  我来此为躲俗务,却没想过来此竟是为张文苏送行。

  二十载光阴易逝,他早过了不惑之年,我心中十分不是滋味,站起身来拱手道:“张先生,二十载知遇之恩,请受建成一拜。”

  张文苏端坐榻上,并不推辞,只起身扶我道:“文苏一向不拘这些小节。阿止要走,可依文苏看来,到底还是要回来的,这间雪庐,就请世子妃代为照看了。”

  子闵笑道:“好。”

  杜杀说要走,张文苏片刻之间便可以离开。我看着子闵,她对如今的形势看得更加通透,也愿意陪我在这世道中沉浮,可若她与杜杀一样,也想要离开呢?

  我能否立刻便放下一切?

  大雪纷飞,张文苏与杜杀并肩走在雪地里,一路白头。

  子闵靠在我身旁,看着他们的身影在雪地中越来越模糊,悠悠地叹道:“大哥,我真羡慕他们。”

  她真正羡慕的,恐怕是杜杀。

  我无言以对,其实邙山木屋中,子闵也是超然世外的人,不过是为了我,才心甘情愿在红尘中厮混。

  可身为家中长子,一直以来我都被寄予厚望,与老爹的关系更是超越了父子,对很多事情我们的观点都不谋而合,老爹在官场中的无奈我知道,我的心性他也了然于心。

  他何尝不知道李世民的野心?不遗余力地在军中替我树立权威,立我为世子也没有丝毫犹豫,我怎么能辜负他?

  沉思间子闵已经又站直了身子,仿佛意识到方才的感叹失了世子妃的身份,笑道:“大哥只顾着躲避俗务,可别连自己相约之人都误了。”

  经她这一提醒,我才记起昨日约了韦挺到府中叙旧。

  我环顾雪庐,埋怨道:“说走便走,张先生潇洒得实在过分了。”

  子闵笑着扯了扯我的衣襟,她不说,我心里也清楚,我嫉妒张文苏的这份洒脱。

  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说弃便弃了。

  新修的存墨堂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韦挺坐在侧首的榻上,正百无聊赖地翻一本书,见我进来,起身拱手道:“见过世子。”

  我笑着将他的手一握道:“如此客气,可不像你的为人,坐吧。”

  多年不见,他也早已蓄起了胡须。

  韦挺笑道:“世子,唐王接下来要如何做?”

  他问话直白,竟把我问得愣了一下。

  此前老爹迎立新君,留守长安的臣僚中,只有韦挺等少数几人抱支持态度,其余的人根本是敢怒不敢言。

  他们当然知道老爹想要做什么,疑问只是他是不是真的会这么做。

  天下方乱,称王称帝的人不少,但那些人都是乌合之众。老爹在外,一向却是名声很好的,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老爹真的要造反。

  所以韦挺才有此一问。

  我其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若真的是试探,未免也太幼稚了。

  我直视着他的眼睛,两道浓眉下,闪闪发光。

  我想了想,笑着反问道:“朝廷中人,如何议论?”

  韦挺笑道:“说法有二。”

  子闵道:“可否容子闵猜上一猜?”

  韦挺闻言朝子闵拱手道:“世子妃请讲。”

  子闵悠悠地道:“其一,守关中,平天下,匡扶大隋社稷……”

  她刚说了一半我便笑道:“有人信么?”

  韦挺却点了点头。

  “其二,效法魏武,大哥你便去做那篡位的曹子桓。”

  我听罢连连摆手。

  子闵又道:“正是因此,父亲在朝中行事,所受阻力并不大,因为没有人相信大哥会如曹子桓一般刻薄寡恩。”

  韦挺又点了点头。

  我笑道:“这两种说法,恐怕都不大对。”

  韦挺“哦”了一声。

  子闵接过我的话道:“韦侍郎,父亲若真的有所僭越,会如何?”

  韦挺整了整衣襟,笑道:“恐怕会遭天下非议。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既失,天下何为?”

  我道:“民心?你指的莫非是远在江都的杨广?”

  韦挺听我直呼其名,脸色微微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