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后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典矿中郎将
作者:一瓶后悔药的小说      更新:2018-10-03

  好好的,正十分热闹的年会被打断,来人顿时将在座大臣的目光吸引而去,对那报信的的人来说,真的是一时间压力山大。

  文臣不善体修,但是他们的精神力却异常强悍,满朝文官的集体注视,单单那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精神压迫,便让这位此时显得有些可怜的小兵感到承受不住。

  听到刘禅的问话,来人连忙恭敬回道:“回陛下,铜矿!铜矿!我们发现铜矿了!而且还是上好的铜矿。”

  来人的连连高呼,似乎特意强调其内心的欢喜,而这种欢喜更加引爆了满朝的文武,在座诸位都十分清楚,今年是蜀国建国以来最难的一年,虽然蜀国建国一共两年。

  这一年中他们亲眼见证了蜀国的改变,先主的离去,新皇的继位,面对曹丕的伐蜀,他们以最小的代价躲过了灭国危机,这种结果让所有人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成立聚贤堂,尽管刘禅再三强调这不是官吏机构,但是,这确是培养官员的机构,第一届的大比,让不少人才纷纷涌现出来,而这些人才大多已经进入官场,其中近乎八成的人成了陛下的人,只因为,他们进入了龙骑,如今,龙骑已经成为了陛下的代名词,可以说,除了陛下,谁也无法命令龙骑的首领,陈到。

  在龙骑中,这些人与其他新人天天被熏陶在忠于陛下,陛下至高无上的氛围中,如此下去,自然会成为陛下的私军,届时蜀中除了荆州派、益州派之外,怕是还会多出一个新君派系。

  官府出资,建起了一大批官办企业,使得朝廷摆脱了单靠赋税来增加收入的局面,让其有了其他路径,明显增加了朝廷每年的收益,而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重要东西就三样,人,钱,粮。人无非是最主要,有人才有了一切!

  然而就当蜀中经济即将有所跨越时,新的经济问题出现了,犹如当头一棒,给予即将膨胀的蜀国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一年中,蜀中确实度过了无数难关,但是却也有着许多遗留问题,其中最大的便是蜀中物价上涨,以及南中叛乱。

  蜀中经济问题看似麻烦,其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是需要铜矿来恢复五铢钱制,恢复铜币购买力,以前蜀中现发现的铜矿明显不足,否则当初先主刘备也不会采取刘巴的计策,实行铸小钱政策!

  如今好了,有了铜矿,便相当于有了铜币,一但铜币进入铸造阶段,不出几日,随着五铢钱货币的流入市场,蜀中物价上涨等经济问题自然而然便会解决。

  不过发现铜矿是一方面,具体还要了解到铜矿的量,毕竟数量太小还是难以解决经济问题。

  听到发现铜矿,刘禅无非最为高兴,刘禅不喜欢把事情往后推,特别是对于经济问题,刘禅希望能够在今年解决,如今看来似乎真的有了可能。

  “在何地?可探得详细数目?你们是哪支队伍,队长又是谁?”

  一连贯的问题让来人顿时变得更加紧张,却又不敢怠慢,随后有些支支吾吾道:“回陛下,我等是第十九小队,队长是李凌大人,经过十三天的探测,终于在巴郡巴山县郊外发现,经过我们分析,此矿怕是有数千万吨之多!”

  刘禅是知道蜀中有铜矿的,比如说滇矿,只不过不知道具体位置罢了,而现在嘛,刘禅已经没闲情逸致去管这是不是后世的滇矿,只要能够挽救频临爆炸的蜀中经济便好。

  汉武帝元狩五年所制的五铢钱标准重便是五铢,汉制一斤即为二百五十克,而一铢为0.65克,五铢即为3.25克,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五为中数,亦表天地人和。

  按照如此计算,貌似能铸一大批铜币,而且如今的蜀中,人口凋零,市场的购买力远不如先汉,所以依刘禅估计,应该是足够渡过难关的,到时在通过发现其他矿石来慢慢调节朝廷铜币的发行量,进而控制市场,有了常平仓辅助,度过此危机的蜀中将会迎来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貌,对于这点,刘禅不容置疑。

  “朕之前便说过,谁能率先找到铜矿,解决蜀中经济失衡,朕便赏谁,今文武大臣聚于此殿,朕便下旨,擢李凌为典矿中郎将,刘业,邓平辅助其监督五铢钱铸造,由董允全权负责!”

  刘业、邓平则是聚贤阁大比中文试前三十名中的两人,这两人名次并不是很突出,但是经过刘禅的调查,这两人全部属于寒门一派,非士族子弟,在前三十名中,士族子弟毕竟占了大头,刘禅想要“洗脑”他们,难度确实不小,但是寒门子弟不一样,刘禅可以轻松掌控他们,因为他们想要的一切,刘禅能给!也可以给!

  除此之外,其实严格说起来前三十名,除了那名列前茅的几位大才外,其他人水平都相差无几,所以在诸多因素下,这两人反而适合刘禅的选择,同时这也是刘禅将聚贤阁大才推向朝堂的第一步,将来刘禅如果一统寰宇,他的下一步计划,将急需要这帮寒门子弟出力,今日之举亦算是为将来铺垫。

  蜀中经济问题如今也有了解决之法,无疑令在座的大臣们更加高兴,经过刘禅之前粗略的剔除了一批蛀虫后,现在的蜀中朝廷出去派别之争,单论整体的忠心程度,足以排在三国之首。

  魏庭正因为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而使得内部不稳,江东则因为士族因素,孙策虽勇,面对士族却依然选择合作,企图以后大业成了之后再剪除士族,无奈英年早逝,一堆潜在问题留给了孙权,孙权虽有谋略,却少了孙策的激进,至今对于江东士族仍处在一种偏弱势的局面。

  试问朝中大臣多士族子弟,谁又能真正效忠江东,士族子弟他们的主要目的便是如何在保住自己目前利益的前提下,去谋求更大的利益,正是因为如此,十五年前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曹操仅仅凭借一封信便吓得江东群臣纷纷向孙权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