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帝诸天 第四十章 咸阳宫议
作者:六道好轮回的小说      更新:2019-05-18

  咸阳宫,嬴政高坐在上,其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左武右文,而在秦以左为尊。自商鞅变法,秦以军管,功名利禄皆以手中刀剑取,即使奴隶也可凭战功脱去奴籍,成为秦民。而在文武之上的是吕不韦,其本是秦庄襄王从龙之臣,领相国执掌朝堂文武三年。如今嬴政继位,明面上吕不韦亦是最大的支持者,只是其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但其权势、地位可以说除了当今秦王嬴政,其为第一,或许在朝堂之上嬴政的话都不一定尤其管用。只是吕不韦虽然权势极大,但是在秦国老秦势力,秦楚势力底蕴深厚,只是吕不韦如今如日中天,两方暂避锋芒。但吕不韦也不敢逼迫过甚,毕竟其在秦国根基还是太浅,全靠先王赢子楚,秦王嬴政二人信任,若是惹恼了当今秦王,庞大的吕氏集团没了根基,如空中楼阁般顷刻崩塌。

  所以在嬴政坐上王座,吕不韦率先躬身下拜,拥立新君,随后文武百官躬身,参拜新君。

  看着眼下文武百官,嬴政稚嫩却带有威严的声音响起:“起。”

  随后文武百官直起身子,看着高坐在上的少年君主。无论是拥立嬴政的吕氏集团,还是支持嬴政的老秦势力,亦或者反对嬴政的秦楚势力,在躬身下拜的那一刻起都知道从今而后那十三岁的少年就是新的秦国君主,无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他们必须承认。为以后计,他们都想看看面前的少年君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何等性格,执政方针又是怎样。

  只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嬴政高坐案首,面无表情,甚至心灵之窗的眼睛给人的反馈也只有深邃,如夜空般的深邃,而看不出丝毫。

  “哼——”虽然刚刚登基,但是嬴政见文武百官直视,王的尊严不挑衅,心中怒气上涌,却面不改色,冷哼一声表示不满。

  一声冷哼却惊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色变,只觉耳边春雷炸响。

  吕不韦第一个反应过来,急忙低头不在看着面前稚嫩的少年,心中却想着新君虽年少,但一身王者威严比之先王还要浓郁,这是天生的王。今后同当今太后赵姬还是保持距离,否则若是让新君知晓,那······吕不韦背后冒出一层冷汗,同时心中庆幸,如今新君初登大宝,势力微弱,要不然自己与太后的私情必将被其知晓,看来后果那些个宫女侍卫不能留,吕不韦眼中杀意一闪而过。

  嬴政眼角轻轻一撇吕不韦,心中暗沉,他感受到吕不韦那一闪即逝的杀意,想到了很多。不是他心思深沉,只是如今在这个位置上由不得他不多想。只是最后嬴政收回余光,如今时机不熟,羽翼未丰,所有的事情都不宜操之过急。

  见底下文武百官重新低头,不敢直视,嬴政再次开口道:“宣。”

  其身后一位内侍走上前来,尖锐的声音念叨,“封丞相吕不韦彻侯金印紫绶,加食邑三百户,赐千金,帛三百匹。”

  一名内饰金盘托着金印紫绶来到吕不韦面前。

  “谢王上。”吕不韦躬身拜谢,随后双手接过金盘。

  内侍的声音再次响起,“封蒙骜和王齮、麃公为关内侯,领将军衔,赐虎符。”

  话落,一旁有三个内侍手持金盘,内托三枚虎符来到三人面前,蒙骜和王齮、麃公双手接过虎符,朝嬴政下拜谢道:“谢王上。”随后退入武官队列。

  之后又是一连串封赏,或加官进爵,或金银布帛。这是新王登基的常规,示意君恩浩荡,群臣感念新君恩德用心辅佐新君处理国事。当然其中也有新君扶植亲信势力的用意,如与嬴政交好的蒙恬、蒙毅都有封赏,可领一军;嬴政门客李斯官拜舍人等都是如此,为嬴政在朝堂之上增加声音。相对的秦楚势力亦得到封赏,意为安抚,即使你们不支持本王,本王亦不会迁怒与尔等,至于嬴政会不会秋后算账那都是以后的事。

  分封文武百官之后,内侍退下,嬴政却站起身说道:“我秦以军功论爵,然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孤遇大才授孤强身强军之术,亦授孤治国强国之法,是军功不显却甚于灭一国之功,孤意拜为国师,爵同彻侯,官至百官之首。”

  嬴政话落在朝堂之中激起千层浪,爵同彻侯,官至百官之首,国师一国之师,何等荣耀、何等权势,可以说一举盖过三公九卿,百官第一人丞相吕不韦。人人变色,吕不韦低头,捧着金盘的手握紧,眼中闪过不甘,却没有表现出来。

  不仅吕不韦,老秦势力,秦楚势力都知道这个人,毕竟嬴政在赵国为质时拜有老师并不是什么秘密,嬴政回到秦国被封为太子,其生平就被摆在了朝堂诸公案桌之上。

  老秦势力如今认可嬴政,更是得到嬴政传授武道之法,是既得利益者,新君初立,老秦势力得封赏最大,虽然被一人从未见过之人强压一头心中不舒服,但不愿拂了新君之意,使君臣生出隔阂,躬身表示赞同。

  而吕氏集团的人却不愿意了,本来嬴政登基,吕不韦居功至伟,本想着新君等位,必大肆封赏,果然不出所料,吕不韦以文官之身被封彻侯,官拜丞相,秦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如今秦王要封一个没见过的人为国师,官至百官之首,这不是要压在吕不韦头上,他们如何肯愿意。

  一人出列拜道:“王上,此举不可,我秦以军功论爵,若无赫赫之功岂可轻封彻侯,而且这国师之职至三皇五帝其,夏商周止从未有过,此举不合祖制。”

  话落又有一人出列,语气却是不如上一人委婉,直言道:“王上言此人有大才,有强身强军之术,治国强国之法,我等却从未见过,如何可如此厚赐。”

  闻言嬴政微眯起眼睛,盯着台下两人。“散大夫认为孤任人唯亲?”

  “臣不敢,王上年幼或为人所骗,亦······”那人继续说道,却被嬴政粗暴打断。“汝欺吾剑不利乎?”

  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嬴政,自三年前嬴政归国,一直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沉稳大气,无论任何指摘都淡然而对,如今竟然勃然大怒。

  直言的散大夫也是惊愕的看着嬴政,没想到面前新君竟然当朝出此言,君臣之礼让其心中恐慌。

  这时,吕不韦上前一步说道:“王上息怒,散大夫虽言语有过,却一心为王上着想,为秦国着想。此人或有大才,然与秦却无寸功,贸然封赏恐难以服众。我大秦自商君变法来皆以军功论,既然此人大才,王上当请此人入朝,他日为秦立功再行封赏不迟,那时臣愿请自降,王上可拜其为丞相,既不韪祖制,亦可堵悠悠之口。”

  “丞相此举甚妥,望王上收回成命。”见吕不韦出声,吕氏集团官员同时开口。

  老秦势力已表明支持嬴政,此时不再出言,成与不成皆看嬴政与百官博弈;秦楚势力亦不发言,嬴政登基,吕不韦为首的吕氏集团出力甚大,如今两人针锋相对,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成为对方心中的刺,心中暗笑:新君还是年幼,初一登基便自以为可独掌大权,却不知正朝堂博弈非是小孩过家家,莫说其,即使先王在位时亦不敢过分逼迫朝中大臣。

  “孤欲一意孤行呢?”嬴政深深看了眼吕不韦,沉声道。

  “王上若是如此,恐寒了文武百官的心。”吕不韦依旧答道。

  “王上此举本宫赞成,林先生之才本宫亲眼所见,难道有假?”一个威严的女音从殿外传来,随后以凤冠霞帔的惊艳女子踏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