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帝诸天 第九十四章 齐聚泰山
作者:六道好轮回的小说      更新:2019-05-18

  时嬴政登基七年,自五年前六国联军东出函谷关,与秦对持。秦一战而灭联军一百三十万众。李牧率三十万骑,欲从雁门关突袭秦地,为原本早已死去的秦武安君白起率孟西白三族秦兵覆灭于长平城外。六国精锐尽丧,无力抗秦。秦修养一年,三路大军西出,武安君白起率二十万大军为左路大军出雁门关攻入赵地;蒙恬率二十万大军为右路大军出函谷关攻入楚国;王翦率二十万大军出函谷关攻入韩国。

  同年,武安君白起先灭赵,后入燕,燕王喜见秦兵兵临城下,杀神白起为帅,跪而乞降,燕灭。白起班师回朝坐镇咸阳。

  同年,王翦于韩,为韩国公子韩非率法家弟子所阻,久攻不下,围困韩都新郑一年有余,次年新郑水尽粮绝,秦丞相李斯请出儒家荀况于新郑城下劝说韩非,韩非开城投降,韩入秦。王翦马不停蹄,大军入魏,一年后破魏。转兵入楚,与蒙恬前后夹击,楚亡。

  王翦、蒙恬合兵一处,欲攻齐。时秦昌平君熊启自立楚王,召集楚国旧臣,伙同长安君成矫合兵三十万谋反。王翦、蒙恬紧急回转咸阳勤王。咸阳有嬴政、白起坐镇,熊启、成矫二人不得入半步,转而自立楚王、秦王,南北呼应。

  秦王政大怒,下令回援的王翦、蒙恬平叛,覆灭伪楚、伪秦。并严令反叛者不要任何俘虏,杀无赦。群臣求情,秦王怒而杀三十名进谏大臣。王翦、蒙恬领命,三月灭伪楚、伪秦,楚王熊启城破跳下城头自尽;成矫为王翦俘虏,献于秦王,秦王政下令处五马分尸之刑。

  次年,王翦为主帅,蒙恬为副率再攻齐,齐王建不顾群臣反对上表降书于秦称臣。秦王政封田建于共,赐齐共公,齐亡,天下一统。

  横扫六国,大秦一统。嬴政越发威严深重,可见千古一帝。因七国存上百年,民各思其国,是以虽然大秦一统,然各地时时有叛乱发生。嬴政一边派兵镇压,一边又厚待六国之民。只是想要六国故民心向秦国,成为秦民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有了林夕劝导,嬴政也不急于一时。

  这一天,嬴政处理完公务,再次来到国师府。进入府中,嬴政如今虽贵为九州之主,然对于林夕态度不改,依旧执弟子礼,如同以往。

  林夕越发满意的看着嬴政,叹道:“如今政儿也有二十了,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一晃眼如今都和为师一般高了。”

  “老师。”嬴政罕见的露出赧容,若是让旁人知道铁血的秦王竟然露出如此小女儿神态恐怕都会吃惊的合不拢嘴吧。近年来,嬴政越发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不仅执政手段越发纯熟,其一身的王者威严更是日益隆重。有了率兵横击联军百万大军的闹举在前,嬴政如同军人的形象更是深入文武百官,大秦子民之心,其铁血手腕更是越发深重。其不缺仁政,但远远称不上一个仁德之君,应为对待反叛者,嬴政只有一个命令:“杀、杀、杀。”

  “好了,你如今已经是这九州之主,而且你做的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好,老师很满意。”林夕赞道。

  “全赖老师倾心授教,方有政儿今天。”嬴政郑重抱拳道。

  林夕摆了摆手说道:“你我师徒不必说这些。”

  “对了,你今日来可有什么事?若是政事不必再说,若是武道上的问题为师与你共同参详。”林夕说道,对于政事林夕除了前两年对嬴政提点以外,之后见嬴政手段越发纯熟便也不再多言,即使是错的,林夕也只是在事后同其说一句,至于错在哪?该怎么做林夕再也不多说一句。

  “老师,武道博大精深,弟子自然有疑问需老师解惑,但今次来却不为此事。”嬴政说道。

  “哦!不是政事,亦不是武道?”林夕呷了口酒问道。

  “苍龙七宿。”嬴政也不卖关子直接言明,他知道林夕不喜欢拐弯抹角。“如今七国一统,为其他六国所持的苍龙七宿钥匙如今已经尽在弟子手中。”

  闻言,林夕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来,神色郑重道:“政儿,你可曾准备好?”

  见林夕如此模样,嬴政同样站了起来,抱拳道:“老师放下,政儿一直等着这一天。”

  “好,既然如此,三月后泰山封禅皇帝。”林夕道。

  “泰山封禅?皇帝?”嬴政疑惑的看着林夕。

  “没错,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如今政儿已成九州共主,人族人王,让如今周王室依旧为正统,当于泰山封禅,如此方可名正言顺。政儿一统九州,可使百姓安居乐业,避免战火,来日再报人族先祖之仇,屠神灭魔,让人族成为这天地永恒的主角,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如何不能称皇帝?”林夕解释道。

  “这······”听到林夕的话,嬴政一阵迟疑。

  “政儿,皇帝不仅是尊荣,更是一份责任?难道你认为自己无法肩负‘皇帝’二字?”林夕语气一重,只从嬴政成为秦王之后,林夕已经很久没有对嬴政如此语气说话了。

  听到林夕的语气,嬴政心中一惊,上次生气还是老师回来,拿下嫪毐,命蒙恬传话自己的时候,没想到这次自己听到“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一时迟疑竟然惹得老师生气。随后再一想,心中同样激动起来,成为君王,谁不想得到“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评价?如今自己最敬重的人都如此说,自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当下嬴政抱拳道:“老师放心,政必不负老师所望,肩负‘皇帝’的殊荣,更担负‘皇帝’的职责。”

  见到嬴政答应下来,林夕大笑道:“如此才不愧是我林夕的弟子。政儿,你记得,你走的是帝皇之道,当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心,否者你难得道。”

  “是,多谢老师教诲。”嬴政正色道,如此他才知道为何见到自己迟疑老师会生气,原来这同自己的道有关。大道之路千难万险,稍有疏忽便会行差踏错,背道而驰。自己已经选定帝王之路,区区皇帝二字自己又怎可迟疑。当下嬴政心中对林夕更是感激。

  三月转瞬,早在月前大秦文武百官便已经准备好了,王上泰山封禅,如此一来这个天下真正姓嬴,属于大秦了,而他们同样水涨船高。

  浩浩荡荡的车队自咸阳始,开赴泰山而去。此次出行,文武百官近千人,随行奴仆近万人,更有二十万大军护送,车架百余辆。只是这百余辆车架,除了两个车架有人乘坐,其余皆是封禅所用贡品。而那两辆车架一架为秦王政所坐,一架是大秦国师座驾,文武百官无人有异议,便是武安君白起也只有一匹马。当先一只麒麟瑞兽领头朝泰山而去。

  在大秦满朝文武还在出发的路上,远在洛邑的周天子同样坐上了自己的八乘天子驾向着泰山而去。紧跟其后的大周王公一个个如丧考妣的坐着牛车,“咯吱咯吱”的随车而行,此次过后他们再不复贵族之名了。而原本应该最为悲伤的周天子却不见丝毫难过,车帘后的周天子周赧王姬延嘴角含笑,低声道:“终于再次有人一统九州了,我周王室的命运终于可以交付出去了。”说完姬延的声音变的冷漠无情,“神族、魔族,当年先祖武王背负骂名投靠你等,虽然宫湦先祖已经洗刷,但是你们欠我人族的仇该报了,你们欠我姬家的账也该算了。”

  杞地,一座时隐时现的石头城再次出现在大地之上。城中癸高举手中的战斧高声道:“伐天之战再启,我的罪过当以血偿还,杀杀杀。”杞邑中三百大汉此时无人再饮酒、吃肉,常年不灭的篝火也看不到了,只有三百个持这刀剑,身穿兽皮青铜铠的勇士高举手中的武器大吼着回应:“杀杀杀。”癸看着他们大声道:“出发——”三百勇士面无表情的转身朝着泰山的方向奔行而去。癸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大殿一眼:“妺喜,我放的错当由我来偿还,只是我从未怪过你,等我!”话落癸举着战斧同样朝着泰山而去。完全由巨石形成的杞邑瞬间缩小,最后化为一掌大小飞到癸的怀中。只是他没有注意到在大殿中背对殿门,面朝王座的那个婀娜女像在坍塌前,一滴晶莹的泪滴滑落而下。

  殷墟,这方破碎的大地如今仿佛重回上古殷商王朝时期,高楼大城耸立,楼名摘星楼,城为朝歌城。子受立于摘星楼顶,威严的声音传递开来:“当年我等伐天失败,如今屠神之战再启,可敢随我在行伐天?”无数半虚半实的身影跪伏在地:“愿随吾王伐天、愿随吾王伐天、愿随吾王伐天。”看着这千百年来即使之留下神魂,却依旧跟随自己的大商将士、百姓,子受眼眶泛红。躬身深深一礼:“子受谢过诸位。”所有人并未避开他们王的礼,他们明白王的苦和痛,待子受直起身子,他们同样一礼:“誓死追随吾王。”话落,无尽的虚影化作一道光投入摘星楼前二十万大商士卒体内,渐渐的这些半虚半实的大商士卒身影越发清晰,到最后完全凝实起来。只是虽然如此,但是还有无数的光影投射到摘星楼前,他们没有再投入大军之中,亦没有消散,而是在空中聚集起来。缓缓的,一杆大旗出现在所有人眼中,黑色的大旗,白色的“商”字铭刻其上,旗面随风而动。子受接过大旗高声道:“出发。”大军转身,朝泰山而去,子受身上燃起一道橘红的火焰,火熄,一身朱雀战铠的帝辛手持大旗,腾空而起停于大军上空。朝歌城如同泡沫般破灭,一道白色光球来到子受手边,子受伸手接过,面无表情随大军而行。

  海外无尽岛屿,有人腾空御剑而行朝泰山而来,

  诸子百家弟子跟随自家掌门朝泰山行来。

  楚国,项氏一族所在,一个俊秀青年倒提一杆长枪同样朝泰山踏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