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帝诸天 第八章 十位宗师(上)
作者:六道好轮回的小说      更新:2019-05-18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其所创截拳道世界闻名。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道,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其有一套自己的格斗体系,人们称之为“李小龙截拳道”或者“原始截拳道”,它是截拳道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截拳道透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其发展是无限的。只此一点李小龙便能称的上是宗师。

  “请——”林夕同李小龙同时说道,随后两人身形同时闪烁离开原地,瞬息之间两人便贴身肉搏在一起。

  手、臂、肘、肩、头、背、膝、腿、脚,李小龙全身上下尽数化作了武器,朝林夕攻来。

  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林夕一时之间竟只有抵挡的份,虽然被压着打,但林夕手上毫不慌乱,封、挡、拆、架,防守的滴水不漏。

  “砰——”再次一对脚,两人同时后退。

  林夕赞叹道:“好一个截拳道。”

  李小龙同样赞道:“好恐怖的本能。”没错,林夕所挡下李小龙每一击都是身体的本能反应。

  闻言林夕也不做解释,难道他还能告诉功夫李自己四千年搏杀,战斗早就刻在骨子里了吗?只是如此他便更是倾佩李小龙,因为李小龙可没有这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战斗,能将战斗化作本能融入开创出截拳道来,武道宗师之名当之无愧。而截拳道也不愧一个“道”字。这不仅是武术,而是武道,拥有着无限可能。可惜天地末法,否则李小龙必可成为华国一方支柱。

  李小龙再次说道:“可惜你只有防守,没有进攻,武道可不是这样的。”

  林夕答道:“真的吗?”话落,林夕身形突进,手掌成刀开天辟地。

  李小龙大惊,因为他在林夕手上感受到了无尽的锋芒,如同一柄真正的绝世神刀,无坚不摧。截拳道肉身相搏,若是寻常人,便是拿了武器李小龙也不惧分毫。只是如今“提刀”的人是同他实力相仿的林夕,甚至其战斗本能比之自己更要强大。而他的截拳道是和平社会所创,没有经过杀戮的洗礼,更是没有赤手空拳与势均力敌,还拿着武器的对手交战过,他的截拳道有着极大的缺陷。

  林夕的手是刀,却还是手,身为武道宗师的李小龙做不到仗之兵器,不肯取出自己的成名兵器——双截棍,最终在林夕一刀一刀之下被击中胸口。

  此战是生死战又不是生死战,李小龙既然败了一招便自动退后抱拳道:“我败了,截拳道还有极大的缺陷,多谢指教。”说完李小龙便化作雷光消散。

  林夕同样抱拳致意,李小龙的截拳道同样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平头长衫的叶问走上前来,其人须发不盛,笑意慈祥,谦和内敛,文质彬彬,虚怀若谷,与人为善,像郎中,像教书先生,像尽仁怀济世之人,就是不像好勇斗狠之武夫。他本就不是武夫,而是宗师,咏春拳宗师。他或许不如孙禄堂一样浪迹天涯、毕生追求无上武道,或许也不像霍元甲血气方刚、时刻准备捐躯赴国难,但他却带领着一干弟子,实现了中国古往今来的武术家们竭诚奋斗、却鲜能完美实现的理想——将华国武术之名传遍世界。

  “华国永春叶问。”叶问抱拳道名。

  林夕同样抱拳,随后林夕率先强攻,手、臂、肘、肩、头、背、膝、腿、脚,全身上下尽数化作了武器,朝叶问攻来。竟是将李小龙的截拳道学以致用,更是融入了自己的战斗本能,比李小龙还要狂暴。

  在这狂风暴雨的攻击中,叶问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但叶问却任由狂风暴雨,波涛起伏,其却稳如泰山。只见其脚踏梅花,以打为消、连消带打,将林夕狂风骤雨般的攻击尽数化解。

  两人以快打快,一个攻,一个守,片刻便来往了上千招。忽然,叶问挡下林夕一击肘击,整个人一退,双臂架着林夕的手臂一带,林夕身形不由自主的前倾,虽然片刻便止住,但是这一瞬间,叶问手出如电,寸许之见一掌劈向林夕胸口。

  千钧一发之际,林夕与不可思议处一拳捣出,与叶问的手掌相撞,两人各自退后。

  “叶师傅好手段。”没有一丝嘲笑,林夕是真的敬佩叶问的武道修为。

  “小兄弟才是真的天赋过人,只是片刻便能吸收小龙所传截拳道,形成自己的战力,此等武道天赋实在令人羡慕。”叶问温和笑道。

  “叶师傅过誉了,再来。”林夕笑道,身形如苍龙般而来,卷起狂风暴雨再次向着叶问攻来。

  叶问同样脚踩梅花,连消带打,与林夕有来有往。

  “得罪了。”

  林夕的声音刚刚传来,叶问神情一震大呼不好,随后便看到林夕五指成爪,落在了其双手防御的漏洞处,其绵绵无尽的防御瞬间告破,正是林夕四大散手专破防御的裂天爪。高手之争瞬息之间,只是叶问没有感到疼痛传来,站定后,叶问才看到林夕在不远处站定,失笑道:“多谢小兄弟手下留情。”

  林夕抱拳,随后便看到叶问身化电光消散一空。

  这时又有一个身影站出,“在下华国自然门杜心五。”

  “自然门杜心五。”林夕肃然起敬,又一位宗师,虽然林夕早已知晓能在天地留下印记的必是武道宗师人物,但是杜心五这个名字还是让林夕神情一震,这位可是自清末活到了开国的人物,自幼聪慧,文武双全,心有家国,曾担任孙中山、宋教仁保镖。更是一身所学颇杂,七岁学飞蝗石,投击无不中;八岁习南派拳术;十二岁时,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虎学武当拳的内家功夫;十三岁师从徐矮师,得传“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自然门功夫;十六岁赴川,拜入徐矮师门下,专攻“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自然门轻功,成为自然门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这是一位真正的医卜星相,文才武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博学宗师。

  自然门,讲究自然而然,万般武学俯拾可用,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即使是稀疏平常的招式,到了其手中偏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威力,两人交手上万回合皆难分胜负。林夕心中凝重,这些宗师果然一个个都天纵之才,无论是李小龙的截拳道还是叶问的咏春拳,如今的杜心五以自然武功统领一生所学,若不是天地所限,他们的成就不弱任何人。最终林夕一记翻天掌,天翻地覆之下破了自然意境,方才击中略胜一筹。

  “你这式叫什么名字?”杜心五退后两半问道。

  “翻天掌。”林夕回道。

  “翻天掌,翻天覆地,好名字,好掌法,吾败的不冤。”杜心五大笑道,说完身形溃散。

  “华国人精武霍元甲。”又一位宗师走上前来,还是华国耳熟能详的宗师——大侠霍元甲。一句“精武精神”让所有人习武之人热血澎湃。

  看着眼前这位为国为民的武道宗师上前,林夕抱拳,随后两人拉开架势。

  迷踪拳传承悠久,传说极多。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气力。腿法要求劲足力满,干净利落。迷踪拳具有内家拳内避,练精化气,弧形走转之势,又兼有外家拳的开张,劈打,舒展之态,更以其动作变化丰富而体态灵动。更是是子午门三十六杀手功之一。此拳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招式大开大合,有排山倒海之势,内藏杀机,专击人身之要害,比起其它中国武术来说:往往一招半势能制敌于死地,为防止此功传入歹人之手,此拳法一直密不外传,只传入本门中品德高尚正派之弟子,一代大侠霍元甲便精于此拳。

  迷踪拳讲究不动则正,一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一气哈成,招式变化都在行动之中。要求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借力打力。行功习拳最忌劳气拙力,讲究练求刚柔之劲。艺到精纯,诸法融会贯通,招法举一反三,生化无穷,变化莫测,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运用自如。霍元甲深谙此道,一招一式莫不虚实变化,从心所欲,招式之间一生二、二生三,生生无穷,可谓巧之极致。林夕与之拼却三千手后,一记破天拳,以力破之方才击退霍元甲。既然退了,霍元甲自动认输身形消散。

  “哈哈,终于轮到我了。”李书文大笑踏步上前。“看你们动手之间皆是留有分寸,忒不像个爷们,武道争锋便要大开大合,一阐自身所学,便是被人打死也是无憾,小子,你应该知道我的规矩吧。”

  林夕没想到李书文一上来便是这样说,不由苦笑,自己在遮天世界享誉杀神恶名,便是杀手神朝的人都被自己杀怕了不敢接自己的任务,如今竟被人说成不像爷们。林夕抱拳:“常闻钢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名,老爷子嫉恶如仇的大名我听说过,却不知老爷子的规矩是?”

  “比武切磋,尽展所学,不容留手,你既然听说过我,应该知道死在我手中的人应该不少,接下来可不要留手,否则被我打死可怪不了任何人。”李书文大手一挥,钢枪便落入手中,随后一抛,钢枪便被投出。虽然李书文如此说,但是他还是不愿占林夕手无寸铁的便宜。只是虽然没了钢枪,但是他还有一双钢拳,亦是不容小觑。

  “老爷子既然如此说,那咱们便各凭手段吧。战——”对战以来还是李书文最合林夕口味,四千年征伐,皆是非生即死的战斗,何时于人切磋过。

  “好,痛快。”李书文大叫一声好,随后踏步踏前,钢拳握紧,雷光在拳头上闪耀。

  林夕同样迎面而来,双手提拳,星光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