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唐朝 第五十五章:药王孙思邈
作者:小学生520的小说      更新:2019-05-01

  第五十五章:药王孙思邈

  公输林告诉易凡,有种石炭也是没有烟的。

  无烟煤易凡也是听过的,他还以为古人还没有发现煤的用处呢。

  谁知道公输林告诉他,早在春秋时期他们百家就开始用石炭了,不然你以为欧冶子,干将莫邪这些人是用什么铸剑的,用材禾烧吗?

  好吧,易凡再一次表现他的无知。就连公输林也在怀疑易凡是不是真的不是百家中人。

  当然他也只是怀疑了一秒钟而已,因为没有一个人比易凡更像百家中人了,这人好像什么都会一点,有时候又无知的可怕。

  既然古人都在用石炭了,那么想必不会像木炭那么难买吧!

  又让人牙子帮他去各个铁匠铺之类的地方收集碎煤灰,煤灰越细越好,因为易凡打算做蜂窝煤。

  蜂窝煤烧起来还是有烟的,只是比烧木炭要少很多,所以必须在火锅桌上加个烟囱。

  有了烟囱其实烧木炭也是可以的,易凡只能怪自己之前太傻,走进了死胡同,不过这样也好。

  反正都要过冬了,木炭和蜂窝煤都多储备一点,总是没错的。

  找铁匠给每张火锅桌都打造一个烟囱,再让公输兄弟将烟囱外面隔上一层木板,防止烫伤人。

  这段时间易凡对佛门的舆论攻势一直没有停过,佛门的一些暗地里的丑闻被一点点的挖了出来。

  佛门能在华夏大地上屹立千年,自然也不是白给的。

  佛门的应对也很及时,他们开始在各个路口设置粥棚,为一些生活困难的百姓,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一群会些医术的僧人,在玄苦的带领下,开始深入底层,为那些没钱治病的百姓,免费治疗。

  在这多方措施下,民间的舆论开始倒转。

  书房中。

  易云向易凡禀报道:“大哥,我收到信息,道门今天也开始在长安城施粥,治病了。

  今日我的一个手下说了几句佛门的坏话,就被那些受过佛门恩惠的人给打了。如今已没有人敢说佛门的不是了。”

  易凡没想到佛门的反击会是如此的一针见血,一时间易凡也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如今道门也来插一脚,可以预测,双方必定会发生一些摩擦,到时候再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将佛门赶出长安。

  易凡不可能将长安城里所有的僧人都杀了,所以只能将他们赶出长安。

  只要长安城里没有了这些和尚,易凡上街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实在不行,易凡只能动用土炸弹了,只要炸掉一座寺庙,再传出流言,说佛门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被上天惩罚了。

  到时候这些迷信鬼神之说的长安百姓,一定会用烂菜叶,臭鸡蛋将长安城里的僧人,送出长安。

  佛门之事暂且不提。因为今日天上人间迎来了一位大神。

  只见老村长带着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进入了天上人间。

  “孙神仙,当初就是这位小恩公告诉我的方法,才治好了我那怪病。

  没想到,这位小恩公,短短时间就在长安城,置办下一座酒楼,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易凡正和公输兄弟俩忙着给火锅桌装烟囱,忽听有人进来,抬头一看,竟然是那位吴家村的老村长,身旁还有位身穿道袍的老者。

  易凡丢下手中活计,行礼道:“老村长今日怎么有空来长安城了,快请,里面坐。

  这几日我们店刚好弄出一个新的吃食,您老来的正好,也尝尝鲜。”

  老村长忙道:“吃食先不急,到小恩公这总不能空着手不是,你叫一个人出去,吴大牛和吴大柱二人还在外面。

  这不入秋了嘛,这山里的野物也长肥了,他俩昨日上山打了一头大野猪回来,又舍不得吃,想换些米粮,也好储备些过冬。

  奈何这猪肉是贱肉,别的酒楼又不肯收,这不就想到了小恩公你嘛,只能厚着脸皮过来,还请小恩公看在我这张老脸上,就赏他们几个仔儿。”

  说起猪肉,易凡来到唐朝这么久了,还一次没吃过,平常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和一些鸡鸭鱼。

  今天这一提到猪肉,易凡差点就留口水了。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那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易凡连忙叫易乘风和易破浪两兄弟出去,帮吴大牛二人将野猪弄到后厨给处理了,等会他亲自下厨。

  待易凡,老村长还有那位老道士三人找了张桌子坐定。蒙着面纱的春花秋月二人,送上茶水。

  老村长开口介绍道:“小恩公,这位就是我上次和你提到的孙老神仙。”

  易凡忙见礼道:“小子易凡,见过老神仙。”

  孙思邈摆手道:“老神仙就免了,不过是坊间谣传罢了,我可是听说娃子你被这长安百姓称为小神仙。

  老夫孙思邈,师从医家,听说你也是百家中人,你叫我一声师伯就好。”

  易凡估计自己这辈子是摘不掉这个百家的帽子了。

  “要不,小子我直接叫您老为孙伯伯吧,这样显得亲切。”

  孙思邈无所谓的摆手道:“随你怎么叫,只要不乱了辈分就行。”

  易凡心中狂喜,他可以不知道公输家是干什么的,但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孙思邈是干什么的呢。

  这可是药王啊!他所著的千金方,到了现代那也是珍宝。只要和他老人家扯上了关系,这以后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就不用担心了。

  易凡一脸献媚的对着孙思邈问道:“那个,孙伯伯,您老不是道家之人嘛,怎么又成医家的了?”

  孙思邈狐疑的看着易凡道:“你家长辈没有教过你,医,武,道不分家吗?”

  易凡看着孙思邈,呆呆的摇头。

  孙思邈看了看易凡说道:“兴许是你年纪太小,而我们医家和道家也已分开了千年,或许连你家长辈也忘了我们医道本是一家了吧。

  既然你叫我一声伯伯,我也没有什么见面礼给你,今天就为你补上这一课吧!”

  孙思邈正了正身子,说道:“千多年前,我们医家和武学家,其实都是道家,后来因为一些不知名的情况,医家和武学家从道门分了出来。

  你只要看,现在的道家中人他多少都会一些医术和武功。

  反之也一样,一个练武之人他也必然会一点医术。

  而医家和武学家,都有阴阳五行之说,这些自然是脱胎与道家。”

  听完,易凡忍不住暗骂一声:“卧槽,难怪以前看电视剧,那些武林高手都会治病,原来是这样啊!”

  “那个,孙伯伯,不是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吗?”

  “放屁,这是谁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