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之心 第三十九章 无形无象
作者:青竹禅茶的小说      更新:2018-12-01

  “那要是我技不如人,不能获得那一块澄泥砚呢?”灵修带着一丝侥幸的语气询问道。

  “这个嘛!?”李老在书房里不断地踱步,思虑片刻后说道:“那你就永远无法获得八四要诀,我实话告诉你吧!八四要诀并没有什么真本记载,《太极道》中所有的精髓都在我的脑子里。你不给我把澄泥砚赢来,我也就写不了‘八四要诀’!所以你就看着办吧!”

  灵修请求道:“就不能用石泥砚吗?”

  李老没有再搭理灵修,反而转身背着手慢悠悠的走出书房,同时感叹道:“老头子这身子骨越来越差了,记性也大不如以前了!”

  灵修气馁一声,妥协道:“好吧好吧!我努力就是了!”

  李老再度躺在摇摇椅上,看着还愣在原地的灵修断然喝道:“还愣着干嘛?还不赶快把书房给我打扫干净?”

  灵修也不再在李老面前耍什么小心眼,无论他做什么,李老都能知道,他叹了一口气,老老实实的打扫起了卫生。

  半个时辰后,前来闻道阁的学员开始多了起来,不约而同的,在他们踏入闻道阁的外门槛的一刹那,都怔住了,而后纷纷停下来,看了看梁上的牌匾,牌匾上的的确确的写着‘闻道阁’三个大字,他们都很惊异自己是不是进错了地方,因为闻道阁突然变得干净了很多。

  他们不断的讨论,显然对于焕然一新的闻道阁十分疑惑。

  “奇怪,这闻道阁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干净?”

  “难道是李老?毕竟闻道阁只有他老人家看守!”

  “不可能吧?李老的摇摇椅都换了几把,但好几年前的扫把如今还完好如初呢!”

  “那这就奇怪了,等我们进去问问李老吧?”

  “这个点儿,李老好像还在睡觉,难道你是想要叫醒他?”

  “我看还是不了,他老人家那起床气能把咱俩给轰出去!”

  “哈哈!!!”

  两个学员边走边聊,并且爆发出了经久不绝的笑声。

  他们穿过外院,院两侧的两个古银杏树枝叶繁茂,翠绿喜人,树下没有一片落叶,让人耳目一新。

  就在踏入内门槛的一刹那,学员们都放低了讲话声,因为李老正在有节奏的打着呼噜。

  他们从李老的摇摇椅旁边走过,目光不断的朝着内院瞅着。

  他们看到了小灵修忙碌的身影,不禁产生了一种疑问:

  李老不是不收徒弟或者招募图书管理员吗?

  这个十几岁的小学员又怎么会在这里打扫呢?

  难道,这位学员是自愿的?还是他实在看不下去闻道阁的“沧桑环境”了呢?以前总是看见他在一楼看书,是一个心性不错的少年。

  闻道阁一楼放置的只是一些通识书籍,涉及基础的地理、天文、历史、神话等知识,非常适合少年借阅,也有一些想要了解历史和地理的学员来这里找书。很多和灵修一般年纪大的学员此刻都在玩耍,很少有十几岁的少年会安安静静的在这里看书,贪玩本是少年天性,这无可厚非。

  这些少年当然都被要求去凌虚堂参加修炼训练,但他们还小,身体还在发育成长,因此修炼任务并不繁重。

  也因此,闻道阁一楼甚是清净,前来闻道阁借阅书籍的基本上都上二三楼或者更高楼层去了,没有人打搅灵修的打扫,灵修也不会打搅别人的阅读。

  中午时分,李老终于睡醒了,他看着变得焕然一新的闻道阁,心中甚是开心,他在一楼书库的角落里找到了灵修,发现灵修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着一本神话书,李老知道那本书的内容是半神话半历史的,也有一定真实性可言,他还记得书中所记载的神话故事发生的年代都在荒古以前,他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些书都是他亲自编写的。

  李老远远地看着神情如此专注的灵修,并没有打搅他。

  如此稚嫩的少年的心里正向往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想象的描绘发生在那遥远年代的精彩故事,李老的嘴角慢慢的弯起了一个弧度,欣慰的笑着,他仿佛从灵修的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而后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目光渐渐黯淡,仿佛回忆起了什么难以忘怀的伤心事,他摊开手掌,看着掌心,那里有一团黑色的邪气深入皮肤,并且还在不断地蠕动变化。

  “唉,时日无多了!这么多年的努力还是没有阻挡它!”李老挫败的自言自语道。

  这时,灵修看到了李老,迅速的站起身来,把书藏在了身后。

  李老笑道:“还怕我给你抢了不是?闻道阁你打扫的很是干净,辛苦你了,你想看书的话,就继续看吧!”

  灵修摇摇头道:“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得到八四要诀?”

  李老不着痕迹的看了看自己的掌心,目光黯淡,他估计等不到灵修练熟太极了,因此,他打算提前把八四要诀写出来。

  但他并没有告诉灵修实情,只是淡淡道:“过几日,我估计要闭关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打算提前给你写出来!”

  “你不是说,没有澄泥砚不动笔吗?”灵修疑惑道。

  “这么说,你是不想要八四要诀了?”

  “不是不是!我当然想要!”灵修连忙否认道。

  “八四要诀共分为八个层次,依次递进,不可逾越。修炼要循序渐进,莫要着急!”李老叮嘱道。

  “小子记下了!”灵修拿出了藏身后的书,像李老请教道:“李爷爷,这本书中描写的都是真的吗?”

  古老的牛皮封面上印着四个鎏金大字:《远古之秘》。李老神秘一笑道:“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你信则真,不信则虚!”

  李老说的话,灵修一知半解,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而是再度问道:“那这本书的下卷呢?”

  李老摇摇头。

  “难道没有下卷吗?”灵修失落道。

  “不,有一部中卷在五楼放着,有一部上卷在九楼放着!”李老笑道:“要想看完这本书,你可要努力修炼了!”

  九楼?这是个什么概念?只有核心长老才有资格进入的地方,这本书的上卷为何会放在那里呢?

  九楼放置的都应该是宗内最为珍贵的东西了!

  灵修百思不得其解。

  “你慢慢看吧,书中自有乾坤,只待你去发现了!”

  李老缓缓转身,慢慢的在长长的书架走廊之间颤颤巍巍的移动,淡淡的阳光透过窗棱投射在李老的灰袍上,让其身形显得更加的苍老和弱不经风。

  灵修看到了这一幕景象,时间仿佛就此静止。看着光阴从一个风烛残年之人身上碾过,给了灵修莫大的冲击,他知道李老一定隐藏着很大的秘密,所以才会在冰雪奇境内表现得如此神秘。

  灵修记得有一次,他晚上路过闻道阁的时候,发现闻道阁大门紧闭,阁楼内没有一点光亮,显得甚是死气沉沉,他很奇怪李老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关闭闻道阁?

  还有李老晚上都在干什么?

  他为什么不休息?而白天很长时间都在睡觉?

  李老平时给了外界一副懒惰的形象,但灵修偶尔能从李老浑浊的双眼中看到一股倔强与不屈,同时夹杂着些许痛苦,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灵修感觉李老心中存在着什么难言之隐,性格才会表现的如此孤僻;他知道李老有时候喜欢逗自己玩,但却并没有恶意,反而很是关心自己的修炼,灵修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想要帮助李老解开心结。

  同时他对李老的秘密也很好奇,他想到母亲这几日都在闭关,自己待在栖云楼也挺无聊的,于是他鬼点子一转,就打算今天晚上夜探闻道阁,看看李老究竟在干什么。

  看着李老消失在拐角处,灵修收回思绪,把手中的书放回了原来的位置,打扫了一上午,他感觉自己又累又饿,连忙扑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就欢快的跑出闻道阁,跑向了百膳坊。

  在百膳坊,灵修还是和古飞尘等人坐在一起,他们在修武上很认真,自身的实力也都是突飞猛进,平时修炼也是很辛苦,但是再辛苦他们也没有像灵修如此式的狼吞虎咽,因为他们在修炼的同时,也学习着“六八雅艺”。

  六八雅艺是儒家六艺和八大雅事的合称。

  儒家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八大雅事指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在这个世界里,教育体系和修炼体系都是十分完备的和等级分明的。

  他们遵从礼课上学到的餐饮礼仪,吃饭都比较温文尔雅,显示出一种良好的教养。灵修自然也参加了这些课,但他却没有严格按照礼仪课上的要求来执行,平时的所作所为都比较随心所欲。

  青梅和彩蝶分别坐在灵修两侧,青梅关切道:“灵修,这两天你怎么不去凌虚堂修炼了?”

  “我这两天都待在闻道阁,打算沉淀沉淀,静静心!”灵修边吃饭边回答道。

  彩蝶放下筷子,高冷的瞥了一眼灵修,揭穿道:“我怎么好像听人说,你在闻道阁打扫卫生呢?”

  青梅知道这一段时间灵修的心情起伏太大,所以对灵修很是关心,她再度问道:“灵修你到底怎么了?”

  灵修喝完了最后一口汤,没有正面回答青梅的话,就着着急急的起身离开,再度跑向了闻道阁。

  “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

  闻道阁。

  灵修吃力的提着一桶水走过连廊,跨进了书房,就在跨进书房的那一刹那,他的脚被门槛给绊了一下。

  “咣当!!!”

  一桶水全洒了出来。

  “哎呦!臭小子,你是打算淹了我这些书吗?”李老从外面听见声音走进来发火道。

  灵修连忙爬起,抓起拖把就赶着水,同时道歉道:“李爷爷,都是我的错,是我太不小心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李老语气放缓道:“小子,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不急!你可不要累坏了,我可不想阿兰那丫头再来找我的事!!”

  “李爷爷,没事,这对我也是一种锻炼!”灵修摇摇头道。

  李老语气有一点愠怒,他再度说道:“我让你休息,你就休息,哪那么多废话?喏,这是八四要诀的第一层‘无形无象’你先消化一下吧?”

  李老递给灵修一个崭新的羊皮卷轴。

  灵修激动地接过卷轴,高兴地感激道:“谢谢李爷爷!我这就休息!”

  “把这些水先给我赶走!”李老关切道:“有什么不懂得再问我,明天早上日出之时在摘星亭等着我!我再给你指导指导!”

  “真的吗?”灵修激动地大叫道:“谢谢李爷爷!”

  灵修仿佛全身再度充满了力气,他先把卷轴放进了怀中,而后连忙拿起拖把使劲地赶走多余的水。

  收拾干净之后,他就一个人坐在了书桌前激动地打开了卷轴。

  “八四要诀第一诀:无形无象

  无形无象,一是指,练拳时一定要身心放松,不要一味的追求动作、姿势,要契合自然,浑然天成,不要过于拿捏,那样容易显得僵硬。人常说,功到自然成,一味死追容易着相,出现偏差;二是指,我们练拳到一定时候、火候,能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大道无形”的境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