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时代 第十一章 蛰伏
作者:无垢仙体的小说      更新:2019-05-21

  北电学生们最欢迎的课就是影片分析,也就是拉片,大多数课都在标放上。

  标准放映中心,简称“标放”,标放多数用于给学生放映影片,标放从座位数、银幕比例、视点设计、音响系统到放映设施等等设施条件,都严格符合国家颁布的电影院技术标准。

  一般周一到周三会放映影片让学生观摩和学习,而且大多数都比较冷门,影片也是百无禁忌,血腥、色情、暴力等等都不加删减地进行放映,通常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影片也会放映。近些年声名鹊起的第六代导演的被国内禁止上映的禁片,这里也堂而皇之的放映。

  因为有时也放映一些学生的作品,有一些是毕业作品,也有一些已经毕业了的师兄师姐拿回自己的作品来放映给自己的师弟师妹检验。而师弟师妹也不会客气,既然是自家人,好的就给掌声,不好的也就毫不留情地起哄大骂。

  张一谋和陈凯哥在这里放映过,贾樟科来过,以后宁皓、路洋等人也会来。如果是赶上国际短片节、动画学院奖、毕业联合作业展映等重大活动,那这里会天天都很热闹。

  2004年的悄悄到来,杨小阳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海洋中,每天不是学习电影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是到标放去看各种电影,老师也会时不时的拉片,分析电影结构,拍摄手法等等。

  每年的元旦晚会都与导演系没多大关系,除了偶尔少数几人露一露才艺,多数时候是表演系师兄师姐的舞台,毕竟表演系的人都是从全国优中选优挑选的,大家伙都有两把刷子,才艺表演对他(她)们来说就是小意思,03级导演系也没有人有什么唱歌跳舞天赋,只好安安静静的当回观众。

  ……

  寒风时不时从头顶呼过去,刮起一片雪花,周围银白一片,银装素裹的BJ被掩盖了不少的现代气息,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祥和。

  1月京城初雪,到现在陆陆续续的下了好几场大雪,杨小阳也习惯了京城的气候,比千阳的冬季冷了些。

  一个学期的结束,杨小阳感觉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讲的脱胎换骨,从一开始只是对导演有着极其浅薄的认知,到总算摸到导演的轮廓,深入导演的世界,四五个月时间,似乎是经历了一个世界。

  电影学院终于放假了,杨小阳离家半年多,也到了归期。

  ……

  从大雪纷飞的京城回到千阳,杨小阳在上大学之后第一次回家,一切再次变得那边熟悉。走在千阳各个大街,街边还放着各种过年流行歌曲,尽管这里并没有京城的繁华,杨小待得很舒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

  跟许久未能见面的同学们聚了一聚,王伦杰又胖了些许。大家对北电很好奇,问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经过大学生活,很多人都有了变化,成熟了很多,高中生的稚嫩消退了不少。

  杨小阳所在的班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考上了本科,但是这年头专科学校可没有后世那么烂,一位医学、师范、公安类专科毕业的学生依然能获得不差的工作岗位。

  可能受大学的师兄师姐熏陶,许多女同学变得大胆很多,居然明目张胆的调戏起杨小阳,让他不由感叹纯真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期间他去到班主任还有其他几位老师家里拜访,大家与老师的联系虽然在毕业之后少了很多,可是彼此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情谊。

  闲来无事,他就陪着小丫头疯玩,雪中的小丫头跟撒欢的小马驹似的,小萝莉领着周围邻居家的小正太小萝莉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大年三十晚上,父母在厨房的忙活,厨房条案上放着一些腊货,都是母亲老早以前准备好的,纯手工制作,有腊肠、腊鱼,其他的腊鸡腊肉啥的都塞在冰箱里。

  年夜饭得准备几道大菜菜,母亲这会儿正在厨房忙着呢,两兄妹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杨小阳一个大跨步就跳到母亲身后,小丫头跟在后面张牙舞爪瞎叫唤,一见到母亲,转溜着俩黑眼珠子,嘟嘟嘴卖萌道:“妈妈,哥哥他欺负我,拿雪团子呼我脸上了,冻死我啦!”

  “你们俩要闹去外面闹,我这边正忙着呢,小阳你多大了还欺负你妹妹,不知道让让她啊!”母亲切完鸡肉,终于停下手里的刀,转过身来瞪了他一眼,数落杨小阳道。

  “就是就是,这么大人了还欺负我这个小朋友。”小丫头一见有人撑腰,马上跟着敲边鼓。

  还没等小丫头乐完,母亲又回头批评她了:“还有你,你哥会无缘无故拿雪球砸你吗?肯定是你先打的他,我还不了解你啊!”

  随后分别瞪了兄妹俩一人一眼,得了,各打五十大板,谁都落不到好。杨小阳不一会儿又把小丫头哄的笑逐颜开,又玩在一起。

  大家一起吃过年夜饭,看春晚。现在的春晚节目还是有看点,不像未来每年被大伙各种吐槽,各种不满意。

  零点,外面传来接连不断的鞭炮声,有噼里啪啦的一万响金满堂,有轰隆隆的冲天礼炮,有姹紫嫣红绽放夜空的五彩烟花。

  杨小阳把鞭炮从家里搬到家门前空地上,麻溜地点上,新年从一声声炮响中开始,小丫头一手拿着一个小呲花,围着他绕来绕去,烟雾缭绕中恰如一个小精灵。

  这会儿手机都响个不停,一条条短信收到又发出,杨小阳随便点一看:在这里给您以及家人拜个早年,我怀着一颗热忱心,祝您全家幸福,猴年吉祥!猴年发财。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一条群发短信,忒俗,而且俗得那么有时代特色。

  过年那几天,不是到亲戚家里去,就是亲戚来家里做客,杨小阳就这么渡过了春节。

  ……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杨小阳回到了电影学院。

  2004年的艺考来了,导演系因为人少,所以大一大二都要回去充当导演系艺考的工作人员,杨小阳也不例外,看着艺考生青涩的脸庞,他仿佛看到了昨日的自己。

  2月底,电影学院又恢复了平静,春暖花开,又是一年好时光。

  大一的下学期课程安排的更加的多,尤其是《英雄》的成功,表明国内电影市场的回暖,说明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好转,所有人知道属于电影黄金时代正悄悄的来了。

  每天都有新的电影公司成立,新的电影院落成,新的电影项目的规划,导演、演员的片酬都在增长。

  电影学院的师生们也关注到了这点,导演系的学生们更加充满了力量,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每个人意气风发。

  导演系的讲师也开始了转变,电影票房的高低也能拿出来说了,不在像过去的中国电影人,讲究的是艺术,票房什么的都是浮云,没有谁跟你谈票房,似乎有关于商业什么的都是低人一等,受尽鄙夷的眼光。

  杨小阳挺佩服冯晓刚的,他的电影不讲究所谓艺术,而是更注重观影感受跟商业性质的,因此他就被所谓艺术家们鄙视了好多年。

  今年底,冯晓刚就会以一部《天下无贼》征服观众,证明自己,用票房加冕为国内电影三大导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