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时代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四大导演
作者:无垢仙体的小说      更新:2019-05-21

  《孤胆特工》在的硝烟弥漫暑期档气势恢宏,一骑绝尘,上映两周,十三天,总票房累积3.83亿。

  华语电影影史单日最高票房!

  华语电影影史单周最高票房!

  华语影史最快破2亿票房纪录!

  华语电影影史最快破3亿票房纪录!

  就连属于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刚创造的一连串记录,都已经被《孤胆特工》一一打破,整个中国沉浸于杨小阳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恐怖风暴!

  于是媒体们再一轮的宣传报道是少不了的。

  《孤胆特工》的成绩实在太耀眼了,与今年颓势状态的国产电影而言,简直如突然注入一汪大河,那个惊喜、激动、兴奋、自豪,用言语表达已经太显吝啬了。

  “《孤胆特工》vs《变形金刚2》,杨小阳=4亿票房!”

  “《孤胆特工》破4亿已成定局,2009年最强华语电影诞生,杨小阳成为内地第一位4亿票房导演俱乐部成员。”

  “据传,很多票房预测机构,包括业内的精英人士已经把电影《孤胆特工》的票房预计由之前的4亿改为5亿,杨小阳有望在创5亿票房新记录。”

  “《孤胆特工》票房火爆,杨小阳再次称霸暑期档,连续两年夺得暑期档票房冠军!”

  整个暑期档开始,《孤胆特工》拿下了3.83亿的票房成绩,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近七成的大盘。

  好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杨小阳这部电影,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电影总票房成绩得打好几个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上映两周,网上对的差评仍然只是零星半点,一直没有水军抹黑现象的出现。

  主管部门广电大爷们也不傻,今年内地市场被等几部好莱坞大片摧残的不轻,国产电影遭遇滑铁卢,好不容易有一部能拿的出手的电影来了,可不得好好保护着嘛。

  最关键的是,《孤胆特工》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也同样优秀的让人嫉妒。

  随着电影票房火爆,以及逐渐趋于稳定的8.1分的超高评分,渐渐有人开始把这部电影称之为2009年第一神作。

  客观来说,考虑到票房和评分的综合评价,今年到目前为止也确实再没有一部能超越的了《孤胆特工》。

  这不单让广大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推崇,更主要的是业内人士对杨小阳这个导演的赞誉。

  国内各大媒体,业内人士都很看好《孤胆特工》问鼎国内票房新纪录,它可能超越《变形金刚2》,已经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话题了,当然这里是不考虑档期以及电影类型等问题,否则两部电影的碰撞谁赢谁输,还真不一定。

  于此同时,已经开始有部分媒体记者把杨小阳叫作内地第四大导演。

  相比之下……

  陈凯哥已经走向衰落,同样张亿谋才重新回来,还在准备那部小品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只有冯晓刚依然坚挺,去年《非诚勿扰》破了3亿,总算迈入了3亿票房大关。

  但与杨小阳比较起来就相形见绌,有此说法是因为,这次杨小阳锋芒毕露,《孤胆特工》票房太爆了,看的业内其他导演头皮发麻!

  尤其是国内三大导演,感触最深。

  《孤胆特工》是杨小阳导演的第四部作品,而他今年还不满二十六岁,想到这里,感觉整个世界都要颠覆了啊!

  要知道,虽然杨小阳电影部部大卖,本人叶很谦和很低调。三大导演多数把他当成晚辈看待,这种晚辈是多方面的,既有身为前辈的责任,同时也有身为前辈的骄傲,这份骄傲就是杨小阳目前还很年轻,还需要向前辈们虚心学习。

  结果这是什么情况?

  杨小阳这个家伙实在太妖孽了,一出道流在电影市场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接二连三打破前辈导演都无法启及的各种电影票房记录,更别说个人的电影票房已经登顶。

  也就是说,杨小阳彻底开始与其他三大导演平起平坐,内地第四大导演正式得到圈内圈外的认可。

  “长江后浪推前浪。”

  “作为前辈,我的压力很大啊。”

  这是张艺谋在《三枪拍案惊奇》的片场,面对媒体记者采访时发出的感慨:“杨小阳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导演,有人把他称之为第四大导演,我觉得实至名归。”

  实际上,张亿谋如此盛赞杨小阳,是发自内心的,他打心眼里赞赏这个小老乡,前些年一直忙着奥运,他远离了影视圈一段时间,但就在这段时间,杨小阳和飞速崛起。

  开始他没放心上,因为每年都有年轻人进入这个圈子,做着明星梦,这种人他见得太多了。

  可随着杨小阳和接连好几部电影成功,名气越来越大,有一些媒体记者开始吹捧他为内地新生代大导演,张亿谋开始正视起来。

  这部《孤胆特工》上映之后一路火爆,他抽了个空,离开剧组,偷偷走进影院看了。看完后,他对杨小阳的不由自主的赞叹,虽然片子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杨小阳导演功力还是很认可,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记者们当然不能放过其他几位导演。

  可陈凯哥自从《梅兰芳》票房不温不火后,整个人深居简出,非常不容易见,之前出席杨小阳电影首映礼也是他的兴趣。

  现在正在筹备新的电影计划呢,对于媒体记者采访丝毫没有客气,没有发表自己的言论。

  到是冯晓刚深受广大媒体记者喜爱,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其实中国内地影视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导演们普遍按照年代划分。

  有个前提,这些导演必须是科班出身,也就是正规的艺术院校出身,这些导演统称学院派,具体划分就是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等等。

  其他的野路子出道,不算在里面。

  比方说冯晓刚,如果单纯按照年龄来说,这货确实应该算做第五代导演,可惜他是野路子出身,根本不是什么学院派。

  所以,刚出道时候的冯晓刚挺憋屈的,电影票房虽然大卖,可惜,得不到业内的认可。

  出道这么多年,拿过好多次年度电影票房冠军,可是各大电影节的评委们都是学院派居多,这些人可不待见冯晓刚,他好几次都铩羽而归,暴脾气的他和这些人撕逼过好多次。

  后来随着电影商业大片时代的开始,电影市场开始井喷,人们越来越重视票房,冯晓刚这位商业电影王者地位才被业内人士认可。

  《集结号》票房大卖,拿奖也拿的手软,这时的冯晓刚才真正被圈里圈外称谓内地第三大导演,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杨小阳和他可不一样,正儿八经的学院派导演。出道后,业内对他的本人包括作品的评价也非常高,尤其是他的电影部部大卖,而且电影的质量过硬,所以他虽然走向商业片的道路,但是业内人士还是非常欣赏认可,第三部作品就拿到个人电影导演奖项。

  杨小阳虽然是学院派导演,但走的是商业电影路线,很对冯晓刚的胃口,两人相交莫逆,互相欣赏,关系处的很不错。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杨小阳阳这部作品,老百姓看的懂电影,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电影票房大卖也在情理之中!”冯晓刚对饮镜头笑道。

  “那有人把他称谓第四大导演,冯导怎么看?”采访的记者问出这个问题,就是想看看脾气爆的冯大炮发火,这样才有新闻热点啊!

  冯晓刚看了一眼记者,开了口,“拍的好,票房高!第四大导演的叫法也没有错啊!”

  “额……”媒体记者对这个回答有些意外,你可是冯大炮啊?杨小阳这么年轻就与你平起平坐,你这么淡定,就不放几炮,你还是冯晓刚嘛?

  看到媒体记者带着悬念离开了,冯晓刚不屑的撇撇嘴,老子才不上你们的套,就算不服气,大不了,我拍出一部爆炸的电影出来就是,比比看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