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第367章 时代在改变
作者:树者的小说      更新:2019-01-03

  既然蒸汽机的实用研发遥遥无期,也就不用成天关注着了,把心思放在水力锻造机和水力镗床等现下能普及出去的机械设备上。

  对于化学和物理、数学、自然科学的教材编写,他可真是花了大力气,几乎把自己能想起来的基础知识尽数倾囊相授,对教学步骤也不断地提出整改建议。

  一张元素周期表已经完善了十九种常见元素,包括氢氧碳氮铁铜银金铝铅钙等,有些元素尽管现下提纯不出来,但不妨碍从理论上讲解它的存在。

  玻璃的研发虽然还存在气泡瑕疵,但不妨碍做一些基础实验了,比如一些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比如如何证明氢气的存在和其透明无色、易燃性。

  学生们被这些很简单的实验震惊了,他们第一次用一种另类的眼光看待自然科学,如同进入了新大陆,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远超出想象。

  “科学,是墨学的核心,我们既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要相信科学的神奇。尽管现在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不妨碍我们发散思维地去幻想出它的存在,并用汗水和努力去让它实现。”

  把这段话作为结束语,并笑着布置作业道:“我虽然不是经常来给你们上课,但还是要按规定布置作业的,大家别想着偷懒过关。”

  教室里的学生小至十四五岁,大至十岁的学徒,众人都笑起来,教学气氛良好。

  “每人根据你们所见识到的东西,写一篇比较有可能实现的科学文章给我,不管它现下存不存在,哪怕想象也行。当然,题材不局限于化学,你们若是对物理和数学也有兴趣,也可以写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下课!”

  拿起讲桌上的小木槌,“铛铛铛”地三声敲响下课的铃声。

  比起当一名君王,他感觉还是教授孩子们掌握科学更有成就感啊,可惜公事太多,他能来学坊中上课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蒸汽机的研发陷入**顶后,他转而把注意力放在数学和化学上,将数学分成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而化学暂时只能完善到初等。

  其实化学这玩意,他虽然很多反应公式都忘记了,但不妨碍他推演一些化学反应公式。

  就比如,干馏绿矾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氧化硫,他记得其中是有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这些高热气体遇水蒸汽后就会形成一定浓度的硫酸。

  再比如盐酸,他记得化学式是,炼金术士们早已会制作这种无色带有强刺激性的气体,只不过没有引起重视罢了。军器监改善了炼金术士的办法,用海盐和硫酸混合一定的比例,

  通过蒸馏得到这种气体,然后用水吸收而得到盐酸。

  至于三酸两碱中的纯碱和烧碱,则不劳张某人多费心了,古人已经是炼制,而且办法还挺实用。唯一需要改善的,就是进一步利用已知的科学方法提纯而已。

  三酸两碱是化工业的基础,耗费功夫将它们搞出来,尽管由于各种原因还未发挥它们的作用,只能在实验室你小批量制作,但总归是让他心安理得了。

  由此,军器监在大校阅之前也进行了第二次分家,从其中脱离出了化工研究室、物理研究室、数学研究室。化工研究室则进一步细分为基础化学研究组和火药研究组,物理研究室则开设诸多项目,比如蒸汽机研究组、车床研究组、水力研究组等等。

  军器监的分家,诞生了许多项目研究组,大肆提拔其中一些表现优异的老匠人或出类拔萃的接受过新式学坊教育的年轻研究员作为项目组长,经费管足,人手管够。

  趁着年底大校阅的风向,亦是不闲着地对目前商务总署很是密切关注的武器装备出口做出了规范调整。

  新红头文书下发到总署里,规定口径超过26以上的火炮都属重炮范畴,在不得允许下,严谨列入出口产品的名单中。其次,就是燧发火枪也取消了出口资格。

  相应的,允许商务总署就火绳鸟铳枪、胸板甲、长矛、弓弩、皮甲、铁甲等常规武器做出鼓励出口的政策,一批数量合计二十家的武器制造作坊名额下放了出来,允许私商参与制造和出口,不过数量要严格控制。

  这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得到消息的大商们就跟狗闻到屎味一般蜂拥而至,武器买卖向来是朝廷独享的行当,这些商人们早已垂涎三尺,对于商务总署的条件一股脑儿地全答应下来。

  首批二十家武器制造商的名额在政策还未被颁布前,就被跟总署关系一向交好的福建大商预订了一半,光是缴纳的保正金就超过了三百万贯钱。

  随后,商务总署联系军器监下派研究员对商人们进行作坊的建设指导,给予技术支持,同时指示银务署参与入股,国银对私营的控股绝不得超过百分之49。

  为此,银务署也进行了第一次分家,从其中单独生成一个商务投资公署,专门负责打理银务署的钱对民间作坊的投资管理。

  亦是在商报上作出批示,第一次把“集团”“公司”“董事”“经理负责人”“主管”“员工”“国营”“私营”等新词汇应用于商业。

  由此带来的改变就是,作坊老板不叫员外了,而改成经理或者主管,参与分股的老板则改为董事等等。

  很多东西一天天在变,这就是所谓的变法了,辖地内的百姓们渐渐地习以为常,也乐于接受这些方便易懂的新词汇,对于出现的一些新鲜物事也见怪不怪了。

  就比如,一种“透明琉璃”货物的出现,商报上把这种琉璃统称为玻璃,悄然走入了市场。价格算不得便宜,但中等家庭却是消费得起的。

  许多大商把这种玻璃代替了窗帘和窗纸,用于住宅装饰上,让阳光可以从四面八方地照进房屋内而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百姓们易是把家中铜镜卖掉,兑换成钱后买这种更实用而且镶嵌漂亮木质染色木框的玻璃镜子,一时引为时髦风气。

  泉州府府邸。

  里院内房中,唐楠儿脚踩皮木混搭的高跟鞋,站在一面有半丈高的新奇落地镜前左扭右扭,叉腰耸肩地对镜自赏。

  这面大号落地镜是老爷送给她的,当然家中每个女子都有,不过她还是玩的不亦乐乎,衣服换了数十套,妆容也洗了画,画了修。

  老爷最近忙于公事,疏于房事,内院女人们不说有怨气是假的。总归老爷心里还想着她们,知道时不时地送点新奇小玩意来哄她们开心。

  至于老爷现在唐楠儿咬咬牙,这个没良心的大概又去外面拈花惹草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