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崛起 第四百三十九章
作者:月艰的小说      更新:2018-12-31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陛下,臣估计倭国已经和北金暗中互通了,此次倭国前来求亲便是一个试探。请恕臣直言,虽然大宋和北金之间的差距悬殊,但一个小小的倭国却不足为虑,如果说真的同意了的话便是在示弱也给了北金一颗定心丸,同时对方这么一做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便是突厥对于他的威胁上升了。以至于短期内无暇顾及我们。”

  这些猜想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之前因为紧张苏蓦然所以有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如今这么一想这其中的猫腻太大了,这好端端的为什么倭国会派人来和亲,并且选的时间还是在北金与突厥打仗的这个时间段。若是倭国的天皇担忧北金会输转而先与大宋结好关系这还有些说的过去,可若是突厥真的能灭了北金,这比北金更加弱小的大宋也未必值得依靠啊。

  老实说若不是长江的天堑为险而北金乃是草地游牧名族不识水战,恐怕这南宋早就已经被灭了,何来如今的两足鼎立,所以说南宋如今的综合实力比之北金弱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那么如你所说,若是此次和亲同意的话便会加快北金越过长江攻打我大宋?但是对方并不熟悉水战啊。”听李元这么一分析陈卫总算是明白了,不过这长江天堑对方该如何通过呢?

  “陛下,自从金国占领长江以北如今已有数百年,在这断时间当中对方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以方面,说不定已经在秘密训练水师了,最为关键的是倭国的特长便是水战,有没有可能正在为他们训练水兵?”

  这说来说去问题的转折点便是这倭国,如果没有它的横空帮助,北金是不会这么早将目标盯上南宋的,从之前它攻打高句丽便能看的出来,对方是急切的需要训练水兵,虽然最后战败但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损失,毕竟只是试探。

  而如今北金的皇帝忽必浩特也能看出是一个极为稳重之人从这么多年都没有挑起战事就能看出,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下肯定不会冒然突袭,而这也是李元敢于让陈卫拒绝突厥的理由。

  “卿之言定了朕心,如若卿之所言这倭国实乃为虎作伥,高俅立刻派人回绝倭国的使者。”

  李元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足以令人信服,况且这件事情陈卫本人也有些生疑,此刻更是能够确定,所以也不准备召集群臣商议直接便定下了决定。

  “陛下,还有一事乃臣之建议,还望陛下圣听。”

  “何事?”

  “如若拒绝了倭国的和亲势必会让对方继续骚扰沿岸的百姓,臣建议让各州县的守备军轮流驻守沿岸,平日当中加重训练,当倭寇来袭时也能上场杀敌增加实战的经验,如此一来为今后收复整个北方做准备。”这么一个建议在很早的时候李元便已经想要提了,可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如今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可若是这样岂不是和卿家之前所说的士卒调动没有差别么。”

  “陛下,臣的建议是调动各州县的驻备军并不是兵卒,如今各个州县的驻备军太过懒散,需要好好锻炼一下,说不定今后就能成为强有力的后备军。如今北金已经在做着准备进攻我大宋的主意,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到时候就无力乏天了。”防患于未然是必须的,如若不错,恐怕几年后当北金的水军逐渐的成了气势后,下一步便是对宋开战,这是必然的结果。

  “所言不错,不过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和其他大臣商议,你如今是尽快将官盐一案结束,这都快快大半年了却依旧没有半点进展。”

  “陛下,此事已然有了头绪,臣前不久查处文阁大学士姚光也参与了此事,而且是主谋之一,这是臣在现场所发现的玉佩,还请皇上过目。”

  高俅来到李元的身前从他的手中接过玉佩来到陈卫的身边递在他的身前,陈卫一看这玉佩还有些熟悉拿在手中细细的查看着,在这玉佩的背面雕刻着一个姚字,而且这玉的材质不俗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但也不能证明便是姚光的。

  “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仅凭一块玉佩自然不能证明什么,陛下还请抚摸一下玉佩,是否有突出的感觉?其实这玉佩本本为一对,只要将两枚玉佩相互重合便是完整的,这凸出的乃是姚家家主之象征,而凹进去的则是主母之象征,这块玉佩是昨日晚上捡来的,如今姚光发现玉佩丢失必然派亲信前来寻找。”

  “既然如此那么好,高俅你待会儿派个人跟着李元,将今晚所发生的事情一字不差的告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