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是许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战将起
作者:狐狸药药的小说      更新:2018-09-12

  关羽手抚长须,双眼微眯,静静的站在谷口,谷口的对面,是人头耸动的袁军,关羽已经被困了一天一夜,这一天里,关羽都一直在观察袁军的动向,良久,关羽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从袁军的表现上看,并没有半点撤退的迹象,也就是说,他关羽期望的援军并没有如期而至,不过关羽想想也是,毕竟定陶如今只剩三千人马,若是倾巢而出,那么定陶无兵镇守,必然有失,定陶一旦有失,那援军便可直捣昌邑,他关羽自认他并没有定陶重要,若他是郭嘉,也肯定不会出兵援救,更何况袁军人数远超己方,三千人马不过杯水车薪而已,想要解救被困的士卒,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关羽正想回去休息,突然,关羽眼睛一撇,不由的一怔,仔细的观察起北面的袁军来,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北面一处山林间应该有着上千袁军埋伏的,可是现在,他只看见了林中布满旌旗,却没有看到半个士兵,这让关羽有些疑惑起来,关羽发现了一处问题,自然就想再看出其他的问题,这一看之下,关羽短时眼睛大亮,虽然袁军看似和昨日包围他们的差不多,可是许多的地方,却空有旌旗而无士卒,关羽何等人物,一下就猜出了其中的关键,这些袁军肯定早已经被偷偷调离,而调离的缘故,无非就是攻城和阻截追兵这两点,当然,袁军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想引诱关羽率军突围,不过关羽很快就将这种可能排除,因为他们现在已经被袁军团团包围,袁军只要围而不攻便可,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麻烦,既然想通了这点,关羽心中便已经有了计较。

  关羽沉吟了一番,心中默默的推演了一番敌我两军的形势,原本袁军有大军十万,从四面八方包围他们,那么,除去中军之外,每个方向都应该有两万人左右,无论关羽从哪个方向突围,都将面对比他们多上一倍的敌军,一旦与敌纠缠起来,袁军便可从四面合围,到时候就算是关羽,恐怕也无能为力。

  关羽足足观察了一个时辰,这才有了计较,回到军营之后,先是去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文聘,接着便下令全军休息,将士们虽然疑惑,可是既然关羽下令,那将士们也就只能遵从,除了必要的岗哨之外,其余士兵纷纷原地躺卧起来。

  定陶离昌邑不远,此时的许邵已经收到了前线的战报,虽然赵云并没有将情况详细说明,可是文聘和关羽生死不知,郭嘉又以身诱敌,不论是郭嘉还是文聘关羽,每个人都是许邵不可或缺的,许邵得知之后,自然不敢再坐以待毙,决定亲自带领大军,拯救被困的诸人。

  如今的昌邑城内,除去必要的守城士卒,尚有之前跟随张绣叛变的五千铁骑,从徐州撤回的青龙军团经过此次大战之后,早已经在昌邑补充了人马,如今已经有了近万人,许邵急急忙忙的召集众臣,很快就商定了出兵细节,这一万五千人自然是此次出征的主力,不过许邵此次出征,却足足有五万大军,出征的将校之中,也多了一个名字,那便是大将纪灵。

  这多出的三万多人,便是跟随纪灵从袁术那里叛逃的军队,自从许邵和曹操达成协议之后,纪灵便带着自己手下的大军,从曹操的辖区借道而过,一路小心翼翼的来到兖州,只是纪灵虽然说是投降了许邵,可是贾诩做事一向小心,并没有让纪灵带兵靠近昌邑,而是在昌邑以南的崂山一带驻扎,直到纪灵孤身带着亲眷入住昌邑之后,贾诩才安下心来,本来是想将这支军队直接调往定陶前线的,只不过因为筹措粮草的问题,和主管粮秣的陈群有些矛盾,这才停留在昌邑城外。

  纪灵虽然身为降将,可是许邵却对纪灵十分看重,纪灵一入昌邑,便被许邵封为淮南候,平南将军,依旧统领三万旧部,所部改编为淮军,由纪灵出任军团长,许褚为副军团长,纪灵自然感激涕零,那些跟随纪灵的将士也终于找到了主心骨,放心下来。此次出征,纪灵和许褚自然也随军前往。

  许褚自从在阵中和许邵相遇之后,便一直跟随在吕布身边,许邵回到昌邑之后,便封许褚为虎威将军,随侍左右,毕竟许褚也是有名的武将,许邵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加上许褚本就是许邵的门人之一,自然也没有反对,只是因为许褚至今未立什么功劳,所以才屈居纪灵之下。

  前线战事紧急,许邵也没有怎么动员,收到赵云战报的第二天,便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定陶赶去。

  赵云在定陶大败吕翔,收拢了数千士卒,这些士卒见赵云并没有虐待他们,反而对他们如此优待,大部分都决定改弦易辙,投奔许军,赵云自然乐得收留,有了这几千士卒,赵云手下便已经有了上万人马,用来守城绰绰有余,既然有了足够的人马,赵云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他可没有忘记,城外还有被困的万余将士,以及诱敌的郭嘉,思前想后,赵云终于决定,率军出城,救援被困的关羽文聘。

  赵云手下的五千军士都在他自己招募的,其中不乏好手,特别是一个叫做王聪的人,此人原本乃是徐州人士,自幼熟练武艺,熟读兵书,也算是一个文武全才,加上此人一脸正气,赵云对此人颇为喜爱,提拨了此人为自己的副将,此番既然准备出城营救文聘和关羽,他便决定留下此人守城,王聪对于赵云的武艺十分佩服,一向唯赵云之命是从,既然赵云如此看重自己,他自然也欣然领命。

  为了以防万一,赵云还留下了一千骑兵交给王聪,自己则带着原本手下的四千骑兵,准备偷袭袁军,虽然赵云也知道,凭他四千人马,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可是用来骚扰一番,却也是绰绰有余的。

  赵云常年在北方和异族交战,对于骑兵对战颇有见地,更何况这些士兵都是赵云一手训练出来的,经过了几番磨合之后,可以说是如臂指使,此次赵云也是憋了一口气,想要好好的让天下人看看他赵云的本事。

  赵云出城之后,便朝着袁军包围文聘等人的山谷而去,由于四处都是山林,不利于骑兵展开,赵云便下令将全军分为三队,轮番向袁军发起攻击,由于是袭扰,赵云给每个士兵都准备了充足的弓箭,并且要求所有人不得和袁军接战,只需远远的用弓箭射之,以达到袭扰的目的。

  吕翔攻城失礼被俘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张郃的耳中,吕翔不知道赵云是谁,可是他张郃却听说过这个名字,昔日赵云在公孙瓒手下之时,他张郃就有幸和赵云交过手,他可是深知这个赵云的本事,当初要不是亲兵拼死相护,他张郃说不定早就埋骨他乡了,既然知道了赵云在防守定陶,张郃也放弃了攻打定陶的打算,至于吕翔的生死,对于张郃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既然攻不了定陶,只要能消灭关羽的军队,他张郃照样还是大功一件。

  可是不攻打定陶,并不代表不需要防备定陶,他可是知道,自己的一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这就说明定陶肯定来了援军,而且,据逃回来的士卒报告,敌方至少有数千的骑兵,仅凭这一点,也足够让张郃不敢小视,要知道,这个时代,骑兵可是每个诸侯手中的王牌,骑兵不但难以组建,就连损耗也比步兵大的多,养一个骑兵,就相当于养七八个士兵,所以,一般的诸侯手中,骑兵人数都要少的多,他统领十万大军,可是却也只有三千骑兵而已,一个个还都是他的宝贝疙瘩,轻易不敢让其上阵,不过现在为了防备赵云,也只能派出自己的三千骑兵,在通往定陶的路上设下防御,临行之前,特意嘱咐骑兵将领要小心谨慎。

  这三千骑兵的将领乃是袁绍的家将,姓袁名亮,也是袁绍的心腹,不然也不能统领骑兵,袁亮受命之后,便带着骑兵在一处平地摆下阵势,袁亮此人,自小在袁府长大,因为打小就聪明伶俐,自小便颇得袁绍母亲的赏识,这才混上了骑兵校尉,可是出了袁府之后,一向自视甚高,颇有些自大,打心底的也看不上张郃,对于张郃叮嘱的话自然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所谓有什么将领就有什么样的兵,他手下的骑兵也大多是些阿谀奉承之辈,这些日子跟随张郃出征,因为张郃看重军纪,这些人也不敢放肆,可这次单独出来之后,便有如脱缰的野马,扎下营帐之后,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喝酒的,有赌博的,也有吃肉的,端的是乱成一团,在袁京看来,那赵云区区几千人马,肯定不敢出城,所以也就放松下来,不但不加归罪,反而还加入其中,颇有乐此不疲之感,丝毫没有预感到危险正悄然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