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世界开始 第138章 先天神数
作者:明道真人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不知妙玉师父以为,芸哥儿这次南下,能否找到史姑娘?”

  栊翠庵中,贾蓉向妙玉询问道。

  他自得到梦境示警之后,对于先天易数颇是有了兴趣。想到妙玉的师父精擅此道,妙玉也颇善扶乩,便拿史湘云的事情,和惜春一起来向妙玉请教。

  妙玉在荣国府中修行,又和惜春相善,对于贾蓉的话,自然不能不理。笑了一笑,妙玉道:

  “我自进京以来,还从来没有为人扶乩呢!”

  “不过你前次命人救了我,这次就为你破例,免得纠缠。”

  叫来道婆焚香,又在箱子里找出沙盘乩架,书了符。命惜春行礼祝告,和她一起扶乩。

  不多时,只见那仙乩疾书道:

  “湘水梦,云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凝神细思,妙玉道:

  “看来人是能够寻到,只是结果却不大好。”

  “史姑娘回来后,多半要入我门中!”

  叹了口气,贾蓉已知道史湘云的遭遇多半有些不好,道:

  “能把人找回来就行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就是。”

  又好奇道:

  “你这扶乩得来的结果,果真会应验吗?”

  妙玉摇了摇头,说道:

  “哪有一定应验的!”

  “不过我这是请了神仙相助,想来若无偏差,应该就是这个结果了!”

  将自己这次请了哪位神仙,有着什么效能,一一告知贾蓉。

  听说了借用神仙之力,贾蓉对扶乩的兴趣,顿时小了许多。对他这样身上有着秘密的人来说,即使神仙来主动帮忙,都要怀疑一二。哪肯为了占卜,主动请神相助。

  因此,贾蓉将扶乩的事抛在脑后,又向妙玉问道:“听说你师父精演先天神数,不知你的本事,学到她的几成?”

  命道婆将扶乩的物件收起来,妙玉看着贾蓉,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道:

  “我师父的道行,哪是我能相比的。”

  “我只能借助神仙之力扶乩,我师父却能直接用先天神数推衍。”

  “若非她算出我在荣国府修行能够避劫,难道你以为我会待在这府里吗?”

  说着,她又转身在箱子里找出一本手册,递给贾蓉说道:

  “这是我师父留下来的,你若有意,翻着看看也就是了。”

  “只是明年开春以后,我就要启程返乡。”

  “在那之前,你可一定要还给我!”

  贾蓉接过手册,见到上面的“先天神数”四个大字,心中极为欢喜。又听到妙玉想要回乡,有些惊讶地道:

  “妙玉师父怎么这么急着回去?”

  “难道是府里近来事多,有什么地方招待不周吗?”

  “你若愿意,在这里一直修行便可!”

  惜春也同样道:“妙玉师父又何必要回乡呢?留在这里,和我一起修行多好!”

  摇了摇头,妙玉道:“我的劫难已过,再留在这儿徒劳无益,不如回乡清净!”

  又指着贾蓉手里的《先天神数》,道:

  “刚才为史姑娘扶乩,又传了你先天神数,所受宁荣二府恩惠也算还了!”

  “为免纠缠不清,早点回去为宜!”

  执意要回家乡清修,继承师父衣钵。

  贾蓉见她坚定,也没有再多劝,只是让她说个日子,打算和柳湘莲知会一声,让他的镖局人马,到时一块儿南下。

  想到今年发生了几场兵乱,回去的路上可能会不太平。妙玉虽不愿和他人一起,却接受了贾蓉好意。打算到时候随着镖局的人,一起南下苏州。

  知道了史湘云应该能被找回,又得了妙玉师父传下的《先天神数》,贾蓉自然是心满意足。正想告辞回去,又想到惜春的事,将她支开一旁,向着妙玉悄悄道:

  “我姑姑那儿,若能劝解的话,还请妙玉师父劝解一二。”

  “她如今年纪轻轻的,实在不应该入空门!”

  摇了摇头,妙玉道: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又何必为此烦心呢?”

  “惜春姑娘生来有慧根,即使这次被劝回去,以后也必然入空门的。”

  “依我看,不如等到史姑娘回来了,让她们一块儿剃度!”

  苦笑摇头,贾蓉不置可否。眼看惜春又过来了,遂和妙玉道别,回到宁国府中。

  到了府中,贾蓉刚研习一会儿《先天神数》,就被尤氏唤去,问他道:

  “如今宝二爷已经成了婚,西府那边,也正在给三姑娘说亲。”

  “眼看四姑娘的年纪大了,你是怎么打算的?”

  两手一摊,贾蓉将妙玉所说的话转述给尤氏,道:

  “若是姑姑愿意成亲,凭我如今的地位,便是公侯家的嫡子,应该也能说得。”

  “只是姑姑她一心修行,强行说了亲事,只怕以后会闹得不好看,甚至反成结仇。”

  “我看这件事情,还是让姑姑自己选择吧!”

  尤氏叹了口气,深悔自己以前没把惜春看紧,让她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只是,正如贾蓉所说,以惜春的性子,若是把她嫁到不合适的人家,误了她终身不说,还可能和另一家结仇。因此为惜春说亲的事,尤氏也只得放弃。

  不过,惜春的事儿是放下了,尤氏却操心起另一件事,道:

  “前些日子薛太太过来,话里话外,有着为宝琴说亲的意思。”

  “我瞧那个丫头也是好的,秦氏又已经过世多年了。”

  “不如把她纳进来,给你做个继室?”

  闻言,贾蓉惊讶道:

  “我不是早就说过不续弦吗?母亲为何又提起这事儿?”

  “再说,宝琴姑娘早就说给了梅家,即使梅家落了难,薛家也不能在这时悔婚吧?”

  因为外放时和粤海将军邬家有些牵连,梅翰林如今已罢官回乡了。贾蓉本以为梅家这时候应该不会再嫌弃薛宝琴出身商户,没想到直到现在,两家都还没有完婚。

  想来,这件事里,一定又有变故。

  长叹一声,尤氏向贾蓉道:

  “这件事说来话长!”

  “前日薛太太跟我说,薛蟠出事儿的时候,梅家已经和薛家退亲了。”

  “只是薛家因为担心宝琴姑娘的名声有损,这才一直没有把事情说出来。”

  “如今梅翰林被罢了官,梅家又已经离了京。薛太太有心和我们结亲,才告诉我这件事情。”

  “听她说,西府的老太太和二太太,对此也乐见其成。”

  “若是你不反对,我们就让老太太做个媒,办了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