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之废品回收员 第五十章:植入后门
作者:琐萌.的小说      更新:2019-02-14

  金属制成的大门外有五个士兵守着。显然他们已经收到了刚刚从指挥部发出的防卫安全等级上升一级的通知,都已经把手中步枪的保险打开了,并且还在门口来回地巡视着,时刻警戒着门口。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入侵者仅仅是十五只小小的“虫子”。

  大门紧闭,没有办法从正面进去。刘明只好操控着这十五只虫子开始绕着这一栋二层的小楼绕圈,想要找一个能够进入的入口。

  也许这个被军队环环保护着的FAST基地在别人看来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在刘明这个霸天虎看来,这只是一个通透的大筛子罢了。

  就光那些被敞开的窗户就够几千个这样大小的微型侦察器同时通过了。毕竟没有人会想到有这么小的东西入侵,所以并没有相应的防御措施。刘明操控着的十五个微型侦察器轻而易举的就进入了建筑。

  这个建筑的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一楼是计算机房,里面整齐摆满高高的计算机机柜。这里有一台国产的超级计算机来专门为FAST射电望远镜服务。

  而二楼则是总控制室,这个四百多平方米的总控制室内正前方墙壁上挂着三块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FAST望远镜的实时状态。而下面则有两排五十多台电脑,平时白天工作的时候都有五十多个科研人员在这里对FAST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不过现在是凌晨两点,刘明操控着十五个微型侦察器直接从二楼的一个打开的窗户中飞了进去——这个窗户是总控制室的窗户。下面的五十多台小型机只有寥寥几台是亮着屏幕的。现在整个总控制室里面只有三个穿着白大褂的科研工作者,一看就是值班的。其中一个在电脑上玩游戏,好像是来自冰岛ccp公司的eve,嗯,十分符合他的专业。

  另外两个人则趴在自己的桌子上昏昏欲睡,毕竟是凌晨,困也难免。不过这正为刘明的行动提供了绝好的环境。

  十五只微型侦察器悄无声息地飞到一台亮着屏幕但是没有人的电脑面前。刘明通过微型侦察器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内容:

  毫秒脉冲星PSRJ0318+0253射电波段积分脉冲轮廓实时观测,下面是两个正在一个坐标轴上不断波动的曲线——这是FAST发现的一颗脉冲星。

  刘明对这种脉冲星的数据十分感兴趣,作为中子星的一种,脉冲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脉冲信号十分的稳定。飞船在宇宙中航行的时候,为了保持航向,避免迷航,这就需要以很多这种脉冲周期稳定的脉冲星作为参考系来确定自己的航向和位置,这就相当于宇宙航行的GPS和北斗系统。

  不过因为专业不对口的原因,原本作为侦察兵的刘明这里可没有宇宙中详细的星图和脉冲星资料。所以刘明才要来在FAST这里植入后门,获取这些宝贵的天文资料便是刘明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十五个微型侦查器落到了这一台电脑的主机前面,在刘明的控制之下开始了再一次的变形。这十五个小东西凑到一起,在一阵极为细微的咔咔咔的金属摩擦声中,它们开始了合体,并最终变成了一个身体极为纤细,身高不到两厘米的小机器人。

  这个小机器人的样子大概就是一个银白色的USB插头长了两条腿。这个USB接头的两条小细腿虽然又细又短,但是却十分灵活,啪啦啪啦便跑到了这台电脑的主机上,把USB接头脑袋插到了电脑的主机上。

  这两条小短腿作为信号发射接收器,和五公里之外的刘明建立了连接。

  其实刘明的最大障碍便是FAST基地与外界的物理连接是断开的,这样就算刘明有再多的计算力也不可能凭空去建立与FAST的连接。现在通过这个小东西,刘明与FAST之间建立了连接,那么这样便一点障碍都没有了,人类现有的防火墙在刘明面前等同于无。

  刘明的海量计算力涌入了FAST总控室,在那三个值班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攻破了FAST系统中由中科院天文台专门定制的防火墙,进入到了系统的内部。

  将自己精心耗费零点一秒编写的后门程序植入到这一栋二层小楼所有的电子设备中之后,刘明又将超级计算机硬盘里一千多个G的各种资料全部拷贝了一遍,庞大的信息通过某台电脑主机上的那个不到两厘米的小玩意传输给了几公里外的刘明,并储存在了刘明的第三记忆核心里面。共计用时零点零七秒。

  来FAST的主要目的已经全部达到了,但是刘明没有操控微型侦察器回来,而是让它们飞到了一楼的超级计算机所在处,在几十个巨大的黑色机柜中随便找了一个钻了进去,与一个极为隐蔽,没有什么作用的USB接口连在了一起,充当刘明与FAST系统连接的中介。因为FAST基地是与互联网不连接的,万一刘明开启正常连接渠道的话十分容易被发现,所以只能使用自己的这些小东西了,既稳定又不容易被发现。

  测试了一遍连接稳定性与强度之后,刘明在自己旁边的一棵树上留下了一个手机盒子大小的装置。

  这是一个信号放大器。因为体积过小,丛林丛林里面信号极差的原因,发射器的信号无法直接与卫星建立快速数据传输连接,普通连接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约也就是十多个G每秒,这种龟速是刘明所不可接受的。所以为了提高传输速度,需要留一个信号放大器与轨道上的卫星相连接,这样子连接的方式就变成了发射器——放大器——卫星——刘明,这一种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秘密性还保障了超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成之后,刘明芯中控制着,开启了陆地桥。一道在夜空中散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光幕随即出现在了里面的面前,刘明毫不犹豫,两大步跑了进去。

  光幕一阵剧烈的波动,刘明巨大的身影便被其吞没。这时,FAST基地的某一台没有人的电脑上电脑上,一个标注着引力波观测五个字的图表中万年不变的直线忽然波动了两下,FAST超级计算机中的设定好的处理程序开始运转,确定引力波发生的地点位于基地西南方五公里处。判定机制判定这是一次引力波观测误判,变仅仅将日志记录了下来,和一个多小时前的那一次误判一样没有再进行过多的研究。

  除了被压扁的花花草草和计算机缓存和日志中的两次误判之外,刘明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一样,没留下任何痕迹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