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面板 67采集术的效率
作者:陌路慢行的小说      更新:2018-12-19

  见景乐一个人来了,景父皱着眉头问道:“你妈怎么没有来?”

  景乐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淡淡地说道:“买了十斤肉回来,怕放坏了,得赶紧做成臊子。”

  景父不再提这个茬,又抱怨起来:“你们这个时候才回来,是不是把家里的活都忘了?还有你姐和你妹妹,家里这么忙都不知道回来帮忙…”

  景乐听着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这个时候千万别搭茬,不然火气就会宣泄到他身上。父亲并不是想得到什么答复,只是习惯性地发牢骚。

  今年家里棉花和绿豆各种了两亩,棉花第一茬就熟了大半,父亲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绿豆则是一茬接一茬地熟,和棉花攒到一起就更忙不过来了。

  如果是往日,景乐可能也只能一边听着唠叨一边埋头苦干,用老话来说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山日头背西山”,整个暑假都这么忙下去。不过现在,他是有外挂的人了。

  “爸爸,要不然咱俩分开干吧,你和我一个去摘绿豆,一个在这里摘棉花。”景乐试着说道。

  两样作物都不能耽搁,棉花怕下雨,绿豆熟了后暴晒时间长了会爆开,豆荚里的豆子会在这时散射去,洒落一地,损失就大了。

  看着天气暂时没有下雨的迹象,景父一听就同意了:“那你在这里摘棉花,我去摘豆角了。”说着骑上自行车就走了,临走又加了一句:“摘仔细点。”

  景乐仰了仰头,心想保证够仔细、够效率。

  景乐家的棉花地四周要么是还没有成熟的玉米地,要么是什么都没种的空地,反正附近没有人,这刚好方便了他施展采集术。

  精神力的增加虽然没有提升采集术的等级,但是提升了采集术的效率。以前景乐的精神力没有超过普通人时,就能够收取附近不远处的目标,当然只限于植物和宰杀后的动物,但这已经非常牛X了。

  现在精神力超过了普通人一倍半,而且不像摄取其它物体时局限在精神力范围的一多半以内,精神力和采集术的范围是迭加的,在七八米范围之内,景乐一个念头下,所有要采集的目标都会尽收囊中。

  看着四下无人,景乐将棉袱子(围在腰间的横向布袋)绑在腰间,里面放了点棉花做做样子,将堆放棉花用的大块布帐铺在了一旁,人就站在两片棉花地的地垄上,一个采集术下去,只见前后八米内所有绽开的棉花瞬间只剩下了空空的木壳,看起来诡异无比。

  几乎是停留一个瞬间,景乐就往前走上十几米,放下布帐后再次采集。等走到田块纵向中间的生产路时,一个布帐已经堆积满了,他将布帐四角绑紧放在了路边。

  重新拿了一个布帐后,景乐又继续他的采集术盛宴。如果不是怕惊动了远处的人,他恐怕连提纵术都用上了。

  即使景乐之后控制了速度,半小时之后,两亩棉花中已绽放的棉桃也摘的一干二净,在精神力的全方位扫描下,根本没有遗漏,也算是“颗粒归仓”了。

  顺带着,景乐又用炼金术将已采摘的所有棉花中大多数水分给提取出来了,还是稍留着一点好,不然太诡异了。

  这时再察看面板,发现经验值没有增加,但采集术的熟练度增加了一点,变成了高级2/10,增长明显慢了很多,而且大等级没升的话,没有明显变化,但暂时足够用了。

  这时母亲从家里赶来了,一看吓了一跳:“乐乐,这么快摘完了?不会是被人偷过吧?”

  景乐指了指几大包棉花说道:“没人偷,都在那里呢,我来的时候我爸已经摘的差不多了。”这个谎不怕被戮穿,母亲肯定不会问父亲,父亲也同样,还会以为是母亲帮着摘的。

  这时刚好来了辆空三轮,景乐一看认识,上去塞了十块钱,对方推辞了一番后拗不过景乐,便下来帮着把几大包棉花抬到车上绑好,景乐带着母亲领路,一直运到了家。

  趁着太阳正高,将棉花都晾开之后,景乐让母亲在家里看着,说是防止下雷雨,他自己一个人又去了种植绿豆的田里。

  这块地离家更近一些,到了这里,这时景父也摘了很长一截了。见他过来后问道:“怎么又跑这里来了?”

  景乐说道:“我妈把肉炖在锅里就摘棉花来了,说是天旱没有雨,棉花不怕晒,把第二块地摘得差不多了,让我来摘豆子,说豆子怕晒时间长了爆开。”

  “嗯,那赶往摘。对了,带水了吗?”父亲没有细想,哑着嗓子问道。

  景乐听得心里一酸,父亲有时候让他恨得牙根痒痒,但有时候又觉得他实在太艰难,让他又恨不起来。他那个水壶里灌满了水,便随口说道:“放在地头,我去取。”

  景父继续埋头苦干,景乐往回走了几步,蹲下后取出杂物箱,拿出水壶又将杂物箱收起,赶回几步将水壶递给父亲。

  景父接过后一仰脖子,咕咚咕咚灌下去少半壶,这才打了个嗝,又伸手擦了一把糊住了眼睛的汗珠。

  景乐说道:“爸,你到树荫下歇歇,我这会不累,也扛热,先干会吧。”

  “行,要么我把这些先带回去晒起来,等我回来后再摘一会咱们就回去,等会就热得受不了了。”景父看着堆积了不少的绿豆荚说道。现在不运回去,等会还得运,所以并不是白跑来回。

  这更中景乐下怀,景乐说道:“行,如果回去觉得太热就别回来了,我再摘点自己带回去就行。”

  “好吧,不在这一会的工夫。”景父把水壶放在田垄上,景乐笑道:“爸,这个水壶你拿回去吧,路上还能喝,我还有一壶水。”

  “行。”景父将水壶挎在肩上,用手推车拉着已采摘的绿豆荚回去了。

  约四十分钟后,景父推着手推车赶了回来,一看地头又堆积了很多,足够拉一车了,他疑惑了个下,也没多想,又装着拉了回去;如此几个来回后,景父本来打算三个人好几天的活,愣是用了多半天就完成了。

  这当然是景乐克意控制的速度,若是他一个人干的话,恐怕五分钟就搞定,而且全部是干豆粒。

  因为老屋比较狭小,景乐中午歇息时就睡到了进门后的过道里。那把基本上没怎么用的马刀也被他悄悄放回了厅房的杂物堆里,也算物归原位了。

  七月中、下旬直到下午六点多太阳都毒辣辣的,今年更是如此,呼吸一口空气后感觉胸腔中都像烧着一团火。

  所以下午没有再出去,只是偶尔翻动一下暴晒在太阳下的棉花以及绿豆荚。

  不多时,豆荚便被晒得噼里啪啦地爆个不停,发觉豆子也干得差不多了,景父便要求堆起来用木棍将豆荚砸开,再用簸箕把豆子分选出来。

  景乐自然又接过了这个活。他开始像模像样地砸着,趁着没人注意,又将豆子从豆荚中采集出来后,单独堆到了一堆。等母亲拿着簸箕赶来时,只剩下了一小堆豆子与碎豆壳混合物,不到五分钟便分离出来了。而这时候,景乐的采集术熟练度已是高级4/10了。

  母亲拿起一粒豆子咬了咬,发现豆子已经干透了,于是和景乐将所有绿豆全部装袋,堆在了厅房里。

  棉花比绿豆干得更早,装进塑料袋中后,被单独放到了一个屋子中,因为怕火星,又怕受潮。

  景乐盘算了一下,一亩棉花种得再好,最多也就能卖一千来块,而且棉花的病虫害非常严重,光是喷农药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药钱,而且从播种到采摘,几乎都要人打理,实在是得不偿失。

  再算算其它作物同样如此。他现在更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拼命要往城里面挤,这就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

  景乐家的耕田还算好,都在平地上,而且还有两亩是水田,要是完全靠天吃饭,田地再贫瘠一些,饿肚子都有可能。

  想着这些事情,景乐也感到无奈,改变不了这种状况,那就想办法改变一下家里的情况。

  他首先想重新盖一院房子,让祖父、祖母以及父亲从这个狭小的院子里搬出来,宅基地都是现成的,划下来都有十多年了,就在六队的村口,只是家里一直没钱盖才拖了下来。

  如果盖在那里,宽敞是自然的,也远离了沟边的塌陷危险区,出入村子也方便了很多,而且还离外婆家近多了。

  景乐知道,十几年后,他们这个偏僻的村庄就会划入夏阳市的XC区,城市也扩张到了村子边缘到时候大量外来务工会在附近租房住,到那时出租房屋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宜早不宜迟,景乐决定尽快准备好料,以备农闲时候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