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面板 144谭伟女友与准岳母;充电时刻
作者:陌路慢行的小说      更新:2018-12-19

  景乐睡了约三个小时便被母亲叫醒了,他收拾了一番东西后骑上家里的八零摩托车去了外婆家,因为大舅回来了,所以今天就给外婆和大舅一起拜年了。

  值得一说的是,景乐一家人每年去外婆家的时间不是初二,而是初四,在这一天,外婆家所有的亲戚都回到来,正月初四也是过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不过景乐明天就要出发,所以只能今天过来了。父母亲和景娢、景妤仍旧到明天过去。

  在外婆家吃过午饭后,景乐又急匆匆地去了大姨和小舅家,最后又到高二时的班主任章行家坐了坐,等忙完回家之后,已经到了下午六点了。

  景乐又给俞欣打电话叮嘱了一番,让她练功不要松懈,如果时间再迟上一年,景乐会考虑带俞欣一起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谭伟便打电话催促景乐到市里和他汇合。景乐收拾了一下随身物品后,辞别家人去了市区。

  谭伟住的地方叫阳光小筑,说是小筑,其实是一个占地非常大的高层小区,景乐的车到了门口却被挡住了。好在提前给谭伟打过电话,没等多久谭伟便出现在了门口,看到景乐的车后先是一愣,随即又高兴起来,因为不用坐大巴去云岭市了。

  谭伟是拎着东西下来的,景乐打开车门后,这家伙一屁股坐在了副驾驶座,将景乐的护照以及证件丢过来后大咧咧地说道:“去云岭。”

  “你丈母娘呢?先把她接上吧!”景乐没好气地说道,这家伙也不至于连这都忘了吧?

  “呵呵,都在云岭市。”谭伟说着,又问道:“早上吃了吗?”

  “吃了。”景乐摇摇头,现在才想起来?他启动车后,沿着环城路上了国道,直奔省城。

  抵达省城时刚好十一点整,在谭伟的指引下,景乐将车开到了长干路的青梅小区,他将车停好后从后备箱取出准备好的礼品,过年时候无论上谁家,空手总不好看,他连红包都准备了不少。

  上了一栋多层楼房后,谭伟上前敲了敲门,一个年约二十八九的干练女子打开了门,见到谭伟后脸上泛起一丝笑容,将两人让进屋里后,女子一瞅景乐问道:“景乐,还认识我吗?”

  景乐瞅着女子有些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时一个年过五旬的妇人也从厨房走了出来,谭伟连忙叫道:“妈。”

  “哎。”妇人笑了笑,见到景乐后问道:“这就是景乐吧?”

  景乐连忙打招呼道:“阿姨好。”

  “嗯,快来坐。饭马上好了。”妇人客气了一声后又招呼女子道:“小柔,把做好的菜端出来。”

  “我来。”谭伟听后急忙赶过去,却被女子拉住了:“你陪景乐坐会吧。”

  景乐满肚子疑问地坐下后,谭伟笑道:“兄弟,怎么?还想不起来吗?还记得上次咱们离开云岭市的时候吗?”

  “是她?谭哥,真有你的,这么远都让你得手了。不过以后怎么办?两地分居可不是长久之际。”景乐这下想起是谁了,在经贸大学打了几个家伙后,他作为人证被警察带到了城东分局,谭伟接他离开时要下了一个女警察的联系电话,就是眼前这位了。

  “嘿嘿,这就是缘分。”谭伟得意道。还没等他再神气两句,女子端着两个盘子出了厨房,谭伟连忙上前接下。

  午餐非常丰盛,由此可见对方对谭伟这个准女婿还是挺中意的。饭间的闲聊中,景乐得知谭伟的女友叫沙小柔,准岳母姓连,经营着一家餐厅;沙小柔的父亲谁也没有提起,景乐只是个过客,自然不会去问什么。

  出发的时间定在凌晨四点,他们需要到云岭机场乘飞机赶往穗城,再转机飞往千岛国首府椰城。本来旅游公司的大巴会来接人,但这边一下子多了三个人,连姨干脆告知对方自行去机场算了。

  沙小柔母女本来想让景乐就在家里休息,景乐觉着不太方便,便以自己在工业区有宿舍为借口婉拒了。

  约好凌晨三点半到小区门口汇合后,景乐驱车离开。他并没有去手表厂,而是到了云岭市的大学城,在这里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书城,就叫大学生书城。

  书城中的书籍包涵了好多学科,理工类、文史类、外语类、医药类、农林类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景乐先是翻开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看了起来,精神力达到37点后,一页书几乎用不了半秒就能扫入脑海,加上超出常人一倍多的智力,可以说是秒懂也不为过。

  看完《本草纲目》后,景乐又拿起了《本草拾遗》,这是对前者的补充和纠正。

  “同学,我推荐你看看这一本。”旁边一个年约四十的男子拿出一本书递了过来。

  这时景乐已经换回了在沙溢村时的打扮,看起来像个学生,其实就是学生,所以对方称呼他为同学。

  “谢谢叔叔。”景乐下意识地接了过来,一看是本《中医入门必读歌诀》,他将两本书都拿在手上,翻了几页《歌诀》后发现,这正是他这个医学小白所需要的,于是也顾不上再搭理中年男子,席地坐下后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中年男子笑了笑,也拿了本书就地坐下。

  景乐三下五除二看完了《歌诀》,又翻起了《本草拾遗》,翻完后者后,想了想,将《歌诀》留了下来,又在中草药类的书籍中搜寻起来。

  “同学,看看这本吧。”中年人见景乐似乎有选择困难症,于是又推荐了一本《华夏药典》。

  对于善意的提议,景乐一直是从善如流,而且他又奉行开卷有益,于是又谢了一声后接过来读了起来。

  等他读完之后,中年人早走了。景乐将书一一放回原处,又在外语类的书籍区域转了起来,将一些常见的语种,如英语、普鲁士语、佛朗机语、倭语、高丽语等等通通拿了三件套:口语、磁带与词典。书是看得快,但学习语言需要听语音,所以不能现学,只能买下后抽空去学。

  不过学千岛国的语言是当务之急,但没有找到教材,他询问了一番后得知需要到云岭市外文书店去买,而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开门。景乐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

  找了个推车放入后,又在电子类、计算机类的书籍中转悠起来。这些书籍他以前有些基础,看这些的原因是想自己整台高性能的电脑出来,现在的机子处理器顶多是80486,与用惯了的高性能电脑相比实在是太慢了。

  这一看不要紧,比他刚才看医药类和挑选外语书籍用的时间加起来还多。直到晚上九点半,书城中的职员告知大家要打烊了,景乐才意犹未尽地收起了看了一半的《计算机接口技术》,将其也放入了购物车内。如果是网络时代,他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大量的知识了。

  趁着最后一点时间,景乐将一大堆外语书籍、磁带推向了柜台。

  “同学,需要出租车的话,书先放在这里。”景乐划完卡后,售货员关切地问道。

  “不用了,有纸箱的话给我一个,我自己扛走就行了。”景乐摆手道。

  “行,小葛,拿个大纸箱过来,再推个车。”售货员招呼着里面一个小伙。

  推车没有用上,小葛帮着将书和磁带整齐地码进纸箱并用胶带封好后,景乐两手一托,轻而易举地抱了起来,还腾出一只手说道:“大哥,姐姐,多谢了。”说着步履轻盈地走远了,看得两人目瞪口呆。

  景乐边走边瞅,很快到了一处僻静的巷子里,等出来时,已是两手空空,书籍全分类装进了统一规格的手提箱中,又收入了物品栏内。

  景乐仍没有去手表厂,而是在思贤小区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下了。吃过晚饭后继续他的充电大业。考虑到千岛国以前是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景乐将重点放在了这两种语言上。

  因为英语有底子,他只需要重温口语就行了,而荷兰语则刚刚开了个头。不过这个短期用不上,也不着急了。一直了过零点,景乐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一天的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