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隋风云 第十六章 练刀
作者:子非丘石的小说      更新:2018-10-05

  战场厮杀和江湖打群架是不一样的。

  战场上面瞬息万变,一支冷箭,一道无心的刀光都有可能要了人的性命。

  所以战场上的人一定要相互配合。

  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枯萎的大都是些普通的士兵,有选择的人一般不会以身犯险,所以当李建成看到徐世绩孤身一人闯入战场中的时候,他觉得难以理解。

  徐世绩在战场上身形飞快的移动着,而他手中的刀比他的身形还快。

  他手起刀落,血光就如同月光一样在场上流淌。

  李建成眉头紧锁,他也会武功,虽然没有裴行俨的功夫好,但是他看的出来徐世绩的刀法除了快以外并没有什么其它的亮点。

  但正是这一个快字,让他能在战场中纵横驰骋。

  张须陀看着远方喃喃道:“杀敌不用第二刀,这种刚猛的手法倒是最适合在战场上使用。”

  千军万马当中,招数越简单就越有效。

  李建成也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认为张须陀对徐世绩的评价是合理的,徐世绩适合战场,但恐怕也只适合战场,“他的刀法刚猛有余,却并无变化。在战场确实极为有用,但若是跟江湖中的高手过招,却就有些不足了。

  江湖中修炼柔劲,善用四两拨千斤手法的人不在少数,若是碰到这种人恐怕徐世绩难免会吃亏。”

  李建成见张须陀不置可否,便又补充道:“江湖中的高手虽然也有不少走的都是阳刚一脉,但正所谓是至刚易折,至柔易曲,唯有刚柔并济才是武学大道。”

  “刚柔并济…其实又何止是武学之道,天下大道恐怕莫不如此,”张须陀先是感慨了一句,随后又看着战场上的风起云谲说了起来,“不过道理虽然如此,但是要真正做到刚柔并济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李建成疑惑道:“莫非将军也做不到?”

  张须陀笑了笑,“老夫刚柔之力皆可使用,但是并济二字确实是做不到的,因为这已经超脱了武学的范畴,需要极大的智慧才能做到。”

  李建成闻言低下了头来,若有所思。

  张须陀又笑了笑,“没有千斤力何来四两拨,徐世绩凭自身力量已经做到了刚猛十足,将来只要练功的路子没有走偏,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听到张须陀这样说,李建成便开口道:“要不然我带一队人马杀入阵中,接应一下徐世绩?他毕竟不是军中之人,不懂的如何根据令旗变换,万一出了意外可就有些可惜了。”

  战场不是只靠个人厮杀就可以的,虬髯客敢说自己能出入万军丛中,那是因为他也懂得用兵之道。

  所以虬髯客如果孤身杀入千军万马当中,那就是武学和兵法的结合,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但是徐世绩不懂,所以李建成对他有些不太放心。

  张须陀哈哈一笑,彷佛并没有太在意的样子,“无妨,我看突厥那边已生乱象,支持不了多久了,就让他在那继续领悟刀法吧。”

  徐世绩的刀法虽然乍看上去是一成不变的,永远都是手起刀落,但是张须陀这样的高手却能从里面看出来他刀法的不同。

  从刚入战场到现在功夫虽然不大,但是张须陀却发现徐世绩的刀用的已经越来越纯熟了。

  李建成依旧眉头紧锁,他仔细端详起了双方的阵势,却并没有看出张须托口中的乱象。

  张须陀见李建成不明所以,解释了起来,“从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来什么,但我观突厥令旗挥动的时候,已经带上了几分犹豫的意味,所以用不了片刻这仗应该就能打完了。”

  李建成立即又仔细端详起了突厥将旗的变化,可惜他仍然看不出任何端倪,最后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满心敬佩,“将军果然用兵如神,建成佩服。”

  张须陀却是哈哈一笑,“这不过是经验罢了,建成年纪轻轻见识已经不凡,我看将来的建树必定比老夫要高。”

  李建成只能苦笑,如今自己家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又何谈建树。

  张须陀似乎看出了李建成心中的无奈,他若有深意的说道:“此次老夫追讨杨谅,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一仗,本不需要你们跟来。但是圣上还是安排了你和宇文智及随军出征,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我大隋锻炼下一代的人才,只不过宇文智及的表现实在是另老夫有些失望。”

  看着眼神依旧有些黯然的李建成,张须陀又继续安慰道:

  “自从你祖父李昞去世之后,你父亲李渊就开始韬光养晦,如今他被圣上升为了卫尉少卿,官职虽有提升,但实际上却已经不在有什么实权。

  但是你一定要清楚一点,我和你父亲这一辈的臣子当中,该受到圣上信任的已经受了信任,该受到猜忌的也已经受到了猜忌。

  但你们不同,你们是大隋的下一辈,是大隋的明天。

  所以眼下正是你们表现的时候,李家,裴家,宇文家虽然都是门阀,虽然圣上如今也确实要削弱门阀,但是他要削弱的是宇文智及那种纨绔子弟,而不是有才能又能为我大隋所用的优秀人才,你懂了吗。”

  李建成闻言立即茅塞顿开:“多谢将军,建成懂了,将军这番话建成必将铭记于心。”

  李建成懂了,张须陀也懂了,但是他们懂的是道理,却不懂杨广。

  终于突厥人已经感到了自己的不支,开始逐步退却,张须陀也并没有再指挥大军顺势挥杀。

  他要的只是要给突厥一个警示,而不是真正的开战。

  启民可汗原本就是先帝杨坚扶持起来的,如今先帝去世,先帝的儿子又起兵造反,突厥人也不过就是想要试试这趟浑水罢了。

  既然仗打赢了,剩下的事情只要交给朝堂上那帮人去处理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所以张须陀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早在突厥还没有退却的时候,杨谅就已经龟缩回了马邑,他怕了,而萧摩柯、王頍则是累了。

  张须陀没有攻城,只是派人进去传了一封暗信进去。

  突厥退却之后,徐世绩也随着裴行俨来到了大营里面。

  张须陀看了看徐世绩,哈哈一笑,“小兄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徐世绩淡淡一笑,他自然不能和张须陀说,我其实只是过来练练手的,没别的意思……

  于是他只能这么回答:“突厥犯疆,我辈既然遇见岂能坐视不理。”

  张须陀点点头道:“嗯,好一个岂能坐视不理,不过你既然有此觉悟,何不…”

  不等张须陀说完,徐世绩无奈截口道:“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但如今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怕还是要辜负将军的一番好意。”

  张须陀无奈道:“无妨无妨,对了汉王明日就要开城受降了,我大军也会明日入城,你和你母亲赶紧收拾收拾,明日可以随军一同进城。”

  徐世绩略感诧异,“杨谅投降了?”

  在徐世绩看来,投降和拼死一战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的,既然没有分别为何不拼一次呢。

  张须陀道:“不错,其实圣上早就有了旨意,擒拿汉王之后只是带回长安软禁起来,他毕竟是圣上的亲兄弟,并不会真的要他的性命。我最开始之所以不将圣旨取出,只是为了看看突厥的反应罢了。”

  徐世绩有些愕然,那个传闻中荒淫无道,更以残暴著称的杨广也会顾念兄弟之情?

  徐世绩摇了摇头,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随即他又想到自己还答应了虬髯客的事情,于是他想了想说道:“张将军,我眼下在塞外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做,可否先安排人护送我母亲入城,等过上几日后我再去城里和母亲汇合。”

  张须陀轻轻皱眉,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什么便答应了下来。

  军队打了胜仗自然要犒劳大军,但徐世绩却并没有留下。

  这半年来他虽然坚持吃肉进补,但是那是为了补充元气罢了,他本身并不是一个贪享口腹之人,而且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战,自己若是迟迟不回家,徐母又该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