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驸马 第七十五章 赵顼的疑惑
作者:恶俗钢铁的小说      更新:2018-10-13

  “什么?这个月版权税居然收了两万贯?哈哈,没想到现在漫画居然有这么大市场,高栋梁他们干的不错啊。”

  御书房内,赵顼正美滋滋地看着记录奏折,上面长长的数字是那么的讨喜,比什么文字都美妙。

  “陛下,不仅仅是如此,由于漫画行业的影响,开封府周边造纸业,制墨业也同样发展的很快,今年以来,城外已经是多建了三座造纸厂和一座制墨厂,皆为民办,税入也有千贯一月。”三司使薛向报告说道。

  薛向之后,王安石非常默契地紧跟上柬:“陛下,如今新建起的厂子正缺人手,正好可以接纳部分裁军,可从城东厢军第十三营裁除冗军三千。”

  赵顼想也没想,直接回答:“准奏!”

  新法旨在革除大宋三冗弊端,王安石上任同平章事后就一直在进行这项工作,只是这项工作很得罪人,也不好做,厢军除籍之后的着落是个难题,若是处置不当,他们很可能会再次变回流民,甚至是哗变造反。

  同仁馆在这半年之中接收的厢军工人都陆陆续续开始脱离军籍,可以说是帮了新党一个大忙,但这也不过才数千人,相对起大宋百万冗军,实在是杯水车薪。

  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虽然王安石很有魄力,但裁军过程依旧阻力重重。

  赵顼不由得感慨说道:“哎,若是这漫画市场能立刻拓展到天下州府该多好,到时候怕是数十万厢军都能落实后路,税入也能多上几倍。”

  薛向笑着说:“陛下,除去开封府,西京南京皆是已经打开了市场,只不过漫画还都只是从开封运去的,不过漫画在哪里都很受欢迎,若是市场能一直保持下去,于开封之外建立分厂是迟早的事。”

  “好,好!西京南京的漫画行业要尽早扶持起来,若是高栋梁他们力所不能及,那就办几家官办漫画馆。”赵顼感到非常兴奋。

  漫画行业现在虽然才起步,体量没那么庞大,但在赵顼看来已经是最有潜力的那只能下金蛋的母鸡了,所以迫切地想要把这只母鸡养大。

  “陛下,不可再盲目扩大漫画行业了!”

  赵顼正在兴头上,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可是发现说话的是王安石,赵顼立刻将自己的不悦掩饰起来,问道:“先生,缘何如此说道?”

  王安石顿了顿,说:“陛下,如今漫画产业繁盛,开封府包括周围州府的雕版工几乎都被高价聘请去漫画出版社刻漫画雕版了,寻常书坊都已经聘不到雕版工了,传统印书产业被严重挤压,开封府这几个月已经几乎没有传统书籍出印,便是开封学子买的书都要去洛阳进货,连朝廷的邸报也因此受到影响,若是再任由漫画行业扩展,怕是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这本是旧党用来攻讦漫画产业的说辞,可是现在连一手扶持起漫画行业的王安石都这样提了出来,由此可见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赵顼一脸的纠结神色,如今漫画行业这么红火,而且还处在上升趋势,他如何能够舍弃,可是相对的弊端也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他一时想不到两全之法,只得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王安石说:“目前的两全之策便只有暂时限制漫画行业扩张了,问题的症结在于雕版工数量有限,不过其高额的待遇必将会催生一大批新的雕版手艺人。陛下只需忍到那个时候,便可再大力扶持漫画行业的发展。臣听闻,王诜目前已经在办学培养新的雕版手艺人了。”

  “哦?王诜不好好画漫画,居然搞起办学来了?难怪最近他的风头都快被名声鹊起的月下灯笼给盖过了。”

  赵顼轻轻摇着头说着,随后思忖了片刻,叹了口气,说:“也只能依先生所言了,科举是兴国之本,书籍更是重中之重,总不能因小失大,让开封学子没了书读。这件事便由先生去办吧。”

  “臣遵旨。”

  待到王安石和薛向离去之后,赵顼才悄悄地松了口气,把之前仓促藏在奏折堆之下的那本漫画取了出来,兴致索然地翻了两页,说:“这《狄青传》不是挺有意思的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完结了?李宪,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李宪恭敬回道:“陛下,这月下灯笼是高栋梁旗下礼云馆之人,《狄青传》之前一刊销量不好,该是腰斩了要出新作了吧。”

  “这样就腰斩了?高栋梁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对了,话说高栋梁不是和王诜一起办同仁馆的吗,怎么又建了个礼云馆?”赵顼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宪答道:“高栋梁早就和王诜分了家,出来自立门户了。听闻同仁馆内,王诜一人就占了大半份额,应该是利益分配上起了矛盾吧。不过如今礼云馆却是比同仁馆红火的多,王诜久未出新作,同仁馆这下怕是要被甩下了。”

  赵顼挑了挑眉头,有些失望地说:“还以为王诜是个勤奋之人,哪曾想放他出狱之后就是这般懈怠,都快两个月了也才画了半话内容。这人确实有才华,但实在是懒惰了些,将来怕是要不断被新的漫画家超越了。”

  “官家,也不能这么说,王诜出狱之后花了很多心思在办学之上,那间学院听闻非常特殊,全是免费收的同仁馆做工之人的孩子,除去经义之外还教雕版漫画等诸多手艺,此着实是善举。”李宪有些私心,替王诜说起了好话。

  “哦,寻常办学育人皆为科举所用,没想到王诜却是另辟蹊径,为了培育更多的雕版工居然这样花心思,倒是替朕分忧了。”赵顼点头说着。

  李宪见赵顼心情还不错,立刻添火说道:“官家,这间学院不仅如此而已,这段时间风靡的《天竺数算经》便是这间学院的几位先生研究出来的,民间纷纷效仿使用,连三司都开始在有些地方运用那些实用简便的天竺数了。”

  “什么?《天竺数算经》居然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赵顼听到了那本可怕算经的名字,声音都是一颤。

  他的算数并不算差,可是最初接受起这些全新的数字之时却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服输的赵顼还抽空花了好些功夫在这本算经之上,可惜最终也没理解多少,里面一些高深的地方他现在想起来都是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啧啧,我想这部算经怕是跟王诜也脱不了干系。此人着实让人看不透彻,原本只是个留名风月场的纨绔,可是这半年来却是完全变了样,折腾出了几样新奇事物了,还都是利国利民之物,莫非他其实是个经世之才?”

  赵顼自言自语地说着,随后转向李宪,说:“你去那间学院看看,若有什么发现,回来向我汇报。”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