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集2018 《伊娜,Yina》大纲
作者:深秋梧桐89的小说      更新:2018-11-19

  《伊娜,Yina》(小说大纲〔10月23更新〕)

  一、主旨:一场青春记忆,一段难忘理想之恋,没有对与错,青春本就如此。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娜,也只是理想中的人儿,可望而不可及,宛如水中伊人,可遇但不可求。理想与恋情,出路与爱慕,是否就是鱼和熊掌?其实并不然,只能是因人而异,因人而论。在吴桐的世界里,并没有不可兼得的观念,只有孰重孰轻的说法。伊娜,本就是吴桐理想和爱恋的综合体,既是鱼也是熊掌,只是不同时期,偏重不同而已。

  在吴桐还是一个无所事事,毫无目的,浑浑噩噩的少年之初的时候。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不需要考虑出路,恋情与爱慕占据了他的整个内心。当吴桐感觉浑浑噩噩的日子十分无聊之后,于是开始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也就开始计划着出路的事情。此时的吴桐是隐忍着爱恋之心,只为那自以为的前途盲目的追逐,盲目的开始就注定要走更多的弯路,梦还没做完,路就到头了,毕业了,所有的美梦一击即碎,所有的幻想不攻自破。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

  诚如先生所说,要做梦就做目前的梦,不可做将来的。吴桐的梦一直都是一个将来的梦,一个不切实际、幻想成分多的梦,破碎也只是早晚的事。梦碎了,但是人却不愿意醒来,醒了也就回不到梦里去了。所以吴桐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让那已经破碎了的梦继续沉睡,这一沉已是五只年,毕竟是早已经醒了,睡得太久也实在太难受。

  于是今年,当所有幻想都沉甸不见之后,那一颗最初的心却还在跳动,最初的梦依然喘有气息。实在不忍心看着这颗最初的心孤苦难受,也就决定与它并肩作战,然后带着它燥动起来,这一动就是将近一年,也不懂这是将来之梦还是目前之梦,但是已经又开始做了,也就只能去做了,做得完不完整,做得够不够好,吴桐也是无从知晓,也管不上出路不出路的事情了,或许也还是在盲目的做着这诳梦。

  ——————————————————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纯文学中的小说体裁讲究纯粹性。“谎言去尽之谓纯。”便是所谓的“纯”。也就是说,小说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能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小说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小说的纯粹性是阅读者最重要的审美期待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光是小说,整个文学的纯粹性逾来逾成为整个世界对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核心。

  二、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1)小说的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体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3.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小说的写作技巧

  1.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身份、相貌、体型、穿着。

  正面描写:作者描述主角。侧面描写:小说中的角色描述主角。

  2.叙述

  ⑴时间先后顺序

  分叙同时发生的事

  ⑵倒叙(回忆)

  ①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回忆的方式讲原因,揭开谜团。

  ②触景生情或触事生情,从而回忆过去。有时因物是人非而伤感。

  ⑶插叙(支线剧情)

  ①插在开始:前奏,交代故事背景。

  ②插在中部:为主线剧情做铺垫的支线剧情。

  3.抒情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话中含话、口是心非、借事喻事。(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4.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有矛盾,所以才要努力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中,事物得到发展。

  矛盾的产生、维持、延长、消除。

  如果矛盾早早解决,故事也就早早结束了,所以需要维持、延长矛盾。

  5.伏笔

  伏笔为以后的剧情做铺垫,制造一个“原因”,目的是为了产生以后的“结果”。

  @逐渐清楚

  设置谜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揭开谜团。

  开始不理解的话语,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的理解。

  @梦境:

  从中得到启发。

  读者以为是真事,后来知道描写的是梦。

  @中断:先把某件事说一半,不说另一半,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说出另一半,成为完整的事。

  6.配角

  (1)正面配角:

  ①能力和主角互补,帮助主角完成事情。

  ②主角完成事的必要条件或中间人。

  2).反面配角:

  ①敌人,制造矛盾。

  ②竞争对手。

  正面配角也可能变为反面配角,而反面配角也可能变为正面配角。

  7、修辞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借代:用一个事物相关的其它事物来代替这个事物。(比喻强调“喻”,借代强调“代”)

  拟人:用人的特征来表现物。

  拟物:用物的特征来表现人。

  夸张:扩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

  呼应:写了一个事物,后面又出现这个事物。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衬托: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粘连:描写甲事物的词也用于描写乙事物。例如:别看我耳朵聋,可是心不聋(“聋”从耳朵转移到心)。

  移就:本来描写甲事物的词,转移到乙事物上,而不用在甲事物上。例如:张三向李四伸出善意的手(“善意的”本来要修饰张三)。

  排比:结构一致,语气一致,意思相关。

  对偶:结构一致,意思相对或相反。

  顶针(又称顶真):前一句话的结尾词作为后一句话的开头词。

  欲扬先抑:要说一个事物好,先说这个事物不好的方面。

  引用:引用名言名句。

  (4)小说的特点

  1.价值性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2.情节性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环境性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4.发展性

  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爱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当时是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

  5.纯粹性

  纯文学中的小说体裁讲究纯粹性。“谎言去尽之谓纯。”(出自墨人钢《就是》创刊题词)便是所谓的“纯”。也就是说,小说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能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小说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小说的纯粹性是阅读者最重要的审美期待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光是小说,整个文学的纯粹性逾来逾成为整个世界对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核心。

  (5)内容题材

  1.神话小说

  借助神话的表现形式或以神话为题材内容的小说,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口头创作,当时出现大量的“用想象或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远古神话,实际上这就是人类创的神话小说。

  2.武侠小说

  也可称为武打小说,金庸为代表,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励志小说。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舶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小说发展出现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以及鸳鸯蝴蝶派;1930年李寿民开始在天津的《天风报》以还珠楼主为笔名连载长篇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自此东南亚刮起了一股武侠风。

  3.仙侠小说

  仙侠的雏形与诞生,可以说起于武侠,却更盛武侠。早在民国之前,武侠更具实,而还珠楼主引入虚后,后来作者则受之启迪,半虚半实化,从而进入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尽管武侠文化到后期,风格也是越来越向仙侠靠拢,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创作,不过当时没有受到其他武侠作者重视,以致仙与侠一直脱离,直到《灵仙侠世传》的出现才正式的融合了仙侠。

  4.侦探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是指在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带有足够的线索让读者可以推理出结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说中的“侦探”来推导出结局的小说。发展早期是受西方影响,而出现《霍桑探案》,当代摆脱西方影响的作品是《游戏侦探集》的出现,而刑侦严格上不算入,因为刑侦无法批判现实,只是为了当权者服务。

  5.探险小说

  它是以各种不寻常的冒险事件为描写的中心线索,主人公往往有不平凡的经历、遭遇和挫折,情节紧张、冲突尖锐、场面惊险、内容离奇。西方比较盛行,国内《游险记》与《寻龙诀》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点热度。

  6.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通常与军事小说不分家,严格说历史小说主要是以史实记录为蓝本,重新记述刻画历史人物和事件。网络上出现的历史小说大多是使用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小说。

  7.言情小说

  包括很多,如后宫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园文等,以描述恋爱感情为主题。

  8.科幻小说

  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幻想的小说,并非凭空捏造。

  9.恐怖小说

  以情节或者语言以达到让读者恐慌的目的。

  (6)主义流派

  古典主义小说、讽刺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

  (7)表现形式

  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对话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三、主要人物及关系:

  容量性: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韦伊娜〔Yina〕(女主)

  吴桐〔Bill〕(男主)

  思玲老师(男主启蒙老师)

  黎昕(男主十几年老友)

  孙正泽(男主初中、高中密友)

  海哥(男主初中时期好哥们)

  林欣妍(女主高中闺蜜)

  夏岚(男主柳市朋友)

  许晓静(男主高中同学)

  邱慧澜(男主高中同学186班)

  李雅楠(男主高中同学189班)

  韦丹婷(男主大学同学)

  梁静琪(男主北海朋友)

  宋雅琳(女主初中同桌89班)

  韦琪丽(女主初中同桌90班)

  待整理……

  四、小说主要地点及时间

  环境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南乡(女主、男主所在乡镇)

  (2002年9月到2005年9月)

  南乡中学(初级中学,女主、男主共同的初中)

  (2002年9月到2005年7月)

  南乡89班(女主、男主初一、初二时班级)

  (2002年9月到2004年7月)

  南乡90班(女主、男主初三时班里)

  (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北合村(女主居住的村子)(1990年~)

  隘村(男主居住的村子)(1989年~)

  宜县(女主、男主上高中的县城)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

  宜县一中(女主所上的高中)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

  宜县高中(男主所上的高中)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

  宜县一中190班(女主高一时的班级)

  (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

  一中191班,文科班(女主高二、高三的班级)

  (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

  宜县一中文(1)补习班(女主补习时班级)

  (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

  宜县高中186班(男主高一时班级)

  (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

  宜县高中189班,理科班(男主高二、高三班级)

  (006年9月至2008年7月)

  宜县高中理(2)补习班(男主补习时所在班级)

  (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

  桂西省(女主、男主所在省份)

  (女主:1990~至今)

  (男主:1989~至今)

  南市(女主上大学时的城市)

  (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

  桂西财院(女主所上的大学)

  (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

  会计审计学院(女主会计专业学院)

  (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

  会计系(女主会计专业所在系)

  (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

  北海市(男主上大专的城市)

  (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

  北海职院(男主所在职院)

  (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

  北职电信系(男主所学专业的系)

  (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

  计算机软件(1)班(男主大专时期所在班级)

  WJ(男主毕业后的单位)

  (2012年12月~至今)

  WJ—鹿州培训所(男主单位的负责业务培训单位)

  (2012年12月~2013年4月)

  WJ—融江分单位(男主培训完分到的第一单位)

  (2013年4月~2013年5月)

  WJ—南城分单位(男主从融江调入的单位)

  (2013年5月~2015年8月)

  Wj—东城(柳市单位)(男主从南城调入的单位)

  (2015年8月~至今)

  通信科:(男主在东城单位的科室)

  (2015年8月~至今)

  SC财政所:(女主现在所在单位)

  (时间不详)

  四、小说架构(字数:预计40万)

  小说时间:从2002开始到2018年结束了,时间跨度十六年。

  小说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雪〔因雪结缘〕(初中:2002~2005)约10万字

  第二部分:信〔因信续缘〕(高中:2005~2009)约10万字

  第三部分:照片〔因照片而决裂〕(大专:2009~2012)约10万字

  第四部分:小说〔因小说而追忆〕(现在:2012~2018)约10万字

  四、小说结构及大致情节

  情节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第一部分,雪:吴桐对伊娜的初中回忆,伊娜与吴桐的少年往昔。

  梦中梦,回忆里的回忆,日记本里的记忆。1万字关于电影、书信、互联网的感触引发的昔日回忆是小说的开篇,也就是前三章,《雨夜,回忆(上、中、下)。这一万字的回忆也是吴桐7日在雨夜里的记忆,其中五千字发表朋友圈的感触写于七日的雨夜。

  8日、7日、6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出来。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一共八章,即:第四章日记(一)、;第五章广播;第六、七章音乐(上、下);第八章日记(二);第九章漠河;第十章七夜雪;第十一章小说。

  8日、7日发生的所有事情是8日晚写的日记,即为日记(一)的内容,第四至七章。9日、6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是9日玩写的日记,即为日记(二)的内容,第八至十一章。

  在九日雨夜里整理这些日记的同时,也就决定用这些已经记录好了的文字,作为我小说的开头部分,3.5万字的开头,一直困惑于这个怎样去写这小说的难题也是迎刃而解。我的这一部小说,也终于是把开头写了出来,万事开头难,只要头一开出来了,思绪的洪水就泛滥了,这小说也就开始慢慢进入正题。

  通过一连串的回忆铺垫之后,小说开始进入正题。伊娜与吴桐开始相遇、相识、相知。相遇在开学之处,相识有近一个学期,然后期末的时候,在1月6日的雪天里相知,彼此也都有了感觉,也不再是吴桐的单恋,伊娜也已经开始向敞开心扉。一共

  七章内容,也就是第十二章至第十八章。即:第十二章曾经的歌;第十三章南乡的雪;第十四章伊娜;第十五章雪人;第十六、七章雪仗(一、二);第十八章还是忘不了。

  也正因为有那一场雪,才有了后续故事的展开,才有了初中少年的情愫纠葛。才存有一件又一件的回忆,那一年的雪,对整个故事来说,应该算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因雪而结缘,有缘才有了故事。(后续情节,待续)

  第二部分,信:吴桐与伊娜高中的通信。

  第三部分,照片:伊娜的照片,吴桐的痛苦。

  第四部分,小说:写小说,忆伊娜,反思这些曾经流逝的时间。

  五、结局

  结局1(八月初定)

  我:最近还好?

  娜:还可以罢,你呢?

  我:在柳州上班,每天都准时打卡……

  娜:嗯,也挺好的。

  我:额,每月也总是拖着发工资,但每月也总会发,所以也饿不了。

  娜:做什么的。

  我:在一家公司的通信部门,做通信维护,网络维护,服务器维护之类……

  娜:哦

  我:今年年初,宣传部门缺人,有时也会被安排写写稿件……

  娜:还会写东西?

  我:现在还看小说吗?

  娜:早就不看了,那都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

  我:嗯。也是趁年初的这次安排,开始写了小说。

  娜:写小说?

  我:嗯,写中学的事。

  娜:中学?

  我:是的,也写了些和你有关的内容。

  娜:噢

  我:初稿已经是完成了,这个月刚写完。

  娜:嗯

  我:预计是十月份投稿征文比赛,还有两个月呢……

  娜:嗯

  我:这边联系你出来,就是事先想征询一下你?

  娜:征询什么?

  我:投稿以后,根据征文主办方的要求,入围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作者只有署名权。

  娜:嗯,然后呢?

  我:我是说万一……万一这样的事情,虽然很难实现,但也总会有一丝可能……著作权不归我之后,这本小说里的内容,也将不再与我有关,里面的故事也不再是我写的故事,我也就无权对里面的内容做任何更改……明白吗……

  娜:噢……

  我:有问题吗?

  娜:结婚了吗?

  我:还没……

  娜:干嘛不结婚?

  我:等你嫁出去了再结。

  娜:傻瓜……

  我:噢……

  结局(10月20日)

  今年8月份给小说写了一个初定的结局,最终吴桐和伊娜还是见面了,但是见过面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也已来到了十月,由于工作忙碌的缘由,小说最终也没能定下稿来投出去。现在不是很忙的季节了,又可以开始继续回忆了。也就给小说换了更贴切的个名字,又开始边改边写连载了出来。

  最近有朋友和我谈论了关于小说结局的事情,然而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我现在都还不懂,或许会是8月初定的结局,最后伊娜赴约了吴桐邀约,在咖啡厅里会面了。就在前几天吧,家里又开始唠叨相亲的事情,听到了一些事由,忽然间就想到了之前写的这个结局。然后再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个结局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吧,最起码伊娜和梧桐见面了。如果说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算不上是团圆罢,见过面之后会怎样,谁又会知道呢。

  但是最近的隐隐约约感觉是,伊娜和吴桐的结局更接近下面这个,也就是两个人永远也再见不着了,伊娜最终还是不愿再见吴桐,也没有去咖啡厅赴约。最后是吴桐一个人孤独的坐在咖啡厅里,翻看着已经写好的小说,又开始孤独寂落的陷入对娜的各种回忆中去。

  或许也是没有结局的结局……这个就更凄凉了……这个情况应该是小说写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就戛然而止了,停笔了……从此也没有结局的结局半部小说了……想想也是挺凄凉……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存在……未来的事情……又有谁能预知得出来呢……

  ——————————————————————————————

  结局2(10月20日)

  时间:2019年2月14日20:00

  地点:宜县左岸咖啡

  人物:吴桐

  今天是2月14日,对于情侣们来说倒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对于吴桐来说,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虽然和情侣们的特别很不相同。因为今天是吴桐约娜在咖啡厅见面的日子,为什么选择今天,翻开日历一看,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九,都在忙着各样杂七杂八的事情。基本是没有什么空闲,初十以后才有个人的时间。

  到底要不要约娜出来见见面,吴桐从还没放年假前就开始挣扎了。最终日子是一天一天耗了过去,已经到了2月14日了,要是还不邀约的话,过完元宵节又要返回柳市上班,下次什么时候能回到宜县,自己都不知道。

  大年初九,吴桐翻看这手机里的日历,终于也是下定了决心。翻看一遍手机通讯录,自己倒是忘了,一直以来自己一直都没有娜的联系方式,之前也是托朋友询问过,最后也是无果而终。无奈也只得打开微信,再找朋友帮忙,替我转达我的邀约。内容也简单,就是几个字,就是希望能和娜再见上一面,时间是2月14日,晚上八点钟,地点是宜县的左岸咖啡厅,有些事情想和她聊一聊。

  七点半,吴桐一个人到咖啡厅门口,张望了一下咖啡店的招牌,霓虹灯不停变幻着颜色。情人节,街道的情侣热热闹闹,也更是突显出了吴桐的孤独。吴桐手里拿着一本书,看起来是新的,他跟着走在前面的几对情侣一起走进了咖啡厅。上了二楼,找了一个靠窗可以看到街景的位置,这是一家比较安静的咖啡厅,环境也挺好,播放的音乐也很合我的感觉。

  服务员见到位置上的吴桐,也跟着过来,问道:“先生,是和女朋友一起吗?”

  吴桐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应了一声:“等人而已……”

  “噢,请问先生几位呢,需要现在点餐吗?”

  “额,先给我一杯咖啡吧。”

  “先生,需要什么咖啡呢?我们这里有招牌的左岸咖啡,也有蓝山、摩卡、拿铁、卡布基诺……”

  “那给我来招牌的咖啡吧”

  吴桐听得是一头雾水,其实吴桐对咖啡是一窍不通的,也不喜欢喝这些东西,他觉得味道实在很不好。并不喝得出那些高雅人士喝出来的感觉。然而来这样的地方,不点一杯了话,又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吴桐之所以会选择在咖啡厅,是因为实在是不懂还有什么比较安静的地方,比较适合两个人坐下来聊天的去处。

  在和服务员的交谈中,时间也是已经悄悄的来到了八点,是吴桐约伊娜出来的时间。此刻的吴桐心里是十分紧张,抬头看了看咖啡厅,确实是很安静,除了刚才和走在吴桐前面的几对情侣外,好像也没有看到再有人上来过。吴桐在扫视完咖啡厅之后,眼睛一直停留在楼梯口,期待着有人上来,又害怕上来的人会是伊娜。就是这样一种焦灼的矛盾在充斥着吴桐的内心。然而,吴桐最害怕的还是伊娜不会来。

  在吴桐出神的一会,服务员已经把咖啡端了过来。

  “先生,咖啡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请慢用。”

  我简单的回了一声:“谢谢。”

  服务员的态度是十分的友好,好像也看到我望着楼梯口的心情。

  于是关切的说道:“先生等的朋友,还没过来吗?”

  出于礼貌,我应了声:“嗯”

  服务员也没有再说话,只是把一包纸巾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就走了。纸巾的包装袋上写有宣传语,颇有诗意的感觉,“喝咖啡是一种心情,左岸是一个方向,很久不见你,我在左岸咖啡厅。”

  吴桐定定的看着短短的几行字发呆,心里的紧张是慢慢舒缓了下来。嘴里嘀咕着:“确实是很久没见了呢?或许上来时都认不出人了,但是她会来吗?”

  时间已经是八点半,已经过来半个小时了,然而始终没有看到楼梯口有人上来。吴桐的心情开始低落了起来,但是心里还是有有所期望的。他只是扭了头,望了望窗外的街景,灯火酒绿,热闹得很,行人络绎不绝,情侣更是不计其数,看着街上一对对牵手的情侣,吴桐才想起来,原来今天也是情人节噢。然而却与自己并没有任何关系,吴桐坐在这咖啡厅里,等待的人,已经是将近十年未曾谋过面。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倘若见面时,吴桐都不知道如何称呼,老同学?老朋友?还是伊娜……或者娜……

  然而吴桐还是鼓起了勇气,向伊娜发出了邀约,只是因为从年初开始,吴桐一直都在写一本书,书是在年前的时候已经定稿写完了,也托了朋友帮忙装订成了册,也就是吴桐进咖啡厅是手里拿的那本。起初想写点东西,确实是没有想过要与娜再联系的,也只是想写下一些自己这些年,一直积压在心里始终不能释怀的东西。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后来又看到一些征文比赛的公告,也就起了想投稿的愿望,投稿也是有所不一样的要求,因为小说里有写到和娜有关的内容,虽然都是一些陈年往事了,但是捡了出来写,若果是自己留存的话,或许也就永远的存在书里了。但是要是投了出去,就又有所顾忌,所以也就想约娜出来,坐下来一起聊聊,征询一下她的意见。然而这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吴桐的一厢情愿和自作多情的顾忌而已。

  此刻吴桐转过头来,还是定定的看着楼梯口的方向,时间已经是来到九点半钟了。还是没人上楼,吴桐也已经开始流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来了,吴桐把眼神收了回来,盯着桌子上的小说《伊娜,Yina》,或许就是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了罢。吴桐拿起了桌子上咖啡,小喝了一口,也只是想润润嗓子。然后把咖啡放下之后,就拿起了小说翻了起来,四十万字的小说,打印成册之后,也还是挺厚实的,要看完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呢。吴桐就这样边喝着左岸的咖啡,读起自己写的小说来,久不久的傻笑一下子,然后又端起咖啡,小呡一口,接着继续看着小说,看得不多久又傻笑了起来。但是也总会时不时的望着楼梯口,但是期待的心情已经是逐渐熄灭了。

  吴桐就这样在咖啡厅里,打发着这等待着娜的时间,不知不觉的时间已经是到了十一点钟,吴桐端起咖啡往嘴边里送的时候,半天没感觉到有咖啡,原来是咖啡自己喝完了。吴桐叫了一声服务员。

  服务员来到了桌子傍边,已经是换了另一个人了,不是最初接待我的那位服务员了。

  服务员问道:“先生,还需要填咖啡吗?”

  我点点头,说:“还是一样的。”

  服务员说了一声“好的”以后,就把空的咖啡杯撤走了。

  在服务员车子杯子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桌子上的那包纸巾包装袋上的几行字:““喝咖啡是一种心情,左岸是一个方向,很久不见你,我在左岸咖啡厅。”

  再次看到这字,已经不是刚刚开始的心情了,只得苦笑了起来,或许就到此为止了罢,好久不见你,我在左岸咖啡厅,然而最后还是没能等到你的到来。没过多久,服务员把我的咖啡端了过来,放在了原来的位置,也正好把这纸巾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转移到了小说上面来,不由的想起了一些伊娜的事情来了。四月份的时候,吴桐试图通过朋友能取得到娜的联系方式,然而最后并没有入愿,之后吴桐也没再打听娜的消息了,只是专心的投入到了写作当中。既然娜不想给,自然也该有她的原因。然而也从朋友那里知道了娜的一些信息,在宜县上班,目前也还没有结婚,也不懂是否有了男朋友也不详情。从四月份打听到了这一点消息后,到了六月份就开始忙起工作来了,写作的事情也一直搁置在一边了,关于要娜的联系也没时间去处理了。从六月份也一直忙到了九月份,然而九月初却接到通知要来南市集训,五个月的时间呵。

  来到南市之后,除了上课学习,其他课余的时间也还算宽容,于是又开始写起小说来了。也就是现在坐在咖啡厅里读的这一本,也是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整理修改,最终在集训集训的时候定下稿,最后也托了南市的朋友帮忙打印成册。现在才得以带在身边翻读了起来。

  此刻翻着这小说,又想起了四月份的事情,或许吧,娜就这样永远的不会再出现了吧……然而我又能怎样呢……我再次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十二点了。我起身去了一趟厕所,返回来时,看见服务员站在桌子傍边。

  服务员看见我走了过来,轻轻的说到:“先生,我们这里十二点半打烊了,我看到这里没人了,所以过来看看。”

  在服务员说完之后,吴桐说到:“嗯,好的,我明白了。我再坐一会就走。”

  虽然吴桐不愿意接受这个事情,但是娜是不会再来已经是铁定的事情了,他想再坐一会儿,也只不过是心中的那一点余念还没有全熄灭。但是时间还是无情的消逝了。十二点半,服务员再一次来到吴桐的桌子傍边,提醒了吴桐,他们打烊了。

  吴桐站起了身子,向柜台走了过去,服务员拿了我的账单,跟着一起过去。来到柜台时,他把账单替给老板。老板结算了一下,给我报了消费金额。我把信用卡从钱包里拿了出来,替给了老板。然后张望着柜台的布局,等待着老板把我卡还回来给我。

  老板弄了几分钟之后,把卡还给我了我,并亲切的说:“如果喜欢这里的话,欢迎下次再来。”

  听到老板说的下次再来,吴桐莫名的留下了一个念想。于是对老板说:“老板,我这里有一本小说,你能帮保存在这里吗?明年的今天晚上八点钟,我再过来,继续读这一本已经读到了一半的小说。”

  老板一脸疑惑,说到:“这样好吗?”

  我和老板开始攀谈了起来,也把我今天来咖啡厅的的原委和老板详细道了出来,最后老板终于同意了吴桐的请求。吴桐看了看时间也已经是一点钟了。

  吴桐开口到:“老板,你们这里的纸巾,能再给我一包吗?”

  老板:“可以的,多的是,随便拿。”

  于是我从柜台的盒子里抽出一包,和老板道了再见之后,就向楼梯口下了过去。下了楼梯,走出了咖啡厅的大门。街道上已经是有所安静了,但是很冷,寒心的冷。

  吴桐再看了看纸巾包装袋上的几行字:“喝咖啡是一种心情,左岸是一个方向,很久不见你,我在左岸咖啡厅。”

  左岸是一个方向,很久不见你,或许就真的再也不会再见了……吴桐整理了一下心情……孤独的走向这寒冬深夜的街道里……慢慢的消失在这隐隐约约的路灯下……慢慢的消失在这街道里……唯独还有那一本小说——《伊娜,Yina》,还温存的留存在了咖啡厅里,很久不见你,我在左岸的咖啡厅里……

  六、小说具体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第一部分:雪

  第一章七日,雨夜,忆

  七日上午,去拜访了柳市的朋友夏岚,然后去看了一部电影,晚上想写一点感触,想发一发朋友圈。竟不知不觉越写越长,跟着意识流动,越写越多,然而写完才发现,其实已经是和电影无关了,不自觉的思想飞跃,把吴桐带回带初中、带回带高中、带回到“大学”,以及这些年来的一些经历。在与夏岚的聊天对话中,问道这几年的打算,让吴桐的震动很大,吴桐也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上班族,每天正常打卡上班,混日子罢了。当听夏岚说她这后几年的打算后,确实是从内心深处震到了吴桐,于是开始思考后面这几年的事情,决定重拾学生时代留写的写作梦,把以前没做完的事情接着做下去,把曾经做了一半的梦接上继续做。当晚也只是有写作的想法,能让我把想法转换成行为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海哥第二天的评论,让我决定写小说。不是指昨晚广泛的写作,而是范围缩小到写小说,这样写什么就基本确定了,这是海哥给我的外在因素,海哥的评论是我想写小说的外因。而让我能写出小说内容的内在因素,还是因为与夏岚的谈话,给我带来的刺激,让我陷入过去的回忆中去。在滴滴车上的胸闷,广播的刺激,下车后,在电影院受到一对情侣刺激,其实这些所有不良的情绪,都是因为听到,夏岚最后的决定后所带来的刺激引起的,后来自我消化,把根本问题弄清楚了,思想也就跟着清醒了。然后轻轻松松看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电影,电影没有期待的好看,看完电影返回途中,偶然听到司机播放了王力宏的音乐《爱错》,因此开始开启了回忆的大门,真真正正的开启了对伊娜的回忆。回到单位宿舍,思绪还停留在租出车里,因为中午没得午休,把手机的音乐播放器打开,搜索王力宏,带着蓝牙耳机,钻进被子就睡着了。突然的被耳边的音乐惊醒,是王力宏的另一首歌《你不在》。睡了近三个小时,肚子极饿,但是八点半,单位的食堂早已经关门了,无奈只得泡泡面充饥。吃完泡面后,睡了一觉,精神恢复了。打开手机,查看了一下微信朋友圈,发现好久没有更新内容,于是想发一些内容,也就是发一天今天看完电影的感触。然后就有了第一小部分的内容,其实第一部分也只是第二部分里一个小内容的详写而已。也就是,先抛出一个小问题,然后跟着问题探求究竟,然后把所有事情引了出来,把记忆勾了出来,然后循着记忆的线索,开始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二章八日,晨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