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1988 第五百零八章 狗大户哈其兹
作者:出长春飞国的小说      更新:2019-03-15

  “吁……5000万谁买这玩意?一架C9才卖多少钱?谁买你这个?”老宋显然被韦格给套路上了。

  “宋爷爷,你这就不懂了吧,啥叫土豪,那就是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对的,就咱这飞机是不是直升机里最大的?是吧!那帮天天在沙漠的玩越野的狗大户们,要是开上这个,架上鹰,牵着狗,高兴的话还能装上一个四人大浴缸,还买什么越野车?还有比这个更拉风的?”韦格吹得唾沫横飞,不一会就把这些老头们给忽悠进了钱眼儿里。

  这些老头啥都不怕,就怕韦格提到钱,尽管C9已经开始销售,但相比起韦格的那些投入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大家心疼这些材料也是想给韦格省些钱,毕竟他们断过一次经费,有生之年他们可不想韦格再因为钱而终断“大运”的研发。毕竟最烧钱的发动机项目现在还处于建设状态,炎黄飞机没有自己的“心脏”那始终会受制于人的。

  于是乎这些老人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来用,所以在韦格浪费了那么多材料之后他们才会如此的痛心,不过经韦格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可心里还是疑惑的。

  “军叔,你把那个沙特的哈其兹给我送过来,我这有业务跟他谈……”韦格知道今天要不给这些老头们宽了心,他们说不定真会绝食,恰好中东的沙特有采购商在这里,这个哈其兹可是买了好几套“天网”,甚至韦格还给他“联系”了他好几枚东风快递,这个沙特王族可是妥妥的狗大户。

  “小格,送到了津港你那儿?”刘军正在和高峰研究着大乙烯,听到韦格的电话直接就去了酒店,接上了这个一身西装的哈其兹。

  “刘,你说魏和我业务要谈?我们去找他么?”流着口水的哈其兹在炎黄已经呆了快两年了,从一开始采购食品、服装起就和华源有了业务往来,对于那个背景通天的少年,他可从来没有怠慢过。

  沙特和中国的邻居巴铁向来好得穿一条裤子,当年巴铁被阿三打得一脑袋包的时候,沙特去求村长时人家可是坐视不理,最后还是炎黄拉了这邻居一把,把现役部队的坦克大炮送给了巴铁才把阿三给暴揍了一顿,这也成就了炎黄和巴铁的几十年的深厚友谊,

  而巴铁的好伙伴沙特自然也就慢慢断了和湾港的往来,和炎黄建立起了联系,到了后来两伊战争时,一向怂包的沙特境内总有快递误炸,再加上北方有着犹太人的飞机时不时过来溜一圈,沙特一直是敢怒不敢言,谁让自己士兵不给力呢?一个装甲连的坦克居然能让一群游击队给俘获了,这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快递”无疑是这个没有攻击欲望的国家自保的最佳手段,然而问遍全球只有炎黄肯卖,东风3型中程弹道导弹,而且是沙特专用版,减掉部分射程,填上更多的炸药,尽管精度有些不尽如人意,但直接对波斯人和犹太人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自从装备了东风3之后,沙特的国防终于没有人挑衅了……

  不过随着“海狼”在南海那几枚精确制导快递的战果被流传出去,沙特人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可是土豪,啥叫土豪?那就是不差钱滴,你炎黄有了新玩意总得卖给俺们些吧?结果部长访问时居然被炎黄方面给回绝了,不是老纪他不想卖,而是他真没有啊……当时钱老带的人连炎黄本土的那些快递都没改装完,他哪有富余的卖给沙特人,再说这玩意现在都是在试验阶段,除了那小混蛋别人也玩不转!沙特的国防部长只能悻悻的失望而回。

  几个月后哈其兹当时是来谈“天网”通讯的,毕竟炎黄半卖半送给巴铁弄得通讯系统,可没怎么阉割功能,当时就引起了沙特的注意,毕竟他和巴铁一联网,那系统就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中东,哪怕到时候看看波斯人洗澡也是好的,再说了,哥不差钱,这种领先世界的技术咱绝对得先安上……

  当时哈其兹还特意去拜访了韦格,只是韦格当时铺网不在家由刘羽接待的他,刘羽和哈其兹也不陌生,在征得韦格同意后就把视频终端交给了哈其兹,这货按说也是见过世面的,可面对面和韦格视频时还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韦格对于这种送上门的狗大户那可是关怀备至,就这样他们国防部长都没买回去的东风3S快递,这个少年只是打了一个电话,连夜就有人给他装船送去了沙特,虽然那不是炎黄最顶级的战力,可也不是几年前那些误差几公里的老东风3能比的,特别是韦格为他们放开了“天网”制导功能以后,信号范围覆盖区域精度达到十米级,这简直就是指哪打哪的节奏。

  为此,哈其兹可是受到国王表彰的,同时国王还要送韦格一个大大的红包,只不过当时韦格正在北疆游荡,后来知道情况后他知道中东人的习惯不容他拒绝,但韦格还是运了一整船的食品,以沙特国王的名义捐给了战火中的阿拉克难民,这样一来韦格赢得了沙特国王的友谊,老头儿都恨不得把韦格招了女婿,这也是为什么乌兰能从中东轻松获得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的原因。

  中东人大都很固执,但如果他认可了你做朋友的话,可是相当的讲义气,这一年来韦格可是没少和这位沙特王族唠嗑,时不时的和哈其兹弄个烧烤大餐,当然烤骆驼那玩意是没有的,不过韦格亲手弄的烤全羊也足够让这位王族吃的扶墙回家。

  今天韦格也是被这群老头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才想起了这位常年混迹在津市的胡同串子,让刘军把他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