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灵蛇 第二十章第一次开讲
作者:明若小安的小说      更新:2020-04-17

  伯昌虽然和查无双做了口头协定,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约定能不能维持双方的利益。更何况伯昌觉得遇到一个活生生的在传言中已经魂飞魄散的人,实在是让觉得不可思议。伯昌更也不知道此事对他来说是好是坏,因此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沧月岛。

  “各位道友请坐,我们现在就开始吧!”伯昌整理一下心中纷乱的思绪,坐到洞府门前打算开始讲道。

  “多谢前辈为我等开悟!”

  伯昌坐于青阳洞前的一方蒲团上,显出护体神光,元神寄于虚空,演化上清神霄道意,开始讲解道法。三才杀阵展于虚空数丈,上有三才道气,一一显化。阵图之上尽演诸般三才奥妙,数百里之内上清神霄神光映照天空,收摄天地元气,引导众修士体悟上清奥义。

  伯昌此次所讲,乃是炼精化气由凡入道的筑基之法。又将上清一脉道基三阶九品的划分之法讲于众修士,告诉他们道基品相不同,将来成就也是不同。上清神霄一脉仙法属造化之道,摄天地灵机,夺天地造化,修顶上三花,炼胸中之气,最后成仙飞升。

  海外众修士基本都是旁门野道,得了些许残缺道法勉强入了修行的门路,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修行途中又无人指点,只得东拼西凑完善道法。在遇瓶颈之后,因为道法不能混元如一,便不能突破,急切之下内魔勾起外魔,坠入魔道,最后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更多者都是根基不实,无有前途,要么死于劫难之下,要么提前转世。前一种不用多说也知道下场,后一种运气好还可以步入道途,但更多的是神魂被昧,落入凡尘。伯昌也不指望自己能在这一次讲道中,就能在这些海外修士中找出一些载道之器。一来不过是定下名分,将来能够插手南海以及其他海域事物,和这些海外修士们有一份香火情,二来则是保证海外修行界气运独立,不会外流。一旦有人窃取海外气运,就能号召海外修士一致对外,不会因为内部龌龊而分崩离析。

  三才杀阵可引导日精月华,收摄天地元气,伯昌特意祭出此宝。引来无穷量元气,遍布沧月岛方圆几百里海域,助众修士洗炼法力,纯化道基。千里之内的天地灵气,被伯昌招入沧月岛,使得沧月岛灵雨纷纷,灵机暴涨。伯昌讲几天,停几天,一方面以便众修士参悟领会所讲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可与众修讨论,触类旁通。

  伯昌这一讲就是三个月,前一个月,伯昌讲由凡成入道的筑基之法,再一个月讲周天万物,地理山川,后一个月讲道德礼教。如此道法神通,在这蜀山世界之中,各门各派并不外传,皆为独门秘传,有时更是非掌教弟子不传。比如峨眉派,长眉真人将《帝府天篆兜率真敕》除了妙一真人齐漱溟之外的其他弟子一个都没有传授。伯昌的道法有三种之多,儒释道都有涉及,各有奥妙。伯昌三种法门中道门功法最多,道门法门又分神玄两类。现在自这些道法之中,抽取了上清一脉和希夷真人所传的太清一部分法门,讲于这些修士。将上清一脉和太清一脉修性养心之得逐渐授予众修。上清道基三阶九品,太清道基三层九转,让众修士大开眼界,直呼过瘾。更有心急之人,干脆打碎道基转修伯昌所传筑基道法。又有人心生感悟,多年瓶颈一朝突破,道行更进一步。

  伯昌所讲道法,虽然只是筑基入道之法,不怎么完整,不过只凭以上清与太清两脉玄门正宗,也让众修士心服口服。再者以他如今散仙道行见识,把筑基阶段的术法神通归整调理,形成完整的脉络,也是轻而易举之事。更何况《上清大洞玄霄真经》上的神霄道法包罗万千,炼气法门,阵道易理,术数神通,山川地量,周天万物,简直是就是一部可以开宗立派的修仙百科全书。哪怕只是拿出一部分也足以解决海外众修士欠缺法门,根基虚浮的毛病。如此一来伯昌对海外修行界影响极大,上清神霄道法将来更会被奉为海外嫡传正宗道法,与内陆太清一脉泾渭分明。

  自这次讲道之后,海外众修士,至少南海修士也算伯昌半个弟子。这份香火情,也是伯昌花费三个月的目的所在。只要这些修士修行伯昌传授的道法,他就得分伯昌一缕气运,使得伯昌与南海气运相连,从而收集南海以及海外气运,成为四海修行界执牛耳者。再者无数修士同修一部道法,很容易形成一种归属感,最后就可让众多修士无形产生一种凝聚。明玉此举进可以统一海外,称尊做祖;退可以让海外修士与非海外修士形成一种隔阂,不至于让海外气运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