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的诅咒 第六十九章蒙古帝国时期的冷兵器
作者:唐一朵朵的小说      更新:2018-11-11

  之前因为精神高度紧张,所以我对身上的这些伤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现在进了这石室,暂时安全了一些,一瞬间,全身上下无比疼痛,浑身就像被撕裂开了似的。他们也都好不到哪去,都在默默的承受着这番痛苦。

  随便吃了点东西,我便靠在身后的墙壁上休息了起来,虽然身上还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剧痛,可是痛楚已然减轻了很多,还能在我承受的范围之内,又困又乏,我迷迷糊糊的昏睡了过去,我真的是太累了,自从进古墓到现在,脑神经就几乎每时每刻都紧绷着,一刻都没有停歇过,差点把命都丢了,现在我的脑袋基本上是没有意识的就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身体一阵阵酸痛,就像骨头散了架一样,我整整又缓了十多分钟,这才感觉稍微好了一些,看了看四周,发现他们也都是才刚刚醒了过来。

  “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好好这么歇一歇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了,在这个鬼地方,都不知道时间了!”张魁发出感慨。

  “感觉自己都快成世外高人,与世隔绝了!”我苦笑道。

  “可是,这里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这些是兵器?”思文说道!

  我们这才看清我们所在的石室里的东西!

  在石门之中放置着的,竟然是一排一排的兵器,数量非常之多,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的兵器库。凡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作战所用到的兵器都在这里看到了,近战武器有投镖、长枪、矛、马刀、弯刀等;远战武器有弓、箭、弩、战锤、长矛、狼牙棒、长柄刀、铁棒、长把骨朵。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蒙古人所使用的弓箭,他们有的弓箭较长大,需要大概七、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将其拉开,射程远,这种弓箭几乎是蒙古骑兵时期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了,眼前这一切简直叹为观止!

  匈奴王冠镇楼,布尔尼汗的宝刀

  喀尔喀蒙古刀,这种刀在蒙古语中叫做tuushinild,翻译过来就是直刀。小dondov的宝刀jagalmaiild!十字刀完全是蒙古的古典风格,这种风格的蒙古刀对中亚的影响十分的深远,西到贾巴尔汗的战刀、东到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宝刀都能找到这种风格的影子,

  darhad蒙古人的箭袋,这种箭袋和色楞格流域的喀尔喀、布里亚特的箭袋属于同一种的风格,这种喀尔喀北部样式的箭袋完全传承了北元时期的蒙古箭袋的形式。

  虎皮式的箭袋

  伊尔汗国的战锤

  14世纪的蒙古盾,直径75cm

  那曲达木地区的和硕特式蒙古盾

  蒙古火枪

  莫卧儿盾完全继承了蒙古盾的传统形制

  还有一种头盔用蒙古语叫talsatdulah,翻译过来就是瓣试头盔。这种头盔和其他头盔相比,好处就是当重物瞬间袭来的时候,这种头盔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及保护作用,这种头盔直到18世纪还在西蒙古地区被广泛使用。

  面具盔

  13世纪的蒙古头盔

  蒙古帝国时期的轻骑兵头盔

  元末或者北元初期的轻骑兵的头盔,这种算是元代的经典款了。

  蒙古帝国时期的重骑甲,恐怕是北方游牧民族使用最为普遍的铠甲了,尤其在蒙古——突厥系民族当众的使用是最为多见的,这种重骑甲也被蒙古人称为鳞甲。

  蒙古人和西方人一样,都喜欢在铠甲外面套上一层布,这样铠甲才不会再太阳的暴晒之下灼伤身体。

  蒙古帝国时期的锁子甲

  蒙古及元军戎服饰---蒙古汗国和元代军戎服饰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毡帐各个部落没有被成吉思汗统一之前,曾经大量使用过鲛鱼皮制成的甲胄、翎根甲,后来才改成用以牛皮为里的铜铁盔甲。

  至今在彼德堡宫中仍然藏有蒙古骑士所遗存的甲胄,内层皆以牛皮为之,外层则是满挂了铁甲,甲片如鱼鳞鳞片一样相连,即使是锋利的箭弩都不能射穿。在描写元代的居庸关瀛台上的浮雕中,就曾经出现过罗圈甲、鱼鳞甲和柳叶甲。

  《黑鞑事略》中也曾有记载:“其军器,有柳叶甲、有罗圈甲(革六重),有顽羊角弓,有响箭,有驼骨箭。“

  关于蒙古骑兵的精良的军器装备,在有关历史文献中以及有关后期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确记载。据普兰诺.加宾尼记述,蒙古骑兵装备有:2至3张弓、3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还要带拖兵器的绳子。领兵者要挎一种其尖端尖锐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弯刀,将其装在精美的刀鞘里。他们所骑的马均佩有护身甲,有些兵士的马也有护身甲。

  马匹的护身甲由5个部分组成,在身体的两侧各有一片护身甲,一直遮盖至马头;另一片护身甲则是放在马的臀部,这样可以和身体两侧的护甲片连接起来,这片护身甲上留一个洞,可以让马的尾巴从这个洞里面伸出来;另一片护身甲则是在马的胸部。在马的额头上他们放置一块铁板,把它系结在两侧的甲片上,这样就形成了马匹的护身甲。

  蒙古骑兵的胸甲则是由四个部分组成,一片是从大腿到脖子处,它是根据人体的形状来制作的;另一片从脖子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连接起来,在每一边肩膀上固定一块铁板。他们每一条手臂上也各有一片护身甲,从肩膀可以直接覆盖到手腕处,在每一条腿上面覆盖着另一片甲。所有这几片护身甲最后都用扣环连接在一起。

  头盔的上半部分是用铁或者是钢制成的,但是保护颈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制成。

  根据普兰诺·加宾尼介绍,蒙古骑兵的甲胄,制法极为巧妙,比如以最常见的柳叶甲为例,他们先制成宽一指长一掌的很多的铁片,在每一个铁片上再钻有8个小洞。他们再放置3根坚固而狭窄的皮带作为基础,然后再把这些铁片一一放在另外一块铁片上面,因此这些铁片就重叠起来,然后他们用细皮线穿过上述小洞,把这些铁片捆在3根皮带上。在上端,他们再系上一根皮线,这样这些铁片就可以很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就这样,他们用这些铁片制成一根铁片带,然后再把这些铁片带连接在一起,制成了铁甲的单独的每一个部位。然后再把这些部分连接起来,就制成了可以保护人身和马匹的铁甲。他们将铁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够在铁片上反射出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