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的诅咒 第七十一章我喜欢你,却不能给你
作者:唐一朵朵的小说      更新:2018-11-11

  “其实,我们蒙古人不光在骑射方面很擅长,在战略战术方面也是高于当时西方的战略战术一筹,西方各国的军队当时所采用的战略战术根本就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这是因为我们东西方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有差别造成的,这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中体现出来了。西方人的思维是严谨的,他们讲究科学分工,并且善于组织,所以西方军队的队形极其严密,将军队摆成了一个个的密集的方阵,是由多种步、骑、弓箭、投枪很多的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而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完整,只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正面应敌。在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要是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几乎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因为西方军队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极其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由正面攻击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当时的罗马帝国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是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盔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前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的往对面的军队中投掷标枪。方阵的两翼则是由骑兵来担任,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两翼不受冲击。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是十分的突出:队伍转动十分不便,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哪怕已经敌人杀到了方阵之中。

  那个时期,欧洲还是骑士时代,战争没有大规模的重逢战,只是两国的对战,对战就是两国各派骑士尽心交锋作战,他们的打法跟喜欢群劈的蒙古军完全没法比,在蒙古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欧洲的军队穿着铠甲,行动不便,而蒙古军擅长骑射,动作灵敏,作战方便!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是西方军队则是,不管打到什么程度,剩余多少人,都要时刻保持队形,这个是他们的一大弊端。

  就这样,蒙古人拿下了匈牙利大草原,有了这个天然的牧场和后方的基地来秣马厉兵,蒙古人便可以开始逐个摧毁西欧各国了。当年的匈奴人就是以匈牙利草原为根据地一直打到了罗马,而蒙古人比匈奴人在军事方面更胜一筹,所以他们摧毁西欧各国更是指日可待的。而且当时的欧洲已经四分五裂,做为主要强国的英、法都没有强大而统一的军队,而德国干脆就还没有成型,更是不堪一击。虽然后来罗马教皇宣布了对蒙古人的讨伐令,但是好象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可惜,万万没想到的是,1241年12月11日蒙古大汗窝阔台死去,如果当时窝阔台没有死,整个欧洲则将全部落入蒙古人的手中。”

  “窝阔台?他又是谁?蒙古大汗?”张魁突然开口问道。

  “我还以为是成吉思汗呢?”庞哥耸了耸肩膀说。

  “对,窝阔台,全名是孛儿只斤·窝阔台,历史上也称他为‘窝阔台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与光献皇后孛儿帖的第三个儿子。”

  “你别忽悠我,我告诉你啊!你别欺负我们读书少就糊弄我们,我们看过射雕英雄传,铁木真最喜欢的儿子是拖雷,就是跟郭靖最好的那个!他怎么可能让窝什么台的这个人当大汗,而不给最喜欢的拖雷呢?你喜欢谁总得表达出来吧,不表达他怎么能知道呢?对吧?”张魁大声的说道。

  “哈哈,哈哈,”我们几个人听到他说的话之后,都不禁捧腹大笑起来。

  “你们,你们笑什么?本来就是嘛!”

  “你说的没错,成吉思汗的确最最宠爱的就是他的这个幼子拖雷!但是——”格日勒点着头很肯定的回答!

  “你看看,我就说嘛,我不能记错!”

  “但是,成吉思汗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成吉思汗想的就是,我喜欢你,却什么都不能给你!”格日勒又来了一个转折。

  “这话又怎么说?”

  “成吉思汗与他的这个长妻孛儿帖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术赤,老二察合台,老三窝阔台,最小的孩子就是拖雷。他们四个都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为蒙古帝国的根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也分别根据这四个儿子的才能和特长,分别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管事,术赤掌管狩猎;察合台掌管法令;窝阔台掌管朝政;拖雷则是掌管军队。”

  “你看看,我就说他最喜欢的是拖雷,要不然怎么能给拖雷兵权,那兵权能随便给的吗?你们说是不是?”

  “张哥说的没错,在这四个嫡子之中,成吉思汗最喜爱战功卓著的老四拖雷。但是后来在蒙古帝国初具规模之后,深谋远虑的成吉思汗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一位政治家来巩固和发展他辛辛苦苦所创立的帝国,来完成他的未完成的雄心壮志,而不是仅仅需要一位攻城略地的军事家。窝阔台足智多谋,治国才能也较拖雷更全面。他从小便跟随父亲四处征伐,经过多次战争的洗礼,已经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的虎将。身为一代开国之君的成吉思汗在晚年已有意选择窝阔台为继承人。到了后来,更是从帝国的长远考虑,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量才用人,打破了蒙古的旧传统,擢升窝阔台为继承人。”

  “这样啊,成吉思汗真不愧是一代天骄,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论贵论长都轮不上老二,可是他居然能审时度势,看清每一个孩子的优点!这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可谓说真真是一个盛名的君主了!”庞哥不禁感叹!

  “其实,窝阔台的继承王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元朝与历史的各个朝代不同,历代王朝只要先皇留有遗命便可以在灵前登基,”格日勒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