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的诅咒 第七十三章兵不厌诈
作者:唐一朵朵的小说      更新:2018-11-11

  “蒙古军队作战常见的那些基本战略战术,几乎把可以在13世纪人类技术能够达到的水准发挥到了极致,并由其****体制加以绝对化的残酷和严格执行和扩大化,蒙古军队是以骑兵系为主,在行军时,大体上是这样来排列的,”

  格日勒生怕我们听不懂,索性从背包里面取出纸和笔,蹲在地上,在纸上勾勒着图形:“这个,这个地方,在轻骑与轻骑之间有着一个很大的距离,你们知道这个位置是留给谁的?”

  “不知道,很少会在这个位置留出个空挡出来的,”庞哥说道。

  “对啊,那这个位置是留给谁的呢?”张魁接下来问道。

  ”这个位置是留给重骑兵的,一排十人穿插轻骑跟重骑,一百个人为一阵。他们特别擅长用弓射的方式来远距离攻击(轻骑兵有配硬弓,以及箭头较轻的箭,身上很少有穿皮甲之类的护具,可远距离射杀),然后再配合近距离砍杀(这个时候就是重骑兵,全身皮甲及大弯刀以及近距离使用的弓)。

  举个例子:蒙古的第二次西征的波兰以西决战,拔都和速不台指挥蒙古军队在当时陌生的环境之下狠狠的重创了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的条顿骑士团,这场战役便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古冲锋陷阵的重骑兵与骑射轻骑兵的配合。两军冲锋陷阵的时候还未等到交锋之时,先是由轻骑在远距离进行射杀,等到接近敌人阵地的时候,敌人的前军都倒下了,就是因为敌军前排军士依次倒下,导致后排的将士很难前进或者绊倒而溃乱,就在这个时候,轻骑会停下一阵不动,这个时候再由重骑兵冲上去,射杀敌军已经溃乱的军队,等重骑杀的也差不多了,再换轻骑,拿上弯刀再次冲上前方进行厮杀,直到把敌军完全杀光为止。这种交互穿插的作法是同时拥有远、近距离攻击能力,而且因为是骑兵,可以任意快速移动变换阵形,不是固定不动的。这种战术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蒙古骑兵团往前冲时还没让敌军溃乱,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再往前冲,反而是往会后退,不是一昧的往前,而往后退不是撤退,是在后退的时候轻骑还是在放箭,一律要达到敌军溃乱或者有利于蒙古骑兵冲杀的条件时,才会全部压上近距离冲杀。”

  “别说,这还真有点意思!”张魁不禁点头赞许道。

  “所以说,往往敌军还未与蒙古军队正式交锋之前,就被蒙古轻骑兵射出的箭搞的一团糟,导致当时欧洲士兵的士气受到极大的影响,《孙子兵法》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往往把欧洲军团造成大量的溃散及心理惊吓,这个是相当聪明的作法,心理上就狠狠给敌人打上了一针,而远距离先行射杀的战术可以避免蒙古兵士的大量伤亡。

  例如:蒙古第一次西征的经典战役——勒迦勒河战役,哲别和速不台指挥蒙古第一次西征军仅仅2.5万蒙古骑兵就大败8万罗斯人联军。西方人的记忆当中,蒙古人的重骑兵冲锋像他们的轻装弓骑兵一样给人印象深刻。

  等敌军一乱时,蒙古重骑兵就会近距离冲杀,往往都是成为蒙古重骑兵刀下亡魂,挨打的份居多。所以为何蒙古军队往往都能以少胜多,大致对阵的方式就是这一个基础,再加上阵式及战术的配合,往往敌军是很难对抗的。

  实际上,蒙古人是利用了我国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战例的传统方式,分兵诱敌,集中优势兵力斩首。

  严格意义上讲,像在欧洲当时的条顿骑士团这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士气高昂的古代职业军队不应该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会被蒙古人消灭的,但是速不台则是充分利用了欧洲骑士的骄傲、迷信,引诱骑士们自己打破阵型进入圈套——面对“魔鬼一般的鞑靼人”突然落荒而逃,虔诚的欧洲骑士们很容易相信是上帝显灵帮忙,我们的上帝救了我们,蒙古人才会落荒而逃,因而不顾一切地一脑袋扎进了蒙古第二次远征军的圈套。这个办法是蒙古军最为常用,也是习用的战术。利用骑兵的快速败退的效果,来麻痹敌人,往往沉不住气的敌将会追赶蒙古军,往往都会落入蒙古军预设的陷阱之中。

  蒙古部队在每次作战之前,都会派大量的斥候骑兵出去侦察敌人情况,然后再作下一步的作战布署,这是一种很先进的做法,先了解敌人作最正确的反应,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谁先采取主动,往往在战争之前就己经注定谁要先胜了。

  最典型的战役就是哲别在攻打花剌子模国中城堡时,因为久攻不下,无法持续前进。而哲别突然想到换一个方式,改用诈败的方式,于是,哲别在附近设伏了很多伏兵以及弓箭手在他们预设败退的路线之中,就等敌军落入这个陷阱之中。果然在哲别久攻不下后,突然,有一天哲别大规模部队往后撤退,敌人将领一看后,咦,跑了,快追,变倾尽主城之兵力出城追击,殊不知这只是哲别用的一个战术,全军中了伏兵的攻击,这种是典型的诈败范例之一。”

  “有点意思,蒙古人看来把我们的孙子兵法吃的很透啊,是不是跟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有些类似呢?”张魁听完说道。

  “也可以这么说,蒙古人还有一种战术,这种战术则是配合口袋战术的应用在大范围的平原作战时来使用的,讲述的是骑兵系作战方式,这也是相当聪明的作战方式,不得不承认成吉思汗的是个天才。我给你们画图,你们就明白了,”格日勒在纸上勾勒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兵团一贯喜欢用摆方阵的队形来攻打敌人,这个绝对是他们的弊端,也是西方作战惯性吧,你们看,这是我画出来的两军对阵前的摆示。蒙古军主军往往是在前面吸引敌人用的,大家都知道蒙古军主帅往往有时候是冲在最前面的,这也是习以为见的。

  以上两军对冲,蒙古骑兵都会把主帅放在最前面,先以主帅为前以作为诱饵,先是先行作战一阵子,然后开始败退,当然这是佯败而不是真的要败。因为蒙古给欧洲人的感觉都是战无不胜,若看到败逃,敌军一般都会想跟上去杀个落花流水,如果敌军追击蒙古主将,正好就中了蒙古阵形陷阱,等到了两翼军队围起来之后,蒙古部队会反过来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