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召唤 第一百四十五章 狄青之迷途
作者:疯狂是我专利的小说      更新:2019-05-08

  公孙度看着公孙赞,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是伯圭兄”公孙赞笑道:“哈哈,想不到你我兄弟多年未见,在见时却是这般场景,哈哈。”听到了公孙捉肯定的答复,公孙度已经十分确认了来人的身,便说道:“来,伯圭兄这个大忙人怎么有这闲情逸致来我这里啊快,里面请,不过,伯圭兄你远道而来,总不致于让小弟难堪不是,这城中禁止骑马是小弟立下的规矩,你看这”公孙瓒看着自己身后的一众将士们,说道:“既然是你定下的规矩,自然不会让你难看,来人,传令下去,全军下马。徒步入城。”众将听后,虽然有些不情愿,可是却也还没有人违背公孙瓒得命令。也都是下马而行。公孙度见到公孙瓒这些人狼狈的样子,心中惊讶不已,便问道:“兄长,你们这是?····························什么情况”公孙瓒说道:“哎!这里人多耳杂,还是进城在说吧!”公孙度听后,觉得公孙瓒应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便也没有多问,伸手将公孙瓒等人迎接入城。

  ·················································································

  公孙兄弟共聚辽东太守府,席间,公孙瓒说起了自己的遭遇,言辞之间,对于这一次大陈拍来的统帅罗艺更是赞不绝口,虽然目前位对手,可是,对于这个罗艺,公孙瓒却是表现出了深深的畏惧,之后,便说道:“升济啊!愚兄有一个不情之请,却是一时难以开口,不知道·····································”公孙度听后,却是十分豪爽的说道:“嗨!兄长何至于如此啊?你我兄弟之间哪里有该说与不该说的嘛!有什么事情直接说便是了。”公孙瓒听后,便说道:“贤弟如此,倒是为兄以小人之心度君之子腹了。那为兄也就明说了,愚兄虽然尚有一部分兵马在边关,可是,为防鲜卑异族,还是不可妄动,而如今的冀州却是风雨飘摇,愚兄厚颜,向贤弟暂借一些兵马,驱除反贼,还百姓之太平。”公孙度听后,略有些沉思,说道:“对于动兵之事,小弟却是不能做主啊!毕竟,小弟虽然添为辽东太守,可是,这辽东,却也并非小弟一言之堂啊!且容小弟与麾下众将领商议一下,大兄以为如何?”公孙瓒听后,也是知道公孙度的意思,却也没有过于强求,便说道:“如此,就有劳贤弟了。”

  公孙度召集帐下所有将领,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模,公孙晃,公孙渊,公孙修,公孙昭,公孙珩,公孙琙,公孙豹,卑衍,杨祚,韩起,柳远,郭昕,柳浦,等人均在起列,公孙度说了公孙瓒所说的事情之后,卑衍便说道:“大人,某以为,公孙太守虽然与您同一家族,可是,这么多年都没有怎么联系过,谁知道他的意思呢。”而公孙康毕竟也是公孙家族的人,便说道:“父亲,孩儿以为应当出兵,您虽然与大伯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可是,毕竟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如果,自己家里面的人都不能够互帮互助的话,那么,以后如何立足啊?”公孙恭,公孙模,公孙晃,公孙渊,公孙修,公孙昭,公孙珩,公孙琙,公孙豹,等人也都是同意的点了点头。有人同意,就有人反对,韩起,柳远,郭昕,柳浦等几人却都是保持反对意见,他们以为,公孙瓒在右北平,而我们在辽东,井水不犯河水,为啥要出兵。而杨祚却是一言不发,公孙度看着杨祚,说道:“杨祚,你以为如何?”却不料,杨祚却是说道:“属下以为,出兵与否,当看您的志向如何了?”公孙度听后,有些差异,便说道:“哦?不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祚说道:“大人,如今,天下已乱,各地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大汉已是大厦将倾之态,大人可整合势力,扫除各方叛乱,若是如此,必将名垂青史,也可以选择,割据一方,保一方黎民百姓,如此,可得民心,将来,若是事不可为,也可以选择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做那从龙之臣,也可以自己称王称霸,亦可对外坐山观虎斗,对内,休养生息,以备来日之需。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公孙度:“·········································”

  杨祚:“······································”

  ·························································································

  幽州,如今已经是遍地烽火狼烟,罗艺占据右北平之后,以右北平为诱饵,骗出了其它地区的守军,在右北平一举将之消灭,之后,命令典韦攻燕国,李进下范阳,越兮入代郡,周仓攻昌黎·························先后夺取了周围的郡县,整个幽州几乎大半沦落在其手中。兵锋直指辽东。

  ···································································

  一身穿粗布长衫,面容英俊的男子骑在一匹快马之上,手中一柄长棍,看起来威风凛冽。站在太行山的边缘,回过头看着自己身后那遍地的狼烟,无奈叹息。这个时候,一个砍柴老人背着一挑木条,唱着山歌而归,在路上见到有一人如此怪异,便上前说道:“哎?小伙子啊!我老头子看你这身子骨,应该是一个猛将级别的啊!可是,却为何在此处叹息啊?你若有那本事,上抚国家,下安黎民,岂不比在这叹息药好的多啊?”

  年轻人却是说道:“哎!老人家,您有所不知啊!如今这大汉可以说是遍地狼烟,又何处才是百姓之乐土啊?”

  老人家说道:“这天下的确是有些乱了,可是,也正是因为乱了,才可以破后而立啊!若是寻得一位明主,复国兴邦,对于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桩美事啊!”

  那年轻人听到了破后而立几个字的时候,心中一惊,那内心的深处,好似抓住了什么一般,隐约之间有一丝明悟升起,看了看老人家,便说道:“老人家,狄青多谢您指点迷津。若日后狄青有幸成就一番事业,绝不往老人家今日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