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皇宫当侍卫 第307章 大辽国灭国
作者:文墨金名的小说      更新:2019-07-14

  大辽国皇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一口老血吐了出来。装备这只军队所有的装备,可是曾经掏空了大辽国的国库存银。

  可是这些家伙,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就选择了丢弃。

  这丢掉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武器,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盔甲,而是把大辽国的国运都给丢了。

  大辽国边境那边丢了,蒙古和大琻却是笑开了怀,他们一下子就成了装备齐整的强悍军队。

  有了这些装备,大琻和蒙古的大军,纷纷不谋而合的合力南下。

  一路上都是无人区,蒙古大琻军队一直顺利的到达了原来大辽国出兵前的边境线。

  这里有黄河天险,大琻和蒙古的大军南下才受阻了。

  之前大辽国大举北上占领的领土,几乎全部沦陷。

  只不过这一次,却是被大琻和蒙古两国瓜分了。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逐水草而居。

  辽阔的领土,对他们来说,就是巨大的财富。

  大辽国失去了领土之外,还失去了巨额的装备。他们希望西宁军这时候插手。

  可是西宁军,躲在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城墙后面,完全不理会在外面驰骋的蒙古大军和大琻军队。

  大辽国只能再次承受着蒙古和大琻两个强敌。失去了经济优势,又没有了军队的优势。

  大辽国变得岌岌可危。可就在这时候,西宁国再次出手,这一次却是悄然从大辽国高价收购粮食。

  这一招曾经大辽国就已经吃过大亏了。粮食战争的惨状,如今还历历在目。

  为了防止再次粮食战争,大辽国早就对粮食的价格采取了监控。

  当粮食的价格不规律上涨的时候,其实西宁国已经酝酿了几个月了。

  等大辽国发现粮食猛涨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显然大量的粮食已经被西宁国悄然收走。

  可就在这时,西宁国的资本,依然毫无节制的继续高价收购。

  之前一百文左右一石的粮食,如今已经猛涨到了三百文。

  这价格依然没有要收手的样子。

  有粮食的人,纷纷开始有样学样的坐地起价。

  整个大辽国在短时间内,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其实西宁国根本没有收购走很多粮食,却是有效的利用了大辽国人的恐慌情绪,人为制造了粮食稀缺的假象,然后让有粮食的人惜售。达到了哄抬粮食价格的目的。

  此时还是秋粮刚刚入库的时间,国库里面还没有来得及收粮。

  这时候粮食上涨,对于国库的粮仓来说,就是致命的。

  大辽国一直都是征收的税银。此时的银子想要买到粮食已经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了。

  粮食收不上来,直接影响到军队的粮草供应。

  这一下子,对大辽国就是致命的打击。整个大辽国的军队,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不得不说,西宁国的战略执行得非常透彻,几乎是一瞬间就找准了大辽国的软肋。

  大辽国的军队,短期内就陷入了全面的慌乱之中。

  大琻和蒙古军队,抓住这个机会,直接对大辽国发起了猛攻。

  即便有黄河天险作为防御,依然没有避免城破的危机。

  大琻和蒙古大军强渡黄河,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以后,立刻南下疾驰而来。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军队一触即溃。大琻和蒙古大军横扫整个大辽国。

  只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打到了大辽国的京城。

  大辽国京城被围,整个国家更是陷入了失控的状态。

  即便这个时候,西宁国依然是按兵不动。大辽国没有支撑多久,即便是最后奋起反抗。

  也才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宣告京城攻破,大辽国皇族全部成为了俘虏。

  无数美女妃子公主,全部都被押解到北方的游牧部落之中,成为了野蛮的游牧民族的禁脔。

  妃子公主们一路北上,一路凌辱,大辽国皇族的惨状,简直令人无法直视。

  这时候的大辽国皇族,落下了悔恨的泪。

  与其说大辽国是被大琻和蒙古击败,不如说是死在了西宁国的战略进攻之下。

  西宁并没有和大辽国真正的大打出手,却正是因为一些列的战略方针,让曾经富裕强盛的大辽国,飞快的由盛转衰,最终走上了灭国之路。

  大辽国的覆灭,惨痛的经验教训,立刻让大魏国的皇帝如坐针毡。

  此时的大魏国,以长江为界限,同时和蒙古和大琻接壤了。两头凶悍的狼,在长江对岸虎视眈眈。

  大辽国曾经富裕的江南地区,陷入了游牧民族的统领,也同时陷入了人间地狱。

  这些异族人,对于江南百姓根本没有任何同情和可怜。为非作歹,百姓们每一天都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在大辽国灭国之时,就已经有大量的百姓渡过长江去了大魏国。更多的人确是往西渡过的黄河,进入了西宁国境内。

  因为在大辽国风雨飘摇的时候,西宁国抛出了橄榄枝。在大辽国境内活动的各个商会,纷纷游说百姓们前往西宁国避难。

  前后大战的五个月里,足足有一千余万人,西渡黄河,前往西宁国定居。

  前往西宁的人,西宁给予了足够的优待,二十两安家费,外加上分配一份农田的待遇。

  很快就帮助了这些人从战火中重生了。

  除了前往西宁避难的一千余万人之外,南渡的八百余万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进入了大魏国,不但没有所谓的安置经费,还有可能被人劫掠,变得一无所有,最终落入坏人手里,成为毫无地位的奴仆。

  可是对于这些人而言,或许在大魏国为奴为婢,也比在游牧人手里当奴隶要好很多。

  可是那些来不及逃走的五千万大辽国百姓,却只能在蒙古和大琻的铁蹄下,过着如火如荼的生活。

  西宁国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直允许这些人迁徙进入西宁,并且给予善待。

  蒙古和大琻,显然也意识到了人员流失,不利于领土稳固,他们封锁边关,让这五千多万人,根本无法迁徙离开。

  这么一来,整个大辽国的境内,陷入了长期混乱的局面。汉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不可调和。长期以来,被压迫的汉人,不断的进行反抗。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