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位面穿越之旅 第六十一章
作者:醉翙的小说      更新:2018-11-26

  叶湘吃着食物,突然警戒阵法被触动了,叶湘皱了皱眉头。不至于那么倒霉吧?

  来到菜园里,叶湘发现一条青蛇正在啃食泥土,似乎想把叶湘撒进去的灵水吸出来。

  叶湘笑了笑,自己还真是蠢,竟然忘记在这个末法时代,灵气对于这些动物有多大吸引力了。

  人想成仙,而这些动物也想成妖,叶湘不仅有些感触,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悲哀啊。

  叶湘思索一会,决定了给这些动物一次机会。不过肯定不能让它们把菜园破坏了啊。

  从新布置,叶湘只是围绕菜园布置了防护阵法,基础的,不会自主反击,但是一般人进不去。

  而那条青蛇则是有些急躁,想冲进菜园,在阵法外面一直撞。青蛇试了一会儿,似乎决定放弃了,但是并没有走,因为叶湘在这里布置了聚灵阵,即使不在聚灵阵里,周围的灵气也比一般的地方要多。

  叶湘看了一会青蛇,知道自己家里以后的客人不会少了,现在因为聚灵阵刚刚布下所以没有什么动物,在等一会这里就是动物世界了。

  算了,干什么都要吃饭,吃完饭再说。

  等到二十分钟以后,叶湘吃个饭的功夫,菜园附近的动物已经很多了,不过他们并没有起争执,连天敌都在一起吸收灵气,或许这就是修炼的诱惑吧。

  看着这些动物,叶湘莞尔一笑。竟然你们有这个机缘那我今天就当一回真仙。

  叶湘回到竹屋内,拿起道德经往外走去,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也可以帮一下这些动物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一本道德经读完,叶湘只觉得口干舌燥的,坐到门口叶湘专门修的石桌石椅,特异功能把竹屋里的茶杯拿出来。

  已法术之火烧水,不消半刻,水已沸腾。

  茶叶有许多要点,普通人都不知道。叶湘过去虽然是个吊丝,但也爱品茶。没钱喝便宜茶,有钱喝贵的,总之要喝的。喝茶的步骤很多。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叶湘喜欢茶,因为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做完一套工序,叶湘开始慢慢品茶,拿起道德经继续朗诵起来。

  而这些动物们则是吸收着灵气,它们现在没有智慧,所以不知道吸收灵气有那些好处,但是身体的本能会诱惑它们。

  也许哪天叶湘从影视位面出来,叶湘已经成仙,他一定会帮助这些动物都开启灵智。但是叶湘不会强求,现在越想叶湘越觉得顺其自然为好,万事万物皆有缘法。

  对于让人类修道这种事情叶湘没有想过,因为人类太贪婪了。而且这个世界还有灵气吗?

  如果哪一天叶湘不再惧怕科技了,他会把自己所学传授出来。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因为想到了,就那么做了。

  群山之间,一座竹屋,些许动物趴在地上,一副享受的表情,一个青年坐在石椅之上,品茗茶道,静颂道德经,当真有些超然物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