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招安 第六十四章 前因后果
作者:狮与蚁的小说      更新:2018-12-17

  这事还要从武松一年前那桩官司说起。

  这清河县有一个泼皮,叫马二。

  马二自小便不务正业,专爱赌钱,为此呕死了爹娘,把祖上留下的一套宅院都输了个干净。

  后来马二纠集了一帮清河县的泼皮混混,每日向早市的小摊贩勒索钱财,人都唤他“马王爷”。

  因他和清河知县有亲戚,衙门里也不曾禁制。

  天长日久,气焰便愈发嚣张。

  那一日武大正挑了炊饼上街来卖,正撞见马二带着几个混混向他讨钱。

  武大为人本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把方才卖炊饼的钱都给了他。

  马二掂了掂手里的铜钱,却是嫌钱少。

  武大今日生意刚开张,哪来许多钱给他。

  旁边小混混便劝马二算了,他兄弟武二不是个好惹的。

  马二也知道武松的名声,本想作罢,转念又一想,我如今在清河县闯出偌大的名声,手底下有一二十个混混,如何怕他?

  硬要武大回家拿十两银子给他。

  武大这些年卖炊饼虽有些钱,这些钱却都是一文文辛苦攒下的,如何舍得?

  对那马二说道:“劳烦看在我兄弟武松的面皮上,饶些则个。”

  马二冷笑一声:“别人怕你兄弟,我却不怕。”

  说完,对着武大便是一顿拳打脚踢,扬言若是不给钱,便不让他在清河县过河。

  又派了两个泼皮在后面跟着,专门驱赶客人。

  武大见状,只得挑了担子,暂时躲回家。

  武松此时刚给本县一处富户做护院,今日闲来无事,回家看望兄长。

  见到门口守了两个泼皮无赖,便有些奇怪。

  武大怕他惹事,哪里敢说,忙烫了壶酒,收拾了两个下酒菜,只是劝他吃酒。

  武松见兄长支支吾吾,知道必然有事。

  边吃酒,边用言语套武大的话。

  三言两语,便得知了真相,勃然大怒道:“甚么马王爷,不过是个赌徒无赖,我这便去找那厮替哥哥出气。”

  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来了好些人。

  原来,那守在门口的两个小混混见武松回来,早就去报与了马二。

  马二当下便纠集齐手底下的小混混,要给武松个颜色瞧瞧。

  武松推开门,见到那马二,二话不说,便飞起一脚,将那马二踢出一丈多远。

  那十几个小混混不多时也被武松三拳两脚都收拾了,纷纷做鸟兽散。

  只有那马二,因武松最恨他,方才那一脚不曾留情,躺在地上,不知死活。

  武大见了直叫苦,慌忙过去查看,只见马二嘴里吐出好大一口血,当时便慌了神。

  武松心道俺这一脚碗口粗的树都踢得折,这人八成是活不了了。

  武大也怕他吃了人命官司,回屋给武松拿了些银钱,让他赶紧逃走。

  不想那马二当时只是昏死了过去,武大后来又在衙门上下使了不少钱,此事方才揭过。

  马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休养了好些时日,才渐渐恢复。

  他心里也是怕了武松,不敢去找武大寻仇。

  没想到天长日久,仍不见武松回来。

  这厮便渐渐明白过来,想来武松是以为自己背了案子,不敢回来。

  想清楚这一层,马二的胆子便渐渐大了起来。

  又见武大近日娶了个貌美如花的浑家,便隔三差五便跑到武大门口寻事。

  他心里还是怕武松突然回来,因此不敢动手,只是成天堵在门口,嘴里说些“好块羊肉,落在狗嘴里”之类的风凉话。

  兄弟不在家,武大如何敢与这厮理论,只好每日受他的气。

  他浑家潘金莲也是不胜其烦,对武大说:“如今在清河县每日都不得安生,不如搬走。”

  武大郎虽不舍得背井离乡,无奈如今兄弟不在身边,又怕和马二再起冲撞,只好应了。

  夫妻两人当下便收拾好了行装,等到半夜无人,锁紧了房门,一起往阳谷县而来。

  路上行了两日,正看见这座客店,便来此处投店。

  不想,正好遇见自己的嫡亲兄弟武松。

  武松此时听到兄长又被那马二欺负,怒道:“兄长放心,武二明日便找那厮给你出气。”

  “你先前便差点因此吃了人命官司,”武大说道,“莫要再多生是非。”

  说完,便拉着武松来到他的客房门前,敲门道:“大嫂开门。”

  只见那门吱呀之声打开了,门内露出一个袅娜的妇人,那妇人生的面若桃花,柳眉细腰,好一番风情。

  武大道:“大嫂,这人正是我的兄弟,放才在廊里撞见。”

  武松见了大嫂,在门外便拜:“嫂嫂受礼。”

  那妇人叉手向前,做了个万福,忙上前扶起武松。

  三人在房内叙了些话,那妇人看着武大道:“我陪叔叔坐着,你去楼下安排些酒食。”

  武大忙起身:“二哥,你且坐一坐。”

  说完,便开门下了楼。

  那妇人见武松一表人才,心道同是一母同胞,自己却嫁了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三寸丁、谷树皮。

  当下,便越看武松越欢喜,心中也不免有些荡漾起来。

  随口问了武松的年齿、是否婚配,听到武松并未成婚,心里便愈加高兴。

  不多时,武大便提了一壶酒上来,后面跟着一个端菜的店小二。

  三人吃了些酒,武松便将离开清河县后的事都与兄长和嫂嫂说了。

  武大闻言便高兴的对浑家道:“我兄弟是个有本事的,便是落魄,也有许多人周济。”

  那妇人点头称是,对武松道:“日后你们兄弟住在一起,总算有了照应。”

  武松闻言便道:“我这番回来,便是寻到一个好去处,想接哥哥嫂嫂同去享福。”

  武大闻言大喜:“哪来得好去处?”

  武松对兄长不敢隐瞒,便将有意去梁山入伙之事说了,说完,又道:“鲁智深兄长待我如亲骨肉,半路上又得晁显宗救了性命,此恩不可不报。哥哥若有意,便和我一起同去,日后上了山,也有人前后服侍;若是无意,武松这里有一包金银,都是梁山好汉相赠,便给你们夫妻做本钱,寻个地方做些小生意。”

  武大听闻兄弟要上山做强人,脸色登时便白了。

  刚要拒绝,便听一旁的浑家说出一番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