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第八十六章 养蛊
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      更新:2020-03-28

  “十二年前?”

  周子眼神有些迷茫,不过很快就清醒了过来,说道:“公子莫非是指长平之战?”

  赵嘉脸上露出了笑容。

  十二年前,长平之战打到最激烈处,两军对峙数年,赵国粮草消耗殆尽,赵国向富庶的齐国借粮。

  齐王不愿借粮,周子苦谏:“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彊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周子言论,可谓是一针见血。

  赵国乃齐之屏障,只要赵国存在,秦国就不可能攻打齐国,赵国被灭,齐国又岂能挡住秦国兵锋?

  事实也的确如此。

  历史上秦王灭掉赵、魏、韩以后,齐国不能抵挡,齐王建亲自前往秦国投降。

  却不想,齐国灭亡以后,嬴政将齐王安置在偏僻荒芜之地,将其活生生饿死。

  这位拒绝救援赵国的齐王,最终也是自食其果。

  而且周子也提出,救援赵国可以显扬道义,打退秦军可以彰显声威;以道义解救将亡的国家,以声威打退强大的秦军,对齐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惜的是,齐国田单被迫逃亡如赵国以后,就开始偏安一隅。

  齐王建继位以来,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

  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遣许多宾客到秦国,秦国给予这些宾客许多金玉,宾客回来都反而替秦国充当间谍,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

  后胜劝说齐王建放弃合纵朝奉秦国,不修治攻击作战的军备,不帮助五国攻打秦国,以致未来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不修兵事多年的齐国,百姓都不敢抵抗。

  强大而占据膏腴之地的齐国,如此毫无存在感的生活的战国末期,不可谓不悲凉。

  赵嘉知道,想要抵抗秦国,需要联合各国实力。

  齐国,是必不可缺的诸侯国。

  如今齐国上下,以后胜为首的官吏,大多被秦国所腐化,真正似周子这等有眼光、有能力者,反而得不到重用。

  当然,齐王内心深处,也未尝不渴望得到人才,让齐国强大起来。

  可惜的是,齐王没有识人之能,之能被后胜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让整个齐国偏安一隅,逐渐荒废。

  赵嘉要做的,就是帮助齐国重拾战心,联合齐国共同抗击秦国。

  周子,就是赵嘉推举出来的代表,有了赵嘉与魏无忌的吹捧,整个齐国都知道了周子的才华。

  哪怕齐王再如何昏庸,却也知道不能放任本国人才流入他国,自然会提升周子在齐国的地位。

  如今周子贵为齐国上卿,地位仅次于齐相后胜。

  齐国庙堂,并不缺乏真正的有识之士,可惜朝堂被后胜主导,这些人始终得不到重用。

  赵嘉花大代价捧周子起来,正是为了给齐国庙堂之内,竖起另一面旗帜,让那些被冷落的有识之士,能够团结在周子身旁,将齐国逐渐带入正轨。

  当然,赵嘉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推动而已。

  真正想要改变齐国现状,只能让周子等想要振兴齐国的有识之士,与后胜争个你死我活。

  当然,仅仅激起齐国战心,尚且不够。

  想要真正破坏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就必须让齐、燕两国都参与到战争中。

  让两国能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获得利益,才能破坏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

  当然,对待燕国与对待齐国的态度,自然不能一样。

  齐国庙堂被腐化,那么就补充齐国庙堂新鲜血液,可惜燕国上下都想要亲善秦国,那么在不能灭掉燕国的情况下,就只能裹挟燕国合纵攻秦。

  至于如何裹挟,那就是赵嘉现在准备做的事情。

  “不错,十二年前先生之言,赵嘉每每想起,都惊叹于先生目光之深远。”

  “如今的齐国,太需要先生这种人了。”

  赵嘉盯着周子,郑重说道:“若仅仅有先生在齐国庙堂掌权,尚且不够,还必须激起齐国之野心,给予齐国危机感。”

  周子沉默许久,忽然叹道:“公子之智,吾不及远矣。”

  此时,周子不由想起了赵嘉门客李斯,究竟是如何说动齐王出兵伐燕的。

  李斯代表赵国向齐国许诺,只要齐国此番相助赵国出兵,逼迫燕国签订城下之盟,赵国就愿意割让中邑给齐国。

  中邑,乃齐、燕梦寐以求之重城。

  齐、燕两国乃世仇,都想攻占对方领地,奈何有军备强盛的赵国卡在中间,让两者没有办法接壤。

  而中邑下辖领地,就是靠近海边的一大块膏腴之地,正好连接齐、燕两国。

  齐、赵两国以黄河为边界,而中邑正好位于黄河北岸。

  齐若得中邑,也就代表在面对赵国的时候,从此以后掌握了主动权,进可跨越黄河天险攻打赵国,退可以黄河为要塞将赵国挡在国门之外。

  最为重要的是,齐国能够通过中邑这片领地,直接进攻燕国本土,扩展疆域。

  如今的齐国,既无法与南方楚国争锋,又不敢与魏国争锋。

  莫以为魏国很弱,如果赵嘉不改变历史,往后数年之内,魏国反而会接连侵占齐国领地。

  至于齐国北方,却是极其善战的赵国,防守尚且不足,又怎敢发起进攻?

  唯有燕国,不仅与齐国有大仇,且齐国有信心能够战胜燕国,故此对中邑这块膏腴之地,才会如此上心。

  赵嘉说服赵王割让给齐国,表面上看是让赵国利益得到损失,实际上却在同时激起了齐、燕两国之血性,让两国从此产生危机感。

  与齐国接壤以后的燕国,日后扩展目标就不仅仅是赵国,更可能是弱小的齐国。

  齐国有了燕国这个世仇虎视眈眈,也不敢再持续以往消极备战的心态,秦国的腐化策略不攻自破。

  当然,这么做也有风险。

  若是控制不好,反而会让齐、燕两国战火连连,以致无暇顾及秦国。

  不过赵嘉对赵国有信心,能够平衡两国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