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1989 第五章
作者:深秋梧桐89的小说      更新:2019-03-27

  历史的车轮能前进,自然也会有倒退,这前进的时候呢,冠名它一个进步的时代,倒退回去的时候呢,不也是有流行复古的做法么。或许那一天人类玩腻了互联网,又开始用书信或其他什么方式交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我恐怕是赶不上这样的时代了,互联网的诞生虽然是比我早出来20年,但是放在大时代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巨婴而已,而我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了,按国内划分成年人的标准,我也是已经成年十一年了呢。

  然而也发现了我的高中四年,竟然头两年还是未成年,而后两年竟然已经成年,但这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反正都是要每天坐在教室闷着头做那些没玩没了的试卷,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那些无聊、枯燥、乏味、高兴、失落、失望、失败、喜悦、烦躁、悲观……等等大部分的情绪也都是那一纸试卷带来的。

  情绪多变、成而未成的年纪,产生多样的情绪也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心里有了情绪,也总是需要排泄,不可让它们积留,积久了也总是能成疾,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不良的心情。而我整个青春期的情绪的释放,也都是在写信的时候,在那些字里行间的信纸里释放出来的。

  我是写信宣泄的人,那么也就会有收信解忧的人,思玲老师是其中一个,不只解我初中时期、青春之初的烦忧,到了青春末期的高中阶段了,老师也还是在倾听着我的喜怒哀乐,在我的整个青春时期,老师是一次又一次给我开导和指引,平复着我那波动不断的青春情绪。然而高中的年龄,也已经懂得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就渐渐的把自己的内心给锁了起来,开始怀疑起了人生、怀疑他人、怀疑自己。但是我那颗封闭的心,却始终没有对老师封闭过,思琳老师也是我整个青春期能吐露心事的两个人之一,总而言之,思琳老师于我而言,于那段青春期期的我来说,就是我精神上的支撑,一直支撑着我向前行。

  还有一个能袒露心事的人儿呢,就是初中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女孩——伊娜。初中时,她就坐在我前面,烦恼忧愁自然不需要通过写信来和她诉说,每天能看到她,烦恼和忧愁也都自己消散而去了。但是中考结束后,我的分数没有她的好,所以没能和她上同一所高中,因此也就各此一方了,虽然都在一个县城里,两所学校也就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

  然而那个时候,所谓理想的东西,开始在我心中萌生了出来,也开始有了出路的概念,那个纯真的年纪,理想和喜欢并存。但是理想的情绪要比喜欢的心情更浓烈,虽然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明明一直喜欢着人家,因为理想和出路的思想在作崇,又不敢去她的学校找她。像其他早恋的同学们一样正常去交往,只能默默的给她写信交流内心的秘密,交换内心的想法,大谈所谓理想和出路的事情,既希望她是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又是能分忧解难的知心恋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书信来往中,伊娜也渐渐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而这个支柱也维持了十年之久,十年呵……又能有多少个十年呢……

  也是从初中开始,就想写一些东西了,写一些关于我们这一代的中学生活,准确的说应该是南乡中学里的生活,然而每次要写时,却不懂从那里下手。毕竟十二三岁的年纪,又能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文字呢。于是就拖到了高中想去写,高中时期虽然动笔起了个开头,因为没能够坚持,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最后也还是失败了。上了大专,想写文章的想法是已经慢慢被消磨殆尽了,虽然偶尔写一些闲杂散文发表在QQ空间的日志里,但是写小说的想法也是早已经没有的了。

  在柳市工作的这五年,也是一个思想自我封闭的5年,封锁一切外来思想和情绪,不敢去接触和触碰过去的人和事,特别是这些记忆深刻的往昔。然而今年就不同了,就像村上春树的小说《舞舞舞》里有过的一段描写,我也是时候该入社会了,确确实实也要入社会里了。后来再看《且听风吟》的时候,我也是觉得有必要从新拾起我学生时代留下的写作梦。

  在这寒冷的雨夜里,也就是在一个小时之前,我也只是隐隐约约的有了开始想写作的想法,但也只是想写而已,但是要写什么题材,写什么类型,写什么内容,我的头脑里是根本没有一点思绪,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而已。然而刚才经过海哥肯定的评论之后,也是给了莫大的鼓舞和动力,也让我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写的东西了,那就是我要把以前没做完的事情接着做下去,把那些曾经写了一半的青春记忆接着写完,我要写小说,写一本青春小说,写伊娜和我的那一段青春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