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学VS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
作者:御炎的小说      更新:2021-01-24

  这年头,不管是学习《孟氏易》还是学习《小杜律》,都能做官。

  这一点是没有区别的。

  二者的区别在于做官以后的发展以及上升瓶颈,而非能否做官。

  因为掌握了《小杜律》的传承,颍川郭氏也掌握了获取相当一部分法律解释类别的官职的机会,在某些官职上更是有垄断性代代相传的资格。

  如果不是文法类士族被儒门士族打压地位,颍川郭氏这种掌握家传书籍并且得到某一类官职垄断性传承地位的士族,也不该是二流士族。

  天下士族之中,掌握家传经文并且有授徒权的士族,又有多少?

  颍川郭氏就是其中一支,只不过是文法专门类别的。

  儒门五经十四家法是主流,颍川郭氏这种掌握非儒门家传经典的就是非主流了。

  可不管主流还是非主流,都是士族,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去做官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流社会,羡煞旁人。

  区别当然也有。

  汝南袁氏家族的族学是大学,汝南袁氏政法大学。

  颍川郭氏的族学是大专,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

  可这也是高等教育啊,还愿意对外族子弟开放。

  天下豪强地主太多了,而士族就那么些,更别说家传书籍的士族了,任何一个掌握家传书籍的士族都是值得豪强地主腆着脸追捧的。

  而且大汉天下最多也只能有十五所大学,其中私人办学的就有十四所,只面对士族子弟。

  只有雒阳太学这一所公立大学会招收寒门子弟,但主要是面对官僚的,寒门子弟五十岁才能去上学。

  除却大学,大专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而且基本上也是面对士族子弟,地主豪强家里的寒门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极其稀少。

  郭氏子弟学成了可以通过家族手段当官,最高也能做到两千石啊。

  能嫌弃这种出身的只有自己本家人,外人早就羡慕的流口水了。

  曹氏家族在谯县风风火火,在中央也是风风火火,官职权势远超过在地方做县令的郭单,但为什么还要以家族嫡女和郭鹏联姻呢?

  就是看中了颍川郭氏家传《小杜律》的优势。

  和郭鹏联姻,促成郭鹏在官场上的发展,以此让郭鹏得到颍川郭氏宗门的重新接纳。

  最差也能为曹氏家族的部分子弟争取到学习《小杜律》的机会,从而为曹氏争取到转型为士族的机会。

  这是多少豪强地主做梦都不敢去梦到的机会。

  曹氏抓住了。

  所以当初曹嵩才那么高兴,那么紧张郭鹏,那么在意郭鹏。

  家族传承啊!

  某种意义上来说,袁绍家族能让人做官,郭鹏的家族一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规模和影响力相差甚远,但是在核心本质上,并无区别。

  这是历史上的曹操和现在的郭鹏最大的也是完全无法弥补的差距。

  出身的差距。

  当郭鹏在很早以前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必须要和颍川郭氏宗门和解。

  即使当时郭鹏并未决定是要争霸还是要干别的什么,他也清楚,必须要和宗门和解。

  等到他决定要争霸天下的时候,就更加在意这一点了。

  必须得到宗门的支持,得到家传的《小杜律》教育团队的支持,掌握他们,然后,以此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吸引人才投效的核心竞争力。

  当时郭某人甚至有点埋怨自己那个天真的祖父。

  不过想到那位祖父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今天,也就算了吧。

  通过种种手段谋取到了青州刺史的职位之后,郭鹏就秘密找到了郭鸿,向他转达了自己的看法。

  郭鹏建议郭鸿火线辞职,回到家乡,然后把宗门迁移到青州来,在自己的保护之下。

  郭鸿来不及深思熟虑,就遇上了朝堂大变,不久之后,更是巨大的变乱。

  郭鸿被吓坏了,想起了郭鹏的警告,于是不再迟疑,立刻辞官,回到颍川就带着整个宗族忙不迭的往青州跑。

  他们前脚走了之后不久,荀彧就回到了颍川,把自己家往冀州带,再之后不久,凉州铁骑把颍川肆虐的一塌糊涂。

  郭鸿深深的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又为郭家能出一个真正的人才感到欣喜,于是发动郭氏宗门全力支持郭鹏。

  除了早期投效的郭嘉和郭瑞,现在还有三十多名郭氏子弟在郭鹏麾下的郡县从事文法类工作,未来有成为一郡一县主官的资格。

  所以在外人看来,郭鹏也在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家族的阶层,从二流士族跨越成一流士族。

  他们认为郭鹏正在朝着掌握五经十四家的某一家的家法传承、正式成为一流士族的事业而努力前进。

  或者干脆就是把《小杜律》的地位给提升一下。

  这很难。

  郭鹏压根儿也没想着让郭氏成为一流士族。

  他发动郭氏宗门来到自己身边为自己服务,主要就是为了把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这所学校带在身边,为自己服务。

  郭鸿说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做官了,于是郭鹏就建议郭鸿在齐国学宫内开设法律类专业学科,招收自己麾下那些地主豪强或者是三流小士族出身的文臣武将的家族子弟入学学习。

  戏忠的家人,程立的族人,乐进的族人,于禁的族人,糜竺的族人,陈宫的族人,夏侯氏和曹氏的未成年子弟,等等等等,都在齐国学宫之内跟随郭氏的教育团队学习《小杜律》。

  郭鹏表面上的动作和目的,这些部下当中的聪明人未必看不明白,但是限于故吏的身份,更因为郭鹏给了他们权力和接受教育的资格,他们的屁股自然不会歪。

  而是会成为郭鹏最坚定的支持者。

  郭鹏不仅招收这些属下的子弟,也愿意招收其他的豪强地主家的子弟,给他们一条进身之阶。

  以此换取没有被黄巾军和吕布扫灭的青兖二州豪强地主的全方位投靠。

  这些人还是存在的,虽然相对于四年前是断崖式的数量下跌了,但是依然存在,依然把持着一部分土地和人口,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郭鹏则以受教育权相交换。

  交换了他们族人之中优秀的子弟的投靠,以及相当一部分土地和人口。

  为了接受教育,这些豪强地主是不会吝啬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权当交学费了。

  除此之外,这份受教育权还能争取青兖二州境内境外的一些二三流士族的分散投资,他们也愿意分散一些子弟来投靠郭氏,学习《小杜律》,出仕于郭鹏,给家族多争取一条出路。

  最后,郭鹏还选择了一批出身黎庶、被郭鹏任命为村长乡长之中比较优秀的黎庶人才,将他们纳入其中学习《小杜律》。

  从豪强地主到士族,中间隔的是万丈深渊。

  家传经典,就是搭建在万丈深渊之上的吊桥。

  有的桥宽,有的桥窄。

  袁氏的桥宽,郭氏的桥窄。

  但是都是桥。

  虽然《小杜律》不能和《孟氏易》相比,但是胜在可以真的得到学习的机会,是做官资格的保底,郭鹏真的愿意向外人传授这些法律知识,帮着他们提升阶层。

  还是那句话,二三流士族也是士族,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被郭鹏此举笼络的人和家族可不在少数。

  本来质任制度和郭氏故吏就让郭鹏集团的势力非常稳定。

  现在有了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榜身,作为这所职业学院的主导者,郭鹏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集团势力更加稳定了。

  很多地主豪强和三流小士族前来投靠郭鹏,也不仅仅只是看中他的势力大,名声响亮。

  更深层次,也是冲着他的家族所掌握的《小杜律》的传承而来的,希望可以让子弟学习《小杜律》,学习统治知识,将来得到转型士族的机会。

  这是士族的出身优势,先期优势,是地主豪强出身的军阀们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曹操刘备孙权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袁绍袁术占尽优势的根本原因。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一切,能垄断知识,就是那么可怕。

  他们的优势还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