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问梁园旧宾客 第21章:乔妆会客
作者:梁园幽草的小说      更新:2019-09-09

  1、夏日的广陵城门外。

  护城河旁,一片人来人往的三岔路口旁边摆着一具尸体。

  尸体是一老妇人,很瘦小的样子,衣着破烂不堪,一片黄裱纸盖在她的脸上,身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头插了草叶跪在那里,面前放着一只破旧的古琴,在那里轻声自弹自唱:

  “玉似娇娘刚好模样

  人间几风雨,岁月绕人凉

  倾国难倾爱美玉永流芳

  他年他月她又在何方……”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挤进来问:“怎么回事?”

  人群中有年老者抹了把眼泪,替那女孩回答:“北乡来的,说是黄河发大水,家里遭了灾,出外讨荒的,家人病死了,没钱埋,这小女子卖唱,要自卖自身……”

  围观者中忽然有人叫了一声:“有贵人来了!”

  果然,围观的人们抬头去看,就见城门里正驶出来一辆双辕马车。

  有眼尖的人认出来:“那是袁相国的马车,袁相国过来了!”

  “听说袁相国是个好人……”

  “好人又怎么样?这二年北乡遭灾的多了去了,也不能都管着。”

  说着话,那马车就来到了路口。

  就见一老者,穿着官服从那马车上下来,人们自然地让开了一条道,让那老者进来,有人看出这人果真是袁盎。

  袁盎六十上下年纪,花白头发,长须髯髯,几分臃肿的身量,倒也气宇轩昂。

  就见那袁盎分开众人来到近前,看了看那尸体,问道:“人是怎么死的?可曾报官?”

  问过周围围观的人,俱是摇头。再看那女子,琴与歌声已是息了,却在垂头落泪。

  袁盎便又问:“死者是你的什么人?”

  到了这会儿,小女子才抬起头来,竟是一副俊俏的小模样儿,只可惜那头发被风吹的零乱,脸腮上几处土灰。

  袁盎见了,心里爱怜,便弯下腰来,对这小女子说:“别怕,我是这吴国的国相,你有什么委屈只管说来,老夫会为你作主的。”

  就听小女子嘤嘤地说:“民女回相国大人,小女子没有委屈,只是命数不济。”

  袁盎听这小女子虽然说话声音很小,却也说得明白。便又问:“那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这死者又是你的什么人?”

  小女子一听这话又哭了,说:“回相国,此是民女的祖母,因病无钱医治而亡故,现又不得葬埋,小女子在此卖唱,为的自卖自身,以求我祖母得已入土为安。”

  袁盎:“胡说!我吴国这么富有,大王很体恤民情的,哪里会有人病死饿死在这城门之外。”

  小女子:“大人休怪,是我祖母没有福分,我们打从远远的齐国来在这里,那里遭了灾,全家人都饿死在逃荒的路上,只有我和祖母好不容易来到广陵这富庶之地,可怜祖母又得了重病,连病带饿才死在这里。”

  袁盎见这小女子口齿伶俐,话说得明白,便有心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子:“回大人,我叫婉儿。”

  袁盎:“婉儿,我听你的歌唱得极好的。”

  小女子:“回相国大人,我从小跟祖母习学音律,弹琴唱曲。”

  袁盎回身对一侍者说:“拿三十金来,给这女子,先把人葬了。”又对这小女子说:“你还有什么人吗?”

  见婉儿摇头,便朝她道:“葬了你祖母,若再有什么难处,可到城里相府找本相,我会替你安置,快不要再在此哭泣。”

  婉儿朝他行礼叩拜:“婉儿谢相国大恩!”

  2、广陵郊外的甘泉山上。

  几位骑在马上的青年公子在这里游山行猎,众人围着一十五六岁的富家公子一样的人物在山上指指点点。

  公孙诡:“世子殿下,这广陵算什么?邯郸,临淄,雒阳……尤其是帝都长安,那是膏壤沃野千里,筰马旄牛畜牧丰绕,真格是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当今是天下最好玩的一个去处了!”

  刘贤:“如此说来,这长安还真值得一去?”

  公孙诡:“当然。”

  刘贤:“可惜我父王与长安那位不睦,来往稀少,每年的春觐秋请,也只是派几个使臣都敷衍一下……”

  3、吴王宫内。刘濞与臣工们在殿议。

  应高:“大王,这天儿一转凉,去长安秋请的日子又到了,请大王示下,今年秋请,是否还像往年一样?”

  刘濞:“还能怎么样?打发几个人去一趟便是了。”

  刘贤:“父王,今年儿子有个想法,可否请父王与众臣工一议?”

  刘濞:“我儿有想法?你说。”

  刘贤:“儿子从小生长在广陵,享尽江南物华风光,总听教我读书的太傅说帝都长安繁华富庶,到底耳听为虚,眼见是实,倒想前去见识见识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

  刘濞笑道:“的确,我儿长这么大一直拘在这东南重镇,虽说物华天宝,粮丰水美,可到底是偏居一隅,不若中原之开阔,三秦之壮观。”

  应高:“没错,长安是大汉的都城,世子殿下眼见得已经成年,理应开开眼界,不为别的,就为见识一下去往都城这一路沿途的风情地貌,这一趟也是可行的。”

  刘濞:“如此也好,应卿就为殿下准备一下,择日出发吧。”

  应高:“大王,若按先前的惯例而行,倒也没什么准备,若此次世子亲去,便要重新考虑一下行程和装备。”

  刘濞:“那你看着办吧。”

  刘贤笑道:“父王,儿子头回远行,只是一应物用还在其次。”

  刘濞:“那你还要什么?”

  刘贤:“常言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别的倒也罢了,只怕还需得有几位见多识广者一路作伴,才好真正开阔视野。儿子想来,不妨就将父王身边的枚乘、邹阳和公孙诡等几位当今文豪客卿借儿子一用,也算是给儿壮壮行色。”

  刘濞:“这有何难,就照世子所想办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