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大赢家 第二百二十六章:边疆危机
作者:赛月亭的小说      更新:2019-06-07

  胡杨林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开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有了以前在秦末帮助项羽建国时治理的经验,再结合后世各个朝代的有点和大唐的实际情况,展开卓有成就的一系列改革。

  首先开始的,就是军队的改革!针对大唐现有的边疆状况,胡杨林对全国军队进行整编!第一个,就是取消府兵制!府兵制本身就是为了充分发掘大唐的潜力,保证军队的兵源!而且为了节约朝廷军费开支,府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马匹装备甚至粮食还需要府兵们自备,这极大的影响农民的生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此,胡杨林实行义务兵役制!国家设置常备军,所有军备,粮饷全部由朝廷负担!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训练水平和参军的积极性!因为以前服兵役不但没有饷银,什么东西都得自备!现在好了,参军衣食住行全部由朝廷负责,每月还有军饷,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百姓们是热情拥护!民众参军热情高涨!

  胡杨林根据大唐实际情况,还有国家实力,人口比例,来确定常备军的人数!大唐疆域辽阔,北到大漠,东到外兴安岭,西到咸海,南到南海,近150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国土上,人口近6000多万!为了国土的安定和适应对外战争,胡杨林必须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所以,大唐常备军达到70万!为了维持这样一支军队,这里的开销是巨大的!

  为此,胡杨林和李亨商议之后,以洛阳为中心的三州之地,也是最繁华的地方,没有受到战乱波及的,这里的赋税全部做为维持军队开支之用!算是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不过这是权宜之计!等大唐经济恢复,军队的支出会统一由朝廷支配!

  而军队的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废除节度使制度!

  这节度使制度,是最让胡杨林深恶痛绝的!当初李隆基设置节度使,初衷是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为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给予了节度使很大的军事自主权,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强大的的控制力基础上!对于现在这个时代,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很大程度寄托在君王是否贤明的基础上!一旦皇帝昏庸无道,地方节度使就会拥兵自重,举兵造反!

  所以,胡杨林没办法改变,或者说他也不能脱离现实去实行什么现代社会的制度,那么,只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方上这种不确定因素!所以,必须废除节度使制度。

  胡杨林第一步,就是让李光弼,郭子仪李嗣业等主动辞去节度使的职务,全国统一规划,在边疆敏感地区设置军区,仿照后世制度,军队不得干涉地方政务!在南诏边境的地区,驻军二十万,统帅是郭子仪,蜀地驻军二十万,统帅李光弼,大漠地区驻军二十万,统帅李嗣业,同时,向安西都护府给高仙芝增兵二十万,加上安西本地十万大军,高仙芝麾下人马达到了三十万,驻守安西!

  李亨也听从了胡杨林的劝告,对高仙芝进行了封赏,封高仙芝为安西都护府大都督,安西侯,赐府邸,良田百顷!这对于安抚功臣之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军事方面的改革,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各个军队将领拥有对军队的指挥权,但是,安插到各个军区的,有朝廷派去的监军,其实也是对将领们起到监督作用!一旦将领有不臣之心,会第一时间上报朝廷!这样一来,军队的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手中!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经济改革了!历史上大唐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朝代!对各行各业都特别的宽松!尤其是商业特别兴盛!来自于周边各个部落,甚至于各个国家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大唐经商,阿拉伯人,天竺,东南亚各国,包括新罗,百济,日本等国家的商人,学者,留学生,络绎不绝,仰慕大唐的繁华和富庶,来大唐经商!随着大唐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西域的商路彻底畅通无阻,大唐的瓷器,丝绸,纸张等物产源源不断输出到西方!同时,阿拉伯国家的马匹,香料,珠宝首饰,天竺的黄金,日本的白银,东南亚的稻米等也输入大唐,极大的促进了大唐的繁华!

  可是,因为安史之乱,给大唐造成了很大的的损失和打击!现在百业萧条,曾经富庶繁华的长安,更是一片狼藉!不复当初的繁华!关中地区惨遭叛军蹂躏,民不聊生!

  针对这种情况,胡杨林紧急从洛阳官仓调集上百万石的粮食,用来赈济灾民!同时宣布减免关中地区三年赋税,用来恢复民生!

  同时,胡杨林专门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叫做招商署,等同于后世的招商局,专门鼓励和吸引全国各地的商贾来长安经商,为此,他特意把苟徇从洛阳调回来,让他来专门负责这个衙门!

  苟徇对这个部门很感兴趣,现在他虽然地位尊贵,是驸马的身份,虽然在洛阳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可是时间一长,就有些厌烦了!这次来到大唐,虽然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可是,这样无所事事,可不是他想要的!正好,这个招商署,正对他的胃口!所以,苟徇举家从洛阳回到长安,开始上任!

  这个招商署是一个新部门,事关重大!它关系到大唐能够快速的恢复经济活力,实现富国强兵!本来胡杨林亲自来主管这个部门,可是他现在事情太多,分身乏术!想来想去,也只有苟徇最适合,所以,把苟徇调回来,让他来掌管这个衙门!

  招商署的规格很高,等同于六部!权力很大!苟徇现在等同于尚书官衔,全国的商业都归招商署管理!胡杨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开辟新的税源,商税!这关系到朝廷的钱袋子!

  苟徇和胡杨林一起交换了意见!现在不同于后世管理一家公司,这可是管理一个国家!不过,无论任何时候,商业都是重中之重!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可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两人经过商议,达成共识!招商署的作用,就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人们的经商意识,同时,为人们提供贷款,估计兴办各种手工工场,生产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等大唐特有的商品,鼓励经商,为商人提供各种政策上的优惠!

  同时,也鼓励各国商人来大唐经商,加强和推进大唐同周边各国的经济联系!

  为此,招商署开始行动起来,各种政策和措施通过布告的形式,发往大唐道,州,县!一时间,引发了一场经商热潮!全国各地的世家门第,以前还碍于面子,偷偷的经商!现在朝廷摆明了态度支持商业,所以,各地豪门世家纷纷投身商业,很多逃离长安的商贾们也陆续返回长安,一时间,长安又一次兴盛和繁荣起来。

  所以,这一段时间,苟徇的招商署可以说是最忙碌的部门!每天到这里办事的商贾们络绎不绝!

  很多商贾是来办理贷款业务的,招商署为了鼓励人们经商,提供低息贷款业务,这吸引了很多资金薄弱的商贾们纷纷前来贷款!

  招商署对于贷款,可是很谨慎的,对这些商贾的资质,经营情况进行摸底,并且对他们的经营情况给与建议!然后才发放贷款!尽管如此,胡杨林给苟徇的一百万两白银的准备金,很快就用光了!后来,胡杨林从储物空间给他拿出一百万两白银,才算运转开来!

  有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和辅助,大唐的商业发展简直就像井喷一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成为大唐最为繁华的大都市!

  与此同时,海外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以泉州为港口,海运贸易越发兴盛起来,大唐商人不满足于国内的发展,把目光投向海外,一支支商业船队满载着大唐的瓷器,茶叶,纸张,丝绸等,往来于南洋各国,甚至日本,百济,新罗,最远到达天竺!通过海外贸易,日本的白银,天竺的香料,黄金,宝石,南洋的稻米,木材等等,大量输入到大唐!这些商贾们一次获利达到十倍甚至百倍!产生了很多身家巨万的富豪!

  商业的兴盛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发展,为了给商业活动提供商品,全国各地豪门地主兴建大批的手工作坊,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来供给商贾,这进一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商业的繁荣,朝廷把税收的重点放到商税的征收上,现在朝廷绝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商业,手工业,并且收入每月都成倍增长!

  农业方面,朝廷征收都是一些粮食,用来做为军队的耗用!也做为国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大唐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很多人通过农闲时期,进入手工工场做工,还能赚钱贴补家用!人们的幸福感大大增加!

  经过近两年的恢复!胡杨林的各项改革有了很大的的成效!大唐再一次兴盛起来!商业的大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大唐的繁华!朝廷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甚至已经超越了开元年前的最巅峰时期!

  随着大唐国力日益强大,很多以前边疆地区隐藏的矛盾也不断的凹现出来,首先对大唐进行发难的,就是西部的吐蕃。

  纵观历史上,大唐国力在最强盛的时候,打败突厥,开疆拓土,经营西域,灭高句丽,在北部和东北,西北边疆,可以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可是,唯独和吐蕃的战争中,屡次失利,损兵折将,对此一筹莫展!

  所以,为了维护西南边疆的安稳,从太宗皇帝开始,便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有两位公主下嫁吐蕃,一个是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另一位是中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通过和亲,使大唐和吐蕃有了一段时间和平安宁的时期!可是,尽管如此,吐蕃还是经常骚扰大唐边境,令大唐不厌其烦!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因为安史之乱,大唐陷入内乱之中,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大削弱,吐蕃趁机吞并了大唐原有控制的吐谷浑地区,国力越发强盛!并且接二连三派兵进入大唐西南等州县劫掠,给当地造成很大的伤害!

  平定安史之乱后,因为太上皇在益州,李亨和胡杨林出于各方面的考虑,重新对蜀地进行新的规划,单独设立益州道,加强对益州的控制,并且派封常清率大军二十万,驻守益州,以防范吐蕃的进犯!至于之前吐蕃夺去的土地,因为朝廷忙于恢复经济,整顿官制,所以,也就暂时隐忍了!

  吐蕃一直都在关注着大唐的局势,他们本以为大唐陷入内乱,正好可以趁火打劫,火中取栗的时候,没想到大唐竟然迅速平定了叛乱,而且还派大军进驻益州,加强了对边境的控制和防范,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而且,随着新皇登基,大唐气象一新,国家蒸蒸日上,这让吐蕃有了很大的危机感!

  而此时的吐蕃赞普正是赤德祖赞,现在的赤德松赞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位几十年,野心勃勃,吐蕃在他的治理下,达到巅峰!吐蕃疆域广阔,面积很大,整个国家人口两千多万,军队有几十万,吞并周边数十个部落,俨然能和大唐分庭抗礼了!

  在赤德祖赞看来,大唐经历内乱,元气大伤,根本不足为惧,即便是派驻大军进驻两国边境,不过是色厉内荏而已!所以,他更加没有把这二十万唐军看在眼里!因为赤德松赞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彻底击败大唐,占据大唐的富庶之地,财富,人口,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不过因为赤德祖赞毕竟是和大唐联姻过的,金城公主虽然已经去世了,两国以前有着盟约,要世代友好,用不侵犯!所以,他也不好真的撕破脸皮,只是搞一些小动作,时常派一些小股部队经常袭扰益州边境。

  封常清大军进驻益州后,面对吐蕃的袭扰,他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坚决予以回击,两国多次发生冲突,各有损失!当时因为大唐刚刚平定叛乱,无暇顾及,李亨和胡杨林对吐蕃采取隐忍的态度,只要双方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也就算了!

  按理说,大唐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一点也不比吐蕃军队差,可是,因为益州边境自然条件恶劣,靠近吐蕃地区海拔高,环境差,大唐将士很难适应,所以,这方面吃亏很大!而面对大唐军队的精良装备和训练有素的战士,吐蕃也占不到多大便宜,所以,边境局势一时就僵持不下。

  随着大唐这两年经济实力的恢复,国力日益强大,对于吐蕃的不断袭扰,无论是皇帝李亨还是胡杨林,已经渐渐失去耐心,对于解决吐蕃这个百年大患,也被提上了日程。

  为了应对将来对吐蕃的战争,胡杨林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以及苟徇这个军事发烧友的心得,为益州驻军制定了一套如何适应高原作战的训练计划,送给封常清,让他对军队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同时,各种装备,以及为军队专门定做的保暖皮衣也陆续配发到益州军!总之,大唐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对吐蕃发动一场战争。

  就在大唐积极准备的时候,一支吐蕃来的使团来到了长安!

  这支吐蕃使团是赤德祖赞派来的一支求亲队伍!当年赤德祖赞就是为了向大唐求亲,迎娶漂亮贤惠的金城公主,几次三番来大唐求亲,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威胁!没办法,中宗皇帝才把金城公主送进吐蕃和他完婚。

  现在,赤德祖赞又为自己的儿子求亲,派求亲队伍前来长安,向太子李亨求亲,请求李亨将他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儿子赤德松赞。

  吐蕃使团态度异常傲慢,他们觐见皇帝李亨的时候,不住的炫耀他们的武力,说吐蕃大军几十万枕戈待旦,希望皇帝能够答应这门亲事,如果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的赞普将亲自率领大军来长安迎娶宁国公主!态度之嚣张,让李亨勃然大怒!

  说起来,当年的金城公主可是李亨的奶奶辈!对于这种和亲,李亨可是深恶痛绝!用女人来换取和平,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盛怒之下的李亨,命人把吐蕃使团的一行人全部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下,消息传到吐蕃,赤德祖赞顿时火冒三丈,马上开始进行全国总动员,数十万大军开始集结,吐蕃和大唐的战争一触即发。

  李亨杀了吐蕃使团之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马上急召胡杨林进宫议事,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