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的娱乐人生 第222章 双管齐下发猛力
作者:熊二不三不四的小说      更新:2019-05-16

  而是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询问,或者是蹲点。

  苏航现在就在起航出版社的销售微信群中,当然,是潜水的那一种,除了群主曹道,并没有人知道苏航的身份。

  出版社所有的销售推广人员已经都分片分区,到各个规模很大的书店去蹲守了。

  就是蹲守观察现场的销售情况。

  而现场的情况,已经随着时间,图片和视频,正在慢慢的被分享到群里。

  刚开始的时候,苏航是看得很揪心。

  因为当天还有其他两本说同时发行销售,而且推广的力度很大。

  所以《盗墓笔记——七星鲁王宫》安排的位置是被另外两本说更差的,甚至还比一些已经销售了很长时间,呈现出疲软状态的说更是差劲。

  苏航可以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

  况且还是一个完全没有名气的作者写的说呢。

  苏航目前的名气,还真是停留在起创中里。

  现实实际中,根本就是如同可有可无的甲乙丙丁。

  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苏航和棉花糖组合之家你的关系。

  如果这个关系及早的曝光,或者是借助棉花糖组合的名气,苏航估计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很大的声势。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反正肯定能够将说推出去。

  但是苏航并不想这么干。

  因为苏航不想过早的消耗棉花糖组合的人气。

  而且棉花糖组合在人气还没有很好的聚集起来的时候,就遭遇了危机,现在的人气,怎么说呢。

  你相信一个明星的人气,在微博的体现上,是只有十几万的粉丝吗。

  目前棉花糖组合在华夏星耀榜上,可是连三楼明星的名单都上不去。

  苏航期待的,想要的是这样的结果。

  就是棉花糖组合周边的事情,不需要去故意的操作,故意的去炒作,而是无数的媒体如同群蜂一样疯狂的盯着。

  只要是在棉花糖组合身边出现的人,就要有无数的可能。

  都要被扒一下出生、扒一下过往。

  就比如发现棉花糖组合是苏航买下来的。

  苏航是东海大学外语学院韩语专业的大四学生。

  苏航曾经是狼行娱乐公司的实习生,做过棉花糖组合服务的工作人员,做过朗行娱乐公司的总裁助理,现在是东海广播电台《深夜鬼故事》栏目的外聘编辑。

  为什么苏航能够在狼行娱乐公司的身份这么的跳跃呢,原来苏航曾经救过狼行娱乐公司的创始人,孙永泰的姓名。

  为什么苏航会转变成东海广播电台《深夜鬼故事》栏目的外聘编辑呢,因为《深夜鬼故事》栏目现在正在播放的内容就是苏航写的说《盗墓笔记》。

  再回到棉花糖组合自身,苏航还是棉花糖组合专辑其中三首歌曲的编词编曲者,哪三首歌曲呢,那就是《棉花糖》、《星光游乐园》和《学猫叫》。

  可是呢,媒体对于棉花糖组合的好奇随着棉花糖组合离开狼行娱乐公司,仿佛彻底的淡出娱乐圈,而没有了多大的兴趣。

  没有有那么多的明星,那么多的新闻点,哪还有人关心这的三个姑娘呢。

  的三个姑娘都不关心了,那就更不需要说藏在三个姑娘背后的苏航了。

  哎,真是悲哀啊。

  但是苏航并没有松懈,因为苏航相信,一些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强大的质量面前,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终会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不管是棉花糖组合的出路,还是苏航目前正在努力,还有以后想要努力的事情。

  刚开始的惨淡待遇,当苏航不由之主的胡思乱想起来。

  毕竟自己在这部说上耗费了很大的心血。

  呃。

  好吧。

  应该说,是曹道在这部说中耗费了很大的心血。

  但是慢慢的,当很多人看到所谓的《床下有人》和《闺蜜在左,老公在右》两本书的质量一般,然后又惊讶的发现《盗墓笔记——七星鲁王宫》的质量很好后,当然会在比较之下,购买《盗墓笔记——七星鲁王宫》。

  毕竟作为新书,喜欢看书、买书的人还是会来翻一翻的。

  一翻开,仔细翻翻几页,哎呦喂,不错哎。

  仿佛打开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因为在市场上,好像是真的没有看过这种类型的说啊。

  盗墓!

  这两个字自身就代表了很大的诱惑力。

  果断的,买,买,买。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第一波的数据就已经出来了。

  虽然只是初步的,但是竟然已经超过了六千多本。

  这真是不错的消息。

  令人惊喜的是另一件事情,起航出版社在淘宝上也有自己的店铺,但是销量嘛,就是“呵呵呵”了。

  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收入和支持一比较,收入真的可怜,勉强的保本。

  要不是曹道的坚持,早就被关掉了。

  这次,淘宝店铺也成为了销售的一个渠道。

  因为曹道将自己豪赌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公司的淘宝店铺。

  既然是放手一搏,就不如赌大一点。

  曹道平时还是非常的保守,也可能是因为平时被同行打压的太厉害,想要反弹,就是那种义无反顾的反弹,不留下任何的余地。

  也许更是因为血液里就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大胆的想法,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几个时的时间,购买量竟然到达了两万多。

  这可远远的超过了店铺开店以来三四年所有的销量的累积,还要高几倍。

  真是太夸张,夸张的辣眼睛。

  甚至还进入了淘宝后台系统的警示名单。

  没有办法,一家从开店以来,一个能够有上百个订单就已经是很好的店铺,突然之间,在几个时的时间内,冒出了两万个订单,不被风控,才奇怪呢。

  但是经过起点系统的分析,这两万多个订单,发起位置都是来自于华夏各地,甚至还有定位在国外的购买记录,收获地址也是四面八方。

  而且发起订购的用户,都是正常使用的淘宝用户。

  根本就不存在那种养号,然后开始刷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