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奇航 第7章 金蝉脱壳
作者:蕉鹿先生的小说      更新:2019-04-15

  鬼推道士的到来,让原本冷清的龙王庙变得热闹起来。别的不说,至少庙里能闻到酒香。

  只要不是一个人,喝酒的时候大多都是热闹的。

  ……

  这顿饭吃的比较快,酒也只是每人喝了少许。

  外面的日头晒的人昏昏沉沉,鬼推道士一吃完,又开始伸起了懒腰。

  高振海见情况不对,立马开口道:“这也吃的差不多了,是该办点正事了。”

  鬼推道士问道:“什么正事?”

  “当然是问路。”

  “看我这记性。”鬼推道士一拍脑门,道:“喝点小酒就犯困,这一困脑子就不好使。”

  龙王庙的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带刀的官兵急匆匆进来,然后就直奔高振海他们吃饭的大殿去了。官兵到了高振海身边,掏出一封书信道:“大人,京师来信了。”

  高振海接过信,一脸疑惑,前两日才来的信,怎么今日又有信来。他火速拆开信封,一张纸上只写了寥寥几句。

  “削高振海忠显校尉之职,令即刻回京。原通判刘海生暂掌灵源山所有事宜。”

  高振海不动声色的收起信,他实在不知是何缘由。前两日京师来信还褒奖他尽忠职守,可是这才两日,就罢了他的官职,还勒令其即刻回京,这分明就是兴师问罪之势。

  鬼推道士见高振海有些出神,殷切的问道:“高大人,出什么事了吗?”

  高振海收回心神,装作无事道:“没什么,京师又传达一些新的任务。”

  “那我们还去不去问路?若是不去,贫道先去小憩一会。”

  “自然要去。”

  事已至此,高振海没有放弃的道理。倘若真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说不定还能拿季余生这个人将功补过。

  “那就走吧。”

  “不知我们要去何处?”

  “你最喜欢什么?”鬼推道士没有回答高振海,而是拉着刘通判的衣领问道。

  “这个……”刘通判看了一眼高振海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高振海知道鬼推道士必有深意,对刘通判道:“说。”

  “小人喜欢银子。”

  “这一点倒是没什么毛病。”鬼推道士又问道:“假如你有一笔脏银,你是把它藏在京师,还是藏在你家的后山?”

  “自然是后山。”

  “为什么你不把它藏到京师呢?京师遥在千里之外,哪怕有人怀疑你,也定然找不到银子的去处。”

  “道长说的是,那我就藏在京师。”

  “放屁,你都已经藏到后山了。”鬼推道士道:“你为何会把银子藏在后山,因为你每天都能看的到,这样会比较放心。”

  “鬼推先生的意思是,季余生就藏在灵源山?”高振海不解:“先生不是也说过,张定边不是刘通判,他的想法不一样也说不定。”

  “所以我才要投石问路,结果他将计就计,来了一个调虎离山。这足以说明,他不想让你们守在这里,尤其是当你们知晓了季余生之后。”

  “我还有一个疑问,张定边是一个聪明人,既然他能识破你的投石问路之策,自然也明白他这调虎离山之计一出,等我们回过神后,这矛头不就又指向了灵源寺?”

  鬼推道士笑道:“张定边心里很清楚,在我向你透露季余生这个人的存之后,他已很难再把此人藏下去,所以他才不得不让静慈下山,他想用静慈来吸引我们注意,等你我回过神,季余生已经不知被送往何处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什么?”高振海道:“请道长带路,我们上灵源山。”

  “这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事你们去就行了。”鬼推道士摆了摆手,推辞道:“你别忘了,你是兵我是贼,我是不会和你沆瀣一气的。你赶紧拿了季余生那小子,把他跟贫道一同押送京师,这也算是立了个头等大功。”

  高振海突然想到那封京师来的信,他现在已经不是忠显校尉,这灵源山的事宜都需暂交接给刘通判,剩下的事情也渐渐明了,他倒不如像鬼推道士一样,安然坐镇在龙王庙,这样就算是上面追究下来,自己也不算是违抗命令。于是便对刘通判道:“既然如此我便留下陪鬼推先生再喝几杯,你带着人上山去抓季余生。”

  “是,可是大人,那么多和尚,哪个才是季余生。”

  “一个一个的查。”没等高振海安排,鬼推道士吩咐道:“实在查不出来,把二十岁上下的僧人都捆到这里来。”

  高振海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补充道:“办好这个差事之后,我便带鬼推先生和季余生回京师交差,这里的事就全权交由你处理。我定会在上官面前为你请功。还有,要注意分寸,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

  刘通判一听到要为他请功,就乐开了花,忙不停的点头称是。

  ……

  几十个官兵一去就是两个时辰,高振海心不在焉的提着酒壶,眼看着太阳从头顶落到了西边的山头。鬼推道士一个人躲在屋内,八成又在呼呼大睡。

  时至傍晚,寂静的龙王庙外想起了一阵脚步声,高振海喝完最后一口酒,就把壶丢到了一边。这时,刘通判捆着十几个年轻的僧人进了院子。

  “怎么回事?”高振海指着刘通判的衣服上血渍问道。

  “大人放心,这血不是我的。”刘通判以为高振海是在关心自己,便安慰道。

  “我倒是想它是你的。”高振海恼怒道:“上面再三交代不要妄动灵源寺,临走之时不是让你注意分寸吗?”

  “这真不能怪我……”

  “出人命了没有?”高振海也不想听刘通判解释。

  “应该没有吧。”

  “到底怎么回事?”

  “小人去灵源寺抓人,可是那张定边软硬不吃。我们还起了争执,大人您可能不知道,张定边六十还能空手打虎,实在是厉害了得,若不是他们护着我,今日我怕是回不来了……”

  “你给我闭嘴。”高振海听他废话连篇更是来气,直接问随行的官兵道:“你说,怎么回事?”

  “我们抓完人临走之际,突然窜出来一个小和尚,刘大人想是被沐讲禅师吓坏了,转身就给了那小和尚一刀。”

  “人呢?还活着吗?”

  “被几个年老的僧人救回去了,不知是死是活。”

  旁边十几个年轻僧人个个满脸悲愤,其中一个就是给鬼推道士开过山门的怀仁,他指着刘通判道:“你们要抓就抓,为何要伤我们小师叔。”

  被刺的就是沐讲禅师的三弟子静一,所以怀仁要称他一声师叔。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高振海只求小和尚没有大碍就好,至于怎么处置此事,等他回京师禀明情况,上面的人自会发落。只是自己怕是又要多了一条失职之罪。

  鬼推道士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房内出来了,应该是被院子里的嘈杂声扰了清梦。事情的经过他也听到了,他心里突然有一丝愧疚,不过这个情绪瞬间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清了清嗓子,道:“都带回来吗?”

  刘通判正担心高振海要处置他,鬼推道士这一问算是为他解了围,他忙道:“灵源寺二十多岁的僧人一共十七个,全都带回来了。”

  “来灵源寺之前我打听了,沐讲禅师有三个徒弟,这二徒弟静远好像也是二十岁上下吧,就先从这个开始吧。”

  “静远师叔?”众僧面面相觑。

  “谁是静远?”高振海见十几个僧人都站着不动,便催问道。

  “静远师叔并不在此。”

  鬼推道士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望向刘通判,刘通判道:“寺里二十多岁的僧人全在此处,我都搜了三遍了。”

  “不好!”鬼推道士恍然大悟道:“贫道还是低估了张将军。”

  “先生此言何意?”高振海一心想要抓季余生回京师,他如今不知为何被削去了官职,倘若能立一些功劳,对他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听鬼推道士一言,似乎情况不妙,他自然也大为紧张。

  “原本我以为张将军想要调虎离山,却不料他这是金蝉脱壳。”鬼推道士惋惜道:“不愧是张定边,兵行险招。”

  “先生意思是沐讲禅师二弟子静远就是他的亲外孙--季余生!”

  “应该如此。”鬼推道士无奈的道:“而且我没猜错的话,他早已跟着静慈离开了灵源寺。”

  接下来鬼推道士还是不甘心的一一打量了十七个被抓来的僧人,他也算是季余生父亲的旧友,亲父子之间多少还是有些相象,可是十七人当中并没有一个有一丝像他那位故交。

  于是鬼推道士就更加肯定,逃出灵源寺的静远八成就是季余生。

  高振海眼看着抓季余生无望,前有血溅灵源寺,后还有京师不知缘由的罪状。原本神采奕奕的他不免有些萎靡,他无力的对刘通判道:“放他们回去吧。我明日就带鬼推道长回京师,这里一切暂交由你处理,切不可再生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