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生活 第一章 卖菜青年
作者:老兵写书的小说      更新:2019-05-24

  “来,大妈,这是您的,一共115块钱,今天是我最后一次卖菜了,收您100块就行了。”一个俊秀的青年把一袋蔬菜递给了站在摊位前等候的大妈。

  “怎么了,小伙子,为什么以后不卖了?不会是想涨价吧?”大妈不等俊秀青年答话继续说道“小伙子,我跟你说,你这菜可不能再涨价了,虽然你这蔬菜比其他摊位上的好吃,但是你这里的蔬菜已经和肉价差不多了,比其他摊位的蔬菜可是贵了不少了,可不能再涨价了。”说着把钱递给了俊秀青年。

  “大妈,你想哪去了,不是我想涨价,而是菜都卖完了,我就是想继续卖,也没有菜可以卖了。”俊秀青年接过钱把放到了系在腰上的腰包里抬起头对大妈解释道。

  “真的不是想涨价?”大妈还是一脸不相信的问到。

  “真的。我怎么可能骗您呢,主要是这次的蔬菜都是我们农研所刚刚培育出来的,目前还没有进行推广,所以只有这么多了。”俊秀青年看大妈还是一脸的不相信只好多给大妈解释了几句。

  “那你们那什么研究所什么时候能把蔬菜推广出来接着卖啊?”大妈听了俊秀青年的解释继续问道。

  “那可说不好,不过最快也要年底才能上市了,不过到时候估计价格会下降一些。”俊秀青年对大妈说道。

  “哎!”大妈听到俊秀青年这么说无奈的叹了口气。拿起蔬菜转身离开了摊位,边走边嘀咕“以后我小孙子吃不到这样的蔬菜又要闹腾了,这可怎么办啊?”

  俊秀青年听到大妈的嘀咕苦笑着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弯下身子把摊位上的蔬菜筐和电子秤,还有一些装蔬菜剩下的袋子都搬到了摊位后的电动三轮上,又从三轮车厢里拿出扫把和簸箕把摊位周围打扫干净。想了想又把装蔬菜剩下的袋子拿出来递给了旁边摊位卖菜的一个大叔,说:“大叔,你看我蔬菜都卖完了,还剩下一些袋子,您不嫌弃就拿去用了吧,我留着也没用了。”

  那边的大叔听到俊秀青年这么说接过袋子对俊秀青年感激的说:“不嫌弃,不嫌弃。都是好的呢,谢谢你了。小伙子怎么听你刚才说你以后都不来卖菜了?”这几天他对自家旁边的这个摊位羡慕的很,同样是卖蔬菜的,你看看人家这蔬菜卖的,卖的比自己的贵不说,人家还抢着要。不过自己这几天也跟着沾了不少光,那些觉得他摊位上蔬菜太贵的就在自家的摊位上买一些相对便宜的蔬菜,自家的菜这几天也比平时卖的快了。

  “嗯,不来了,蔬菜都卖完了,没货了。”俊秀青年笑着对大叔说道。

  “这么好的生意,停了还真有点可惜,这得少挣多少钱啊。”大叔有些心疼的说道。

  “呵呵,没什么好可惜的,现在不挣钱不就是为了以后挣大钱做准备嘛。”俊秀青年看着大叔那心疼的模样有些无语的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叔被他给欺负了。

  “嗯,也是。”听了俊秀青年的话大叔就明白了。

  “那行,大叔,我就先走了,以后我们有缘再见。”俊秀青年把该收拾的都收拾完了,跨上电动三轮对大叔摆摆手说道。

  “好,再见小伙子。”看着小伙子骑着三轮车出了菜市场,就回到了摊位前继续卖菜。心里却想着或许以后自己可以从他那里进点货来卖。

  却说这边的俊秀青年骑着电动三轮车出了菜市场,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大太阳,有些无语的吐槽:“这CD的天气可真是要热死个人了,还天府之国,我看就是个大烤炉,把人都要烤焦了。嗯,再坚持一个星期,自己就可以回老家了,还是自己家所在的那个小山村好,空气也比这里好多了。”

  想到这俊秀青年便顶着大太阳一拧油门骑着电动三轮车上了公路。

  这俊秀青年并不是刚才给大妈说的那样是农研所的,而是CD动物园的一名饲养员。

  俊秀青年名叫朱星宇,今年23岁,鲁城潍县人,不过从小是在川省MY的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

  因为当时俊秀青年,也就是朱星宇的父亲在参军的时候,在一次边境的武装冲突中,他的班长为了救他而牺牲了,他自己也在那次行动中负了伤,膝盖被子弹打中,粉碎性骨折。虽然后来经过手术治愈了,对平常的生活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参加高强度的训练和任务了。部队经过研究决定让朱星宇的父亲转业回老家的乡派出所担任所长。

  只是朱星宇的父亲在伤好离院以后,没有急着回老家上任,而是去了他班长的老家。

  父亲从他和班长平时的聊天中得知他的班长是他们家里唯一的男娃,家里除了他还有一个父亲和一个妹妹。

  父亲到了他班长的老家,询问着找到了住址。推开院子发现一个大概十七八岁的姑娘在院子里洗衣服,便对姑娘说道:“妹子,我是你哥的战友,来看看你们。”

  姑娘把父亲请进了屋里,这时父亲发现班长的父亲因为儿子的牺牲身体一下子垮了,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姑娘身上。

  而在八十年代那个时候,要让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姑娘挑起一个家可想而知有多么的难。虽说部队上给班长家里发了一笔抚恤金,可总不能坐吃山空吧。何况那时部队上给的钱也确实不算多。父亲当时见到这种情况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身上的钱刨除回家的路费都留了下来,就离开了。

  离开班长的老家,父亲就买票坐车回到老家鲁城潍县。回到家后没有去派出所就职,而是跟自己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想回班长的老家,班长是为了救他牺牲的,他理当替他的班长进人子之责。而自己家里这边除了父亲自己,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就算自己不在身边父母也能有人照顾。因为早些年爷爷也当过兵,知道什么是战友情,更明白这种战场上留下来的战友情,所以就答应了父亲。

  父亲得到爷爷的首肯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又赶回了班长家里。跟班长的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班长的父亲开始不同意父亲这么做,可是架不住父亲的执拗。所以就让父亲暂时住了下来。

  父亲通过战友和部队领导上的帮助买了一辆部队上刚刚退下来的大解放,说是部队上退下来的,其实跟新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外表看着有些埋汰,其实里面的零件基本都换成了新的。得益于父亲直爽的性格,父亲和一些工地上的小头头也熟悉了。平常给一些工地上拉砖送料,一年也能挣不少钱。

  春去冬来,冬去春来。父亲就这样在这个小山村里扎下了根。对班长的父亲就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只是两个年轻等我男女天天住在一个屋檐下,彼此之间也是互生情愫。班长的父亲也早有收父亲为女婿的想法,不然父亲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住下午也不是回事。挑了个好日子,班长的父亲便给我父亲举办了婚礼。

  又过了一年,我便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因为我的到来吧,班长的父亲也就是我姥爷好像有了奔头,不像以前那样,没有了那股暮气。身体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到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更是带我隔三差五的跑村子后面的老林子里抓野兔,逮野鸡。